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路支省(乌尔都语、俾路支语:بلوچِستان,英文:Balochistan),又称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与伊朗及阿富汗三国交界地区,面积34.719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3.6%,为巴基斯坦最大省份,首府奎塔。该地也是巴基斯坦军队核试验场地。
巴基斯坦独立前,俾路支省地区分为两大部分,北部为英印俾路支斯坦,南部则为卡拉特、马卡兰、卡兰、拉斯贝拉四个土邦管辖。为稳定南部土邦区,巴政府在独立后很长一段时间未把土邦区列为省治管辖,允许他们自治。1952年4月,四个土邦合并为俾路支土邦联盟。1955年,巴政府在俾路省地区设两个专区,北部为奎达专区,南部为卡拉特专区。1970年,巴政府将南北两个专区合并为俾路支斯坦省,但仍允许省内各部族自治。2013年1月14日,巴基斯坦总理阿什拉夫宣布,解散西南部的俾路支省政府,并在该省范围内实施省督管理制。农业、畜牧业、服务业为俾路支省的经济命脉,在经济结构中占主要成份。俾路支省有大量矿产资源,金属类有金、铜、锌、铁、铝等;畜牧业占俾路支省农业总产值的47%;农业人口占全省的67%,农业用地面积达72000英亩。
根据2011年的人口统计,俾路支省人口达1316万,占巴基斯坦总人口的7.6%。主要民族包括俾路支人、普什图人、哈扎拉族。该地区主要语言是俾路支语、普什图语和布拉灰语 ( Brahui),另有少部分使用信德和萨拉基语。主要信奉逊尼派伊斯兰教。
历史沿革
俾路支省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该地区是各种文明的发源地。考古证据表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文明之一,在俾路支省部分地区有重要影响。印度雅利安人的到来标志着俾路支省历史的新篇章。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影响了该地区的社会结构。后来,来自阿契美尼德和萨珊帝国的波斯影响在塑造该地区的政治和文化景观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俾路支省得名于俾路支部落,他们从5世纪起逐渐迁移并定居在该地区。这些游牧部落建立了鲜明的身份并开始发挥影响力,塑造了俾路支省未来的历史轨迹。随着7世纪伊斯兰教的出现,俾路支省成为伊斯兰哈里发国的一部分。在此期间出现了几个俾路支王朝,包括霍塔基斯、吉奇基斯、林德和拉沙里部落。他们统治着俾路支省的不同地区,在该地区的历史上留下了印记。
18世纪时,俾路支人曾建立起松散的俾路支斯坦国,但19世纪初沦为英国的保护国,俾路支人虽屡次起义但都被镇压。1870年,英国与伊朗签订协议规定了伊朗与现在巴基斯坦(当时属印度)的边界。1893年,为使阿富汗成为阻挡沙俄南下印度洋的屏障,英国划定阿富汗与印度的边界,将俾路支省的一部分划给了阿富汗,俾路支人也由此被分割散居在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三国,为民族纠葛埋下了种子。19世纪英国人抵达印度次大陆,其中包括俾路支省。英国逐渐扩大对该地区的控制,导致英国俾路支机构的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准备撤出南亚次大陆前夕,俾路支人曾再度提出独立要求。但随着1947年印巴分治,英国当局却将该地区划分给巴基斯坦,俾路支的卡拉特土邦当日宣布独立,但半年后即被巴基斯坦收复。独立的愿望再度落空,引发俾路支人的不满,民族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民族分裂主义组织选择继续武装对抗巴政府。此后,1948年、1958-1959年、1963-1969年、1973-1977年再度发生军事冲突。
巴基斯坦独立前,俾路支省地区分为两大部分,北部为英印俾路支斯坦,南部则为卡拉特、马卡兰、卡兰、拉斯贝拉四个土邦管辖。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独立后,北部俾路支斯坦同意加入巴基斯坦,而南部土邦的很多头人主张独立,在巴中央军队进入该地区后,南部土邦也被迫同意加入巴基斯坦,但一些地区还是爆发了武装叛乱。为稳定南部土邦区,巴政府在独立后很长一段时间未把土邦区列为省治管辖,允许他们自治。1952年4月,卡拉特、马卡兰、卡兰、拉斯贝拉四个土邦合并为俾路支土邦联盟(也称卡拉特土邦联盟)。1955年,巴政府在俾路省地区设两个专区,北部为奎达专区(主要是普什图人聚居区),南部为卡拉特专区(主要是俾路支人聚居区,原属于阿曼的瓜达尔地区在1958年也转由巴基斯坦管辖,成为卡拉特专区的一部分)。1970年,巴政府将南北两个专区合并为俾路支斯坦省,但仍允许省内各部族自治。
