彩臂金龟

彩臂金龟(拉丁学名:Cheirotonus),是金龟科彩臂金龟属所有物种的统称,属于稀有金龟。截至2025年7月,根据GBIF,彩臂金龟属有10个物种,代表物种有阳彩臂金龟格彩臂金龟等。彩臂金龟多分布于中国(南部、西藏、台湾)、日本及中南半岛(如越南老挝等),栖息地为森林。

彩臂金龟体型硕大,体长约63mm,体宽约35mm,体色多样,包括金绿色、墨绿色、金蓝色、黄褐色、栗褐色等。体呈长椭圆形,背面隆拱。以其前足,尤其是雄虫的前足特长为特征。头部较小,口为唇基遮盖,背面不可见。其美国白灯蛾以腐朽木材为食,成虫可能取食树木的汁液、花蜜等。以彩臂金龟中的阳彩臂金龟为例,其常产卵于腐朽木屑土中,卵乳白色,圆形。它们的寿命相对较短,在完成交配和繁殖后代的任务后,便会逐渐死亡,从而完成一个生长繁殖周期。

2015年,彩臂金龟中只有山原台湾长臂金龟一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EN)。2021年,彩臂金龟的7个物种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且在法律上对其走私、捕猎等行为有明确的追诉标准。其具有科研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潜在的经济价值。

命名与分类

命名

属名Cheirotonus由霍普(Hope)于1840年在《伦敦林奈学会会刊》中,基于威廉·格里菲斯采集自阿萨姆邦的标本首次进行描述。

彩臂金龟的名称常使人误以为它与龟类有关,实则二者毫无关联。这种误解可能源于其厚重的甲壳亚门和迟缓的行动,但真正原因在于它隶属于金龟科(Scarabaeidae)。这一误导性的命名为这种昆虫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分类

截至2025年7月,根据GBIF,彩臂金龟属有10个物种。

体态特征

彩臂金龟是一种大型甲虫,体长约63mm,体宽约35mm,身体比较短阔,呈长椭圆形,背面隆拱。体色多样,包括金绿色、墨绿色、金蓝色、黄褐色、栗褐色等,一般为墨绿闪金属光辉。鞘翅目近黑色,杂有许多淡黄褐色的不规则斑点,斑点中又有黑色小点。前胸背板宽阔而隆起,两侧向外扩展。以其前足,尤其是雄虫的前足特长为特征。头部较小,口为唇基遮盖,背面不可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彩臂金龟多分布于中国(大陆南部、西藏、台湾)、日本及中南半岛(如越南老挝等)。其中山原长臂金龟(Cheirotonus jambar)分布于日本冲绳岛。2024年8月,中国安徽省宁国市发现了中国特有物种—阳彩臂金龟

栖息环境

彩臂金龟喜栖息于森林。彩臂金龟中的阳彩臂金龟多生活于常绿阔叶林中,如在福建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地的此类森林环境常能发现其踪迹。

生活习性

彩臂金龟幼虫通常以腐烂的植物材料为食,如朽木、腐殖质等。成虫具有趋光性,在生活过程中主要依靠足爬行,以获取食物和寻找配偶。如阳彩臂金龟生活于常绿阔叶林中,成虫可能取食树木的汁液、花蜜等。

生长繁殖

繁殖周期:虽缺乏彩臂金龟完整且详细的繁殖周期研究,但通过对其他近缘金虫以及部分彩臂金龟的观察研究,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推测。一般而言,金龟子的繁殖周期与环境因素紧密相关,特别是温度和光照时长。例如鳃金龟,其繁殖周期受环境影响显著,不同种类在不同地区的繁殖周期会有所差异。对于彩臂金龟,可能也类似,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会启动繁殖进程。

求偶行为:多数金龟子在求偶时,雄性会通过释放特定的化学信号即性外激素来吸引雌性。彩臂金龟可能也具有类似机制,雄性凭借释放独特的信息素,在空气中传播,雌性通过触角感知,从而确定雄性的位置。此外,雄性阳彩臂金龟前足特别长,显著长于雌性,体型也明显大于雌性,其在求偶时,可能会利用这一形态特征,进行一些展示行为,如伸展前足,展示自身的强壮和优势,以吸引雌性的注意。

