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的前身为广西大学理学院, 创建于1931年,是中国较早建立的大学理学院之一。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广西大学被停办,新建广西师范大学,下设数学系。1958年恢复广西大学,重建数学系。1993年,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软件专业从数学系分出,新建计算机科学系,数学系更名为数学与信息科学系。1997年数学与信息科学系与物理系合并组成理学院。2003年6月理学院撤消,由原数学与信息科学系与校信息系统工程研究所组成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历经80多年的发展,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已成为广西大学集数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专业教育为一体,理、工、文学科优势互补,办学特色鲜明的学院。
院系建设
学院现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管理科学系、信息科学系、计算科学系、金融数学系、公共数学一系(高等数学系)、公共数学二系(工程数学系)等七个系。现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广西壮族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管理科学(广西优质专业)、金融数学(广西优势特色专业)等5个本科专业,并于2014年开设金融数学(精算学)专业本、硕连读中美国际合作班。
学院目前拥有数学、统计学(与商学院共建)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应用数学、纯粹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等五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与电气工程学院共建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数学一级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运筹学与最优控制创新团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学院“数学及其应用实验室”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下设:运筹与优化实验室、动力系统与数学建模实验室、金融数学实验室、复杂系统智能控制实验室、数据挖掘与商业智能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学院设有数学研究所及信息与系统工程研究所2个科研机构,广西数学学会和广西系统工程学会挂靠在我院。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00人,其中专任教师90人,管理人员1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7人,副教授34人,讲师39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1人。学院现有“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1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1人,“广西区杰出青年”1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98人,其中本科生886人,硕士研究生102人。
学院组织机构
院党委、院行政:
1、行政服务机构:
行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教务办公室、科研、研究生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
2、教学机构:
数学与应用数学系、计算科学系、管理科学系、信息科学系、金融数学系、公共数学一系(高等数学系)、公共数学二系(工程数学系)
3、研究机构及学会:
广西数学学会、广西系统工程学会、数学研究所、信息与系统工程研究所
4、实验中心:
运筹与优化实验室、动力系统与数学建模实验室、金融数学实验室、复杂系统智能控制实验室、数据挖掘与商业智能实验室、研究生创新实验室、本科生创新实验室
学术建设
多年来,学院数学学科顺应学科发展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优势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以最优化、微分方程与控制、拓扑动力系统、图与决策等的强势学科方向, 学科创新团队在最优化理论与方法、运筹与控制、决策分析、有限群、微分动力系统、拓扑学、群与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梯队和丰富的研究成果。近五年来,学院科研创新团队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4项,省部级项目37项,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736篇,其中SCI收录218篇(SCI一区论文5篇、SCI二区论文56篇)、EI收录143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材5种。
学院的建设朝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队伍整齐、教学科研同步发展”的方向发展,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重点支持和建设了数学一级学科下的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三个二级学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标志性成果。2005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5项,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4项。2007年管理科学专业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专业;金融数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数学模型》(2006年)、《高等数学》(2008年)、《运筹学》(2009年)、《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2010年)等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精品课程。2005年来,学生获美国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9队次、二等奖22队次,获国家数模竞赛一等奖9队次、二等奖48队次。
学院将继续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柱,加强本科专业和学位点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服务(数据截止2015年9月15日)。
科学研究
●2010年来在科研项目情况
●2010年以来科研论文情况
●2010年以来科研论著情况
●2010年以来科研获奖情况
实验室建设
近年来,实验室共投入建设经费约800万元,如今有配套科研用房面积约52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资产总值517.8万元。建有供学术交流的多功能报告厅,供师生从事科研教学的运筹与优化、科学计算实验室、复杂系统智能控制实验室、数据挖掘与商业智能实验室、金融数学、统计与决策实验室、“互联网+”创新创业工作室等专业实验室等。实验设备和科研条件满足学科队伍从事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