2013年1月14日,巴基斯坦总理阿什拉夫·霍塔克于凌晨宣布,解散西南部的俾路支省政府,并在该省范围内实施省督管理制,以安抚因10日的连环爆炸而参加静坐抗议的什叶派穆斯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俾路支省,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面积34.719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43%,首府奎塔。东与东北分别与巴基斯坦的信得省、旁遮普省和西北边境省接壤,西与西北分别与伊朗和阿富汗为邻,南濒阿拉伯海,离波斯湾出口霍尔木兹海峡仅500余公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气候
亚热带气候,气候干燥,年平均降雨量仅为。各地温差大,锡比地区夏季最高气温为51°,齐亚拉特冬季最低气温为零下21°。
地形地貌
境内多山地峡谷,干燥的沙漠与多石地带彼此交错,没有很大的河流,只有一些在雨季山洪爆发时才有水的溪流。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比较丰富,有天然气、煤、铬铁、硫、铁、铜、重晶石、大理石、、锑、萤石等资源。俾路支省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具备新能源发电的天然优势。该地区已探明的油气储量也十分丰富。
自然灾害
自1998年开始连续8年的旱灾使其农业生产下降7%。
行政区划
巴基斯坦独立前,俾路支省地区分为两大部分,北部为英印俾路支斯坦,南部则为卡拉特、马卡兰、卡兰、拉斯贝拉四个土邦管辖。巴独立后,北部俾路支斯坦同意加入巴基斯坦,而南部土邦的很多头人主张独立,在巴中央军队进入该地区后,南部土邦也被迫同意加入巴基斯坦,但一些地区还是爆发了武装叛乱。为稳定南部土邦区,巴政府在独立后很长一段时间未把土邦区列为省治管辖,允许他们自治。1952年4月,卡拉特、马卡兰、卡兰、拉斯贝拉四个土邦合并为俾路支土邦联盟(也称卡拉特土邦联盟)。1955年,巴政府在俾路省地区设两个专区,北部为奎达专区(主要是普什图人聚居区),南部为卡拉特专区(主要是俾路支人聚居区,原属于阿曼的瓜达尔地区在1958年也转由巴基斯坦管辖,成为卡拉特专区的一部分)。1970年,巴政府将南北两个专区合并为俾路支斯坦省,但仍允许省内各部族自治。整个省区划分29个区,首府奎塔,主要城市有胡布、瓜达尔、胡兹达、查曼、锡比、喀拉特等。
政治
1970年,巴政府将南部卡拉特和北部奎达两个专区合并为俾路支斯坦省,但仍允许省内各部族自治。
以上表格参考来源
人口
民族人口
俾路支省有人口716.7万(2003年统计),仅占全巴人口的4%,约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和牧区。主要民族包括俾路支人(居住在本省南部和中部,约300-400万人。在伊朗和阿富汗也有部分俾路支人)、普什图人(聚居在本省东北部,约100多万人。该民族也是阿富汗的主要民族)、哈扎拉族(聚居在奎达周围,为蒙古——突厥后裔,约有5万人)。根据2011年的人口统计,俾路支省人口达1316万,占巴基斯坦总人口的7.6%。
语言
俾路支省主要语言是俾路支语、普什图语和布拉灰语 ( Brahui)。另有少部分使用信德省和萨拉基语。
宗教信仰
俾路支省主要信奉逊尼派伊斯兰教。
经济
第一产业
农业
俾路支省的农业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贡献了约30%的GDP。约75%的人口直接或间接依赖农业为生。该省拥有640万公顷的可耕种土地,但实际利用率不足27%。该省的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大米、玉蜀黍属和棉花等。俾路支省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因此几乎所有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都可以在该省种植。主要出产的水果有蜜枣、香蕉、苹果、杏、樱桃、桃和葡萄等,年均总产量达到90万吨,略高于信德省,位列第二。其中,蜜枣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1%。在蔬菜方面,该省的主要品种为番茄、黄瓜、洋葱、茄子和辣椒等,年均产量为37余万吨。
渔业
俾路支省拥有长达1100公里的海岸线,渔业资源非常丰富。该省的沿海地区主要以渔业为生,直接或间接吸纳了1百万人就业,其中大多数是渔民。在鱼类方面,该省拥有金枪鱼、沙丁鱼、鲨鱼、马鲛鱼、鲳鱼、鳗鱼、鱼、鲷鱼和石斑鱼属等70多种鱼类。瓜达尔地区为主要捕鱼区,占俾省捕鱼量37%,占全国总量23%。该省年均渔业总产量约12万吨,其中当地消费仅1万余吨,80%出口到中东、南亚、中亚等地区。海岸线上分布有8个主要渔场。该地区渔业主要分为远洋捕捞、近海捕捞、内陆公开水域捕捞和内陆封闭水域捕捞四大类,年捕捞量占全国的34%。在渔业加工、仓储、物流、船舶建造、酒店等方面具备投资潜力。
畜牧业
