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成,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博士、教授(2009.09),博士生导师(2013年)。
现任东北石油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油气田开发工程教研室)教学团队核心成员,油气田开发工程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骨干成员;黑龙江省提高油气采收率原理与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人物经历
1995年7月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油藏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
1998年3月获东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
2008年7月获东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97年3月至1998年2月,于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资源工学系学习深造。
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会员、
中国运筹学会会员、
中国石油学会会员。
历任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第六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运筹学会不确定系统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主讲课程
主讲“石油工程”、“油藏数值模拟”、“特殊油气田开采技术”和“现代油藏工程”等课程。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田开发工程理论与技术、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技术。
优势研究方向包括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技术、油气藏精细描述、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综合调整、特殊油气田开采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理论与技术等。
主要贡献
负责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低渗透油层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研究”、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高含水期油田地面地下整体优化技术”、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渗透油田精细评价与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中石油科技项目“低渗透油藏聚合物驱理论与技术研究”、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综合调整技术”、“聚驱后剩余油识别方法及其分布规律”等课题的科研攻关工作。在油田开发优化调整、大孔道识别与治理、低渗透油田开发和剩余油精细描述等方面具备一定积累。
获奖记录
在“石油学报”、“钻采工艺”、“Oil \u0026 Gas Journal”、“Chinese Physics Letters”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1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黑龙江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申请技术发明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