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别名白梁粟、粢米、粟谷、小米、硬粟、籼粟、谷子、寒粟、黄粟、稞子。为禾本科植物梁 Setarie italica(L.)Beauv. 或粟 Setaria italica(L.)Beauv. Var. germanica(Mill.)Schred. 的种仁。粟植物体细弱矮小症,高20-70厘米;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谷粒可食。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粟米味甘、咸,性凉。具有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的功能。煎服,15~30克;或熬粥。粟米可用于小儿腹泻、消化不良,妇女产后体虚,并有助于糖尿病、消化道肿瘤患者康复。
来源
药物来源
为禾本科梁 Setarie italica(L.)Beauv. 或粟 Setaria italica(L.)Beauv. Var. germanica(Mill.)Schred. 的种仁。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
采收
秋季果实成熟时收割。
炮制
割后打下种仁,除净质,晒干;生用或炒用。
功能药性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凉。陈粟米味苦,性寒。归肾、脾、胃经。
功效主治
和中,益肾,除热,解毒。陈粟米:除烦,止痢,利小便。用于小儿腹泻、消化不良,妇女产后体虚,并有助于糖尿病、消化道肿瘤患者康复。
用法用量
水煎服,15~30克;或熬粥。
应用
相关配伍
用于水火烫伤。可用焦粟米,放入水中澄清取汁,再煎煮至黏稠如糖,涂抹患处;或取生粟米和炒粟米各半,研末,用酒调敷(《崔氏方》)。
药膳举例
使用注意
《日用本草》载: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种子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维生素B₁、维生素B₂,胡萝卜素。其中蛋白质有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等多种,蛋白质中含多量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蛋氨酸和少量赖氨酸。糖类有蔗糖,棉子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从种子中还分得α-和β-粟素,甘油单葡萄糖酯,甘油二葡萄糖酯,非淀粉多糖。种子中还含无机元素钼。
相关论述
《名医别录》:“主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粟米主胃热,消渴,利小便。”
《随息居饮食谱》:“粟米功用与籼、粳二米略同,而性较凉,患者食之为宜。”
《本草衍义补遗》:粟,所谓补肾者,以其味咸之故也。
《本草纲目》:粟之味咸淡,气寒下渗,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虚热病消渴泄痢,皆肾病也。渗利小便,所以泄肾邪也。
《名医别录》:粟米主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
《滇南本草》:主滋阴,养肾气,健脾胃,暖中。治反胃,小儿肝虫,或霍乱吐泻,肚疼痢疾,水泻不止。
基原信息
形态特征
植物体细弱矮小症,高20-70厘米;复总状花序呈圆柱形,紧密,长6-12厘米,宽5-10毫米;小穗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毫米,黄色,刚毛长约小穗的1-3倍,小枝不延伸。
物种分布
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谷粒可食。
附
参考资料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5-05-01
粟 Setaria italica var. germanica植物智[百科详情].植物智.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