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学院是青岛理工大学人文领域的重点学科,依托青岛理工大学的整体优势和学科平台,下设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绘画、平面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音乐表演6个本科专业,拥有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视觉艺术设计、绘画、服装设计与表演、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表演9个本科专业方向,被国家授予“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权单位。
学院简介
艺术与设计学院源自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的装潢专业,自1993年专科招生到1999年本科招生,至今已有25年。目前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环境设计专业被授予山东省“环境艺术与建筑设计”重点学科,产品设计专业被评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环境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同时获批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项目。
经过多年努力,艺术与设计学院现已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依托建筑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优势专业,培养“跨专业、厚基础、宽口径”交叉人才;借助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实践、教学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学科建设
学院师资
艺术与设计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8人;博士6人,硕士60人。2位学科带头人为国家学术委员会委员,3人首批入选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专家。
专业介绍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分为室内设计与景观艺术设计2个专业方向,以建筑基础为依托,注重环境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多方位训练。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室内装饰设计、景观艺术设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美术、三大构成、设计方法与理论、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建筑、园林绿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适应与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景观艺术设计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景观规划等相关部门的设计实践、设计理论研究、专业教学及设计管理等工作。
产品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基础理论与应用能力,能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研究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强调艺术与科学的良性互动,注重培养学生在产品设计领域中的研究、创新、表达和动手能力。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工业设计史、人机工学、模型制作、设计表现技法、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产品系统设计、机电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家居用品设计、产品形态设计、UI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为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部门、设计公司、自主创业等就业途径。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基本理论、创造能力及设计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能够独立从事广告设计与策划、商业美术、网页制作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技术工作。主要课程:美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图形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编排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印刷技术、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动画设计以及相关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等。就业去向:新闻出版、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网页制作公司、动画设计公司、商业摄影、展示设计等领域专业企事业单位。
绘画
培养目标: 本专业分为油画与中国画2个专业方向,培养具备绘画基础理论与绘画技巧,能从事绘画创作、基础美术教学、美术编辑、艺术市场管理与策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领域,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尤其应具有较强的艺术创作素质和能力。本专业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与艺术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美术、中外美术史、油画写生与创作、中国画写生与创作、绘画材料与技术研究、装饰绘画艺术、艺术管理学等。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基础美术教学,专业艺术创作,报刊、杂志及电视台美术编辑,美术馆、画院及画廊管理,企、事业单位美术宣传等工作。
服装设计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分为服装设计与服装表演2个专业方向。教学体系结合艺术与设计学院特色,以服装设计和服装表演2个特色专业的技能培养为基础,结合设计与表演实践环节,培养具备艺术设计思想、艺术设计方法,具备扎实的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能力的综合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素描、服装史、服装设计概论、服装表演编排、时装表演基础、服装设计、材料与工艺、服装工业制版、品牌设计与开发、音乐与舞蹈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即可以从事服装设计与开发,时装模特、时装表演的组织与编排,形象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管理工作。
音乐表演
培养目标:本专业分为器乐、声乐与音乐制作3个专业方向,兼顾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特色,培养具备音乐表演艺术的技能技巧、富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掌握音乐学科的研究方法,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音乐制作及研究工作的复合型高级音乐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器乐专业课、中外音乐史、基础乐理、现代音乐制作、曲式作品分析、视唱练耳、和声、复调、作品赏析、形体舞蹈、实践排练、音乐采风等。