成虫期:成虫羽化后,身体的外壳还比较柔软,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硬化。在硬化过程中,成虫会逐渐展开翅膀,调整身体的形态。成虫的寿命相对较短,在完成交配和繁殖后代的任务后,便会逐渐死亡,从而完成一个生长繁殖周期。

产卵特征:以彩臂金龟中的阳彩臂金龟为例,其常产卵于腐朽木屑土中,卵乳白色,圆形。

保护情况

致危因素

彩臂金龟的数量,以山原台湾长臂金龟为例,取决于具有适合繁殖的树洞的大树数量。由于大树正被越来越多地砍伐,估计它们的数量正在减少。

保护等级

ICUN

2015年,彩臂金龟中只有山原长臂金龟一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EN)。

中国

2021年,彩臂金龟的7个物种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措施

划定保护区:彩臂金龟对生存环境要求严苛,需较大活动范围与良好生存空间。应在其分布区域,像浙江凤阳山、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区,为彩臂金龟提供稳定栖息之所。例如,在这些保护区内,保留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确保树木、水源等自然要素不受破坏,为彩臂金龟的繁衍、生存筑牢基础。

遗传研究:深入开展彩臂金龟的遗传学研究,明确其种群遗传结构与进化历程。例如,通过对不同地理种群的基因测序分析,了解种群间的遗传差异与基因交流情况,为制定科学保护策略提供遗传学支撑。研究发现,不同山脉的彩臂金龟种群在遗传上存在差异,这对保护管理单元的划分意义重大。

相关价值

科研价值

系统发育与进化研究:彩臂金龟在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以格彩臂金龟为例,对其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表明,彩臂金龟所属的臂金龟科在金龟总科的系统演化关系中有独特的位置。通过对彩臂金龟线粒体基因组中2个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以及非编码控制区的分析,能深入了解其遗传信息传递与进化机制。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格彩臂金龟与阳彩臂金龟在进化关系上较为亲近,这为构建准确的昆虫进化树,梳理金龟总科乃至鞘翅目昆虫的进化脉络提供了关键线索。

生物多样性研究:彩臂金龟种类相对稀少,分布范围有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物种。例如阳彩臂金龟,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的深山密林中,其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涉及福建省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等地。对彩臂金龟的分布、种群数量及生态习性的研究,有助于评估特定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某地区彩臂金龟种群数量的变化,可能反映出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等因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昆虫生物学特性研究:彩臂金龟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体型较大,部分种类如阳彩臂金龟体长可达8厘米以上,且雄虫通常具有夸张的长臂,这在昆虫形态学上具有独特性。研究彩臂金龟的形态结构,有助于理解昆虫体型、附肢等特征的进化适应机制。在生活史方面,了解其卵、美国白灯蛾、蛹及成虫各阶段的发育特点,如幼虫的食性、化蛹条件等,能丰富对昆虫变态发育过程的认识,为昆虫生物学研究提供更多素材。

生态价值

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彩臂金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特定角色。其幼虫通常以腐烂的植物物质为食,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幼虫对腐殖质的分解和转化,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和营养物质的再利用,促进森林植被的生长和更新。成虫虽然可能取食花粉、花蜜等,但同时也可能成为其他捕食性昆虫、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等的猎物,在食物链中处于特定位置,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环境指示作用:彩臂金龟对生存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其栖息地多为原始森林或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它们的存在与否及种群数量变化,能直观反映生态环境质量。例如,阳彩臂金龟一般栖息于深山密林中,若某地区阳彩臂金龟种群数量减少或消失,可能意味着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如森林砍伐、栖息地碎片化、环境污染等,警示人们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文化价值

彩臂金龟因其独特的外形和相对稀少的数量,在昆虫收藏领域备受关注。其体型硕大、色彩艳丽(如阳彩臂金龟具有金属光泽的体表)、雄虫长臂形态奇特,成为收藏爱好者追逐的对象。在一些昆虫收藏展览中,彩臂金龟标本常常吸引众多观众目光,通过展览能传播昆虫知识,激发人们对昆虫多样性的兴趣,同时也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生物之美的欣赏和追求。