畜牧业在俾路支省的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占农业总产值的47%,对GDP的贡献率约为10%。该省的畜牧业对外赚取的外汇比率达到全国总水平的9%左右。超过93%的土地可以被用作牧场。在农村地区,超过2/3的农户从事与畜牧业相关的生产活动,即使在城镇也有1/2的家庭养殖羊。畜牧产品不仅满足了俾路支省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向信德省和旁遮普的输出。该省年产约21万吨的牛羊肉,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年产100万吨的牛奶,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此外,该省内有6个生态农业区,为发展牲畜饲养、奶制品加工和畜牧产品加工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有机肉类加工出口、现代化饲养基地、动物皮毛加工、骆驼肉奶加工和腊肠加工等方面,该省具备投资潜力。
第二产业
工业
由于长期封闭和缺乏投资,俾路支省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几乎没有什么大型制造业,主要为大理石、花岗石及煤炭加工、面粉加工、渔产品加工及食用油、饮料、水泥、轧钢、医药、园艺、手工艺品生产和拆船业,除工艺品为该省一大亮点外,其它制造业在全国所占比重微不足道。
天然气
天然气在巴基斯坦能源消费中约占50%,俾路支省天然气资源在全国占比较大,已发现的气田约占全国总数的35%,但潜在的储量很大,尚待进一步勘探。已开采的天然气绝对数量在近10几年来占全国比重最高,1995年为全国总产的56%,达3550亿立方英尺。其中苏伊天然气田开采量最大,接近全国总产量的25%。该气田亦为世界十大天然气田之一。由于地质、安全、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该领域缺乏投资,造成对新气田的勘探不足,而现有气田的储量有限。至2005年,俾路支省燃气开采量为3360亿立方英尺,在全国的比重下降到25%。
能源
俾路支省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具备新能源发电的天然优势。该地区已探明的油气储量也十分丰富,目前正在瓜达尔地区建造占地80000英亩的石油城,还分别与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合作签署了百亿美元级别的石油炼化项目协议。此外,在CPEC框架下已经建成了3000MW的胡布电站,瓜达尔地区一座装机容量300MW的电站也正在建设中。
矿产
俾路支省拥有大量矿产资源,金属类有金、铜、锌、铁、铝等,非金属类有煤、硫、石膏等,此外还有玉石和大理石等资源,发展采矿业和矿产加工业具备良好的天然条件。在山达克、查盖和杜达等地区设立了出口加工区,为矿产出口提供便利。
俾路支省有色及非有色金属有一定储量。目前已探明铜矿主要在俾路支省查盖地区的雷克迪克(Reko Diq)和山达克(Saindak),其中雷克迪克铜矿储量较大,已列入世界7大铜矿之一。山达克铜矿已由中国冶金集团公司于2003年开始开采,年产粗铜约18000吨。雷克迪克铜矿则已被澳大利亚公司所拥有并一再推迟开采,主要原因是具有矿产开采权的公司在进行资产运作及作战略储备(2002年国际铜价不到2000美元一吨,如今最高已接近9000美元一吨)。
经济功能区
出口加工区
出口加工区共5个,分别为瓜达尔(Gawadar)、帕斯尼(Pasni)、胡布(Hub)、葛达尼(Gadani)、杜达(Duddar)。主要为以出口导向型的制造、加工、组装企业提供服务,加工区内提供多项便利和出口激励措施。
工业区
工业区共7个,分别为奎塔(Quetta)、胡布(Hub)、乌塔尔(Uthal)、温德(Winder)、瓜达尔(Gawadar)、葛达尼(大理石城)(Marble City, Gadani)、达若.穆拉德.贾马利(Dera Murad Jamali)。政府还计划建立小型工业区:博斯坦(Bostan)、劳若莱(Loralai)、库自达(Khuzdar)、土尔巴特(Turbat)和帕斯尼(Pasni)。工业区内经营成本及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和加工矿物、水果、海鲜及化工品等有比较优势。
特别经济区
俾路支省有两个特别经济区正在开发中,分别是博斯坦特别经济区和胡布特别经济区。在经济区内,政府提供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包括天然气、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优惠供应;对入区企业提供友好的签证政策,机器厂房设备进口关税的一次性减免,10年所得税减免;对开发商机器厂房设备进口关税的一次性减免,5年所得税减免等。在开发模式上主要采用政府开发、私人开发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产业
旅游业
俾路支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高山、海洋、沙漠、森林等多种景观,在北部雪山地区还有捻角山羊等珍稀物种,在这里能感受到独特的美食和异域风土人情。