就业去向:我校音乐专业综合了表演、理论、制作以及实践等专业特点,适应现代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需求。毕业生适合艺术团体、学校、企业、文化机关、影视与广播部门等相关岗位从事音乐表演、教学、音乐制作、编辑、音乐理论研究、管理等工作。
硕士点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经、管、文、法综合发展的多科性大学,设计学专业为山东省环境艺术与建筑设计重点学科单位,完成了围绕设计学为中心,多领域多层次发展的优势学科群建设。
设计学
本一级学科点下设室内设计与环境艺术及其理论研究;城市景观与公共艺术及其理论研究;工业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平面设计研究;城市文化与艺术设计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品牌形象设计研究;建筑艺术与空间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八个专业方向。拥有层次较高、结构合理、成果突出的学术梯队,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7人,相关研究所、专业实验室5个。设计学专业以研究生设计艺术思想及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侧重设计创造活动中功能与审美理想的统一。近年来,本学科点完成包括第29届奥运会帆船赛场火炬景观系统研究、青岛市奥运亮化色彩系统设计与分析、海尔电冰箱造型设计研究、海信空调造型设计研究在内的近百项重点课题成果及奖项。
21世纪为设计学及城市文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设计学领域将融入更多艺术与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强化设计学体系的系统化与前瞻性特征,推动设计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工业设计工程
工业设计工程学科作为研究实施美学设计、功能设计等工程设计研究领域,具有的创新设计特质和多学科交叉、互动的特点。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经、管、文、法综合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拥有艺术学院、机械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环境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等大批工业设计工程相关专业,整合了发展工业设计工程领域的学术平台,并作为山东省环境艺术与建筑设计重点学科单位,山东省工业设计专业重点建设专业,走在了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前列。
工业设计工程下设室内设计与环境艺术及其理论研究;工业设计工程专业拥有层次较高、结构合理、成果突出的学术梯队,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7人,相关研究所、专业实验室5个。该学科领域以研究生设计思想及创作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侧重设计创造活动中功能与审美理想的统一。近年来,本专业领域承担包括第29届奥运会帆船赛场火炬景观系统研究、青岛市奥运亮化色彩系统设计与分析、海尔电冰箱造型设计研究、海信空调造型设计研究在内的近百项重点课题成果及奖项,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3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获国家专利7项,突出体现了我校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文、理良性互动的工业设计工程领域特色优势。
随学科优势的进一步建设整合,我校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将融入更多艺术与科学的前沿成果,以推动工业设计工程体系更趋科学化和系统化,以提高工业设计工程领域的专业水平,促进本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
科研成果
该学院科研成果累累,1993至2009年,已累计发表艺术作品或论文350多幅(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60余篇(幅),参加国际、国家、省级画展20多幅,获国家、省级奖16幅。出版著作或美术作品画册25部,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15项。主持横向课题或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
研究团队
以建设“环境设计创新及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及创新研究智库”为重点,平行推动“大师绘画艺术工作室”、“时尚设计品牌推广团队”、“海洋文化艺术合唱(艺术)团”、“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技艺研究团队”建设为特色的学科发展规划思路,充分发挥设计学学科服务区域经济和艺术学学科服务文化建设的作用,为区域产业和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帮助和智力支持。
成果
艺术与设计学院鼓励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师先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文化厅等科研、教研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参加国家、省部级专业展览200余项,师生获得国家专利73项;同时,承担了第29届奥运会帆船赛场火炬景观总体设计、青岛市奥运亮化色彩系统设计与分析、中国国际车展形象设计及宣传推广研究、海尔空调系列造型研究等一系列重大科研课题。师生先后获得德国红点奖、韩国仁川国际产品设计竞赛奖、大阪国际产品设计奖、山东省城市建设突出成就奖、泰山文艺奖、中国环艺学年奖、中国青年创意·设计精英奖等众多成果。
学院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与设计实践的良性互动,全面提高学生艺术与设计素质。近年来,与德国、美国、奥地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实现了本科生和国际高校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学院常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艺术与设计讲座、服装展演等学术交流活动,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艺术与设计学院现为中国青年创新设计教育基地,环境设计被山东省授予“环境艺术与建筑设计”重点学科,“产品设计”被评为特色专业。
艺术设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被纳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暨“四校四导师环境设计本科毕业设计实验教学课题”,与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院三所著名艺术类院校的毕业生一起接受毕业课题实践教学训练。
本学科重视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人才引进。一方面,鼓励青年人才出国深造,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近5年主办包括泰山学术论坛、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5次,教师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75人次。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19人,多名海内外著名学者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
实验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的成长得益于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发展。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始建于2003年。学院现有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服装服饰设计、绘画、音乐表演七个专业。艺术与设计学院实验中心为适应新世纪对高等设计艺术的要求,改善和提高实践教学资源和效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管理全院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及科研项目的建设。目前已建成使用的实验室有模型实验室、数字化制造实验室、木工实验室、陶艺实验室、服装工艺实验室。
