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湖(1885—1958),又名,号光烈,饶平县隆都大巷(今属汕头市澄海区)人,清末秀才。参加反清革命,曾任孙中山秘书、大元帅府咨议官等职,有《广东通志列传》、《南澳县志》、《饶平县志补订》等56种著作。
生平简介
陈梅湖,又名沅,号光烈,饶平县隆都大巷(今属澄海区)人。开基祖是在元末至正二十三年(1363)从莆田市移来,到陈梅湖为20世。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明好学,知识渊博,于清末考取了秀才。在泰国继承父亲陈慈登产业,成为著名侨领,荣任泰国中华公学学监。在参加反清革命活动后,把大部分家产变卖所获资金,赞助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还照孙先生吩咐,到南洋募集起事用款,与潮汕地区籍新加坡侨领肖竹漪、林义顺、林受之、张永福等,为中华民国的创立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个人成就
陈梅湖有《广东通志列传》、《南澳县志》、《饶平县志补订》等56种著作,对潮汕乃至广东省历史学贡献巨大。惜因时局动荡,史料散佚,甚为可惜。
其堪称粤闽方志瑰宝、36万字的《南澳县志》,1945年已在汕头市印毕,未装订而运进南澳岛,逢8月日寇投降,接管政权者视其为“日伪资料”而搁之一旁,1950年被视其为“反动史料”而付之一炬。所幸陈梅湖携手稿迁居境外,并用10年间增补完善之,珍藏于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后经高雄市南澳同乡会康纲霖自费拍成照片,再由同乡会出资印出。它填补了海岛162年史料空白,内容涉粤闽台海防史上重大事件,撰写大批人物传,辑录大量诗文,且亲自考证而纠正前人澳志之弊病。这次出版其手稿原迹。既是志书,又是书法佳品,具多方价值。
同时出版之《鸿冥集》诗卷,录诗185首,妙语连珠。有伤时感遇、悼念亲友、游历胜迹、赞颂先贤、描写花鸟,既是吟艺,又留下史迹。
其《饶平黄冈镇革命记》,录下丁未(1907)起义,这一由孙中山领导下首次反清革命暴动详细过程,史料丰富翔实,分外宝贵。
还有《韵古楼史料选编》中,有对史料之考证,潮汕地区名人传及墓志铭。《潮汕清初四伟人传》,则撰江南左布政使文湾(澄海区人)、总兵官吴六奇(海阳人)、资政大夫杨钟岳(澄海人)、左都督刘九韬(饶平县人)这4人传记,更为难得。
参考资料
广东名学者陈梅湖遗著民国《南澳县志》等出版.汕头大学图书馆.202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