潜在经济价值

彩臂金龟的独特魅力可成为生态旅游的吸引点。在一些拥有彩臂金龟栖息地的地区,合理开发以彩臂金龟为主题的生态旅游项目,能吸引昆虫爱好者、自然观察者等前来参观。通过生态旅游,不仅能增加当地经济收入,还能提高公众对彩臂金龟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但在开发过程中需注重对彩臂金龟栖息地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对其生存造成威胁。

代表物种

阳彩臂金龟

食虫类:Cheirotonus jansoni

别名阳长臂金龟,为大型甲虫,雄虫体长46-60mm,体宽24-32mm。头面、前胸背板、小盾片呈光亮的金绿色;前胸背板隆拱,具明显中纵沟,侧缘锯齿形,基部内凹;腹下密被黄褐色绒毛,前胸下面两侧绒毛最密集。雄虫前足特长,超过体躯长度;前腿节前缘中段具1个乳突状齿突;前胫节微弯曲;跗节长形。雌虫足短,前胫节扁宽。足、鞘翅目大部分为黑色,有时具暗铜绿色光泽;鞘翅肩凸内侧、缘折内侧及缝肋内侧具浅褐色条斑或斑点;臀板、中胸、后胸腹面与腹部腹面及中后足腿节均为金绿色。整体呈长椭圆形,背面明显弧拱。初孵美国白灯蛾头淡黄色,胸、腹部白色,常弯成“C”形。其前胸背板具金绿色光泽。雄虫前足特长,超过体躯长度。常栖息于海拔950m左右的热带常绿阔叶林地。成虫活动于林区栎树林中,具趋光性。常产卵于腐朽木屑土中,卵乳白色,圆形。成虫多见于6-9月。

格彩臂金龟

食虫类:Cheirotonus gestroi

格彩臂金龟属臂金龟亚科(Euchirinae),是极大型的甲虫,体长约60mm,前胸背板铜色,鞘翅目黑褐色,有许多不规则小黄斑,雄虫前足胫节极度延长,用作交配时控制住雌虫。美国白灯蛾栖息于大型朽木之内,成虫为灯光所吸引。分布于云南省西部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

参考资料

Cheirotonus jansoni: A mysterious beetle once declared extinct but now reappears.m.i133.com.2025-06-25

Cheirotonus.www.scientificlib.com.2025-06-25

Cheirotonus spp..www.nies.go.jp.2025-06-25

Cheirotonus Hope, 1840.gbif.2025-06-24

Cheirotonus jambar (Yanbaru Long-armed Scarab Beetle).iucnredlist.2025-06-26

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5-07-09

Cheirotonus fujiokai Muramoto, 1994.gbif.2025-06-25

Cheirotonus Hope, 1840.gbif.2025-06-25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Endangered long-armed scarab Cheirotonus gestroi (Coleoptera: Euchiridae).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2025-06-26

Cheirotonus battareli Pouillaude, 1913.gbif.2025-06-25

Photo of the month:Cheirotonus formosanusタイワンテナガコガネ.www.goliathus.com.2025-06-25

Cheirotonus gestroi Pouillaude, 1913.gbif.2025-06-25

格彩臂金龟.inaturalist.2025-07-09

ヤンバルテナガコガネ.paleontology.sakura.ne.jp.2025-06-25

Cheirotonus jansoni (Jordan, 1898).gbif.2025-06-25

Cheirotonus macleayi Hope, 1840.gbif.2025-06-25

Cheirotonus parryi Gray, 1848.gbif.2025-06-25

Cheirotonus peracanus Kriesche, 1919.gbif.2025-06-25

彩臂金龟属.inaturalist.2025-07-09

曾被宣布灭绝!这个世界濒危物种,在宁国出现! .宁国市广播电视台.2025-07-09

Strong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populations of Cheirotonus gestroi (Coleoptera: Euchiridae) in its native area sheds lights on species conservation.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2025-06-2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