试验中心正在规划新建和改造了一批数字化与艺术设计类特色的实验(践室,如虚拟现实实验室、空间光环境综合实验室、绘画综合材料实验室、平面设计实验室、人机工程实验室等,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现代数字化技术的有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提供了一流的实验和实践场所及条件。
中心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服装工艺实验室
服装工艺实验室面积300平方米,为服装服饰专业相关课程提供实践教学服务。实验室设备:服装教学电脑多功能缝纫机、服装电脑高速平缝机、四线包缝机、绷缝机、服装半身人台、服装制版工具、版台、服装吊瓶式蒸汽熨斗、服装多功能整烫台、马丁式人体测定器。实验室服务:实验室主要承担学院服装服饰专业相关课程主要包括服装制作工艺、服装认识实习、服装工艺实习、立体裁剪等实践及其他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实践。
陶艺实验室
陶艺实验室面积300平方米,实验室主要承担学院绘画专业及其他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教学,包括雕塑、陶艺等。实验室设备:电窑炉、燃气梭式窑炉、拉坯机、侧开式温控炉,台式温控炉,电热熔炉,直立轮抛光机,圆盘研磨机等。实验室服务:实验室主要承担学院绘画专业的课程,并为毕业生毕业作品创作、陶瓷文化体验、陶艺作品制作等提供支持。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为今后的艺术创作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字化制造实验室
新技术往往会触发艺术革新,近年来快速原型、五轴加工、逆向工程等技术的突飞猛进,无疑给艺术实验实践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促使“艺术与技术结合”的设计教学理念不断深化。设计原型与先进制造实验室的成立和建设正是这种发展趋势下的必然产物。为此,实验室配备了3D打印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三维扫描仪等一系列先进设备,旨在帮助学生通过掌握“先进制造”,激发“智造”,走向“中国创造”。
金工木工实验室
木工实验室主要为学院师生提供板金和木材加工工艺实用性技术支持。实验室设备:实验室配备金属剪版机、弯板机、车床、铣床,能够完美的解决每项任务求。其他主要设备有曲线锯,台锯,半固定式工作站,气动磨机抛光系统,气动圆形偏心震动磨机,气动方形轨道磨机,旋转式抛光机及集尘系统等。实验室服务:实验室能提供对木材精加工的所有工作,并将多样性与简单操作相结合,保证最高精度。
模型制作实验室
模型实验室是培养学生模型制作技能的一个重要实训实习基地。目前实验室面积200㎡以上,可同时容纳2个班级进行实训教学。实验室设备:实验室现有钻床、铣床,砂带机,砂轮机,线锯,恒温干燥箱,真木工带锯,圆盘锯,激光雕刻机,木工车床及其它手用电动工具以及喷涂设备等。实验室服务:实验室面向学院各年级学生,学生在专业教师和模型制作师傅的指导下完成各种产品模型,环艺模型,公共艺术造型模型。
学院学生会
院学生会成立于2001年,是学院学生的群众组织。院学生会在院党总支的领导、团总支的直接指导下依靠学生会各级组织和全院学生开展各项工作。其宗旨是:团结和引导广大同学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活动准则,代表和维护广大同学们的根本利益,积极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不断促进同学们的身心发展。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维护良好学院氛围;加强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积极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及时反映学生意愿;广泛组织开展以拓展学生素质为主线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建文明校园,做文明大学生”活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加强与区内外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其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同时,学生会承认《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及《青岛市学生联合会章程》;学生会作为团体会员,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青岛市学生联合会。
组织介绍
艺术学院学生会下设办公室、实践部、文艺部、体育部、学术部、生活权益部六个职能部门和新媒体中心(下设宣传部、网络部、采编部)、社团中心(下设微尘协会、书画协会),由艺术学院学生会主席团管理,在院党总支的领导、团总支指导下开展工作。
艺术学院学生会一向注重内部成员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让成员们能在广大学生群体中起到积极的榜样带头作用。艺术学院学生会要求成员们一方面在日常学习中拥有较好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还要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和处理事务能力。院学生会还为干事组织相关技能培训、素质拓展等活动。
品牌活动
学生会一直致力打造于以“展览”和“晚会”两个系列为中心,多方面共同发展的、具有艺术特色校园系列活动品牌。
(一)展览系列
“染墨普绘”脸谱设计展、毕业贺卡展、废物利用设计作品展、崂山区印象摄影展、军训生活摄影展、水墨摄影展、宿舍文化展等。
(二)文艺晚会系列
炫衣节、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等。
社会实践
学生会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倡导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基层。服务基层是大学生结合自身优点,发挥专业特长的有效形式。例如,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学生能够深入基层,宣传和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本学年,我院学生会组织“京杭大运河”美丽中国调研团、“小草学堂”教育关爱服务团、“情系乡村”教育关爱服务团、“青春暖夕阳”社会实践服务团、“艺传天下”社会实践服务团、“新力量·新乡村”社会实践团队、“大手拉小手”教育关爱服务、“艺梦益海”教育关爱服务。等累计1500余人次参与调研山东省、寒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均取得优异成绩。
志愿服务
微尘协会是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学生会志愿服务活动的执行主体,奉行“团结、友爱、奉献、进步”的活动原则,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宗旨,展开“关爱听障儿童”、“福利院慰问”、“平安果义卖”、“爱心募捐”、等一系列献爱心活动,从而展现当代大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面貌。通过组织和开展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用行动传播爱心,传递友爱,使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浸润群众心底,融入日常生活。另外,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了校园文明建设,在校园中进一步倡导了团结友爱、积极进取、服务社群、关爱他人的新风,为丰富社团文化、维护校园和谐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历届学生会主席
参考资料
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官网.20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