2021年,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海岸开发局(Balochistan Coastal Development Authority)一名官员表示,俾路支省政府正努力在沿海地带建立四个海滩公园,以开发该省旅游潜力,吸引更多游客。四个海滩公园将在Kund Malir(昆德 马里尔)、Ormara(奥尔马拉)、Gwadar(瓜达尔)和Jiwani(吉沃尼)建立,耗资将达2亿印度卢比。为了促进沿海旅游,政府正在建造旅馆和饭店,并确保在俾路支省海岸提供其他设施。
交通
俾路支省北邻阿富汗,西接伊朗,南濒阿拉伯海,是东亚通往西亚的必经之路。这一地理位置使得俾路支省成为潜在的贸易通道和中东、中亚通往远东的潜在能源通道。
道路
俾路支省的道路总长为4,605公里,其中包括3002公里的国道。此外,还有19,853公里的单行公路。道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07公里。
以下是主要的国道及其长度:
以上表格参考来源
铁路
俾路支省的铁路系统建于英国殖民时期,其首府奎塔的铁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
第一条通往俾路支省的铁路是由奎塔出发,经过锡比(Sibi)至信德省的雅各布阿巴德(Jacobabad)。这条铁路线再从雅各布阿巴德延伸至拉合尔(Lahore),经过拉尔瓦品第(Rawalpindi)最终到达白沙瓦(Peshawar)。
第二条铁路奎塔通过锡比(Sibi)至信德省的雅各布阿巴德(Jacobabad),另两条分别为途径努什基(Nushki)通往伊朗东南部城市扎黑丹(Zahidan)和通往靠近阿富汗边境的查曼(Chaman)。目前正在计划修通通往伊朗和阿富汗的铁路,另达尔班丁至瓜达尔的铁路也已纳入兴建计划。
机场
巴基斯坦全国共有大小机场42个,其中有5个国际机场,奎塔为其中之一,提供客服服务的国内航空公司包括巴基斯坦国际航空(PIA)、蓝空(AirBlue)和沙欣(Shaheen)。
干港
位于奎塔市劳基特街(LocketRoad)的俾路支省干港,占地面积21英亩,拥有货存仓储能力达2000吨,场外仓储能力为250吨。它可以承运11070英尺、5570英尺及70*70英尺的货柜货物。该干港始建于1987年,并在2000年进行了扩建。它的主要功能是为进出口商提供陆路报关和运输服务。由于长期以来俾路支省没有海港,该干港的建立为俾路支省的商品流通和输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瓜达尔港
瓜达尔新港是中国政府援助建设的,于2006年完工,2007年正式启用,由新加坡港务集团经营。
俾路支省政府已将瓜达尔港作为其经济发展的核心,并制定了宏伟的战略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建设连接中亚、阿富汗和新疆地区的陆路交通网络,进一步开发瓜达尔港,使其成为新的出海口,形成新的贸易和能源通道,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在瓜达尔建设第三大港口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对俾路支省的政治和经济变革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联邦政府对俾路支省的经济开发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投入了大量资源。随着瓜达尔港的日益繁荣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其经济辐射效应将逐渐增强,为俾路支省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随着港口业务的不断扩大,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工程承包机会,俾路支省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将显著增加。
文化
俾路支省是多个民族的大熔炉,包括俾路支人、普什图人、布拉灰人和哈扎拉人,每个民族都为该地区充满活力的文化做出了贡献。当地人以热情好客而闻名,张开双臂欢迎游客,并为他们提供传统的俾路支美食,以其丰富的风味和芳香香料而闻名。俾路支手工艺品,如复杂的刺绣、陶器和骆驼皮制品,展示了人民的艺术才华,是绝佳的纪念品。
俾路支省的普什图服装反映了他们的文化特征。男性的传统服装包括 khetpartug(宽松衬衫)和 shalwar(宽松的裤子),而女性则通常穿着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如 perahan tunban。普什图男人也可能戴传统的头巾或帽子,称为 pakol。俾路支省的普什图文化非常重视部落习俗和传统。普什图人分为不同的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行为准则(普什图瓦利语)和社会结构。对部落的忠诚和对部落长老的尊重被认为是基本价值观。传统的普什图音乐被称为“Tappa”,融合了深情的旋律和诗意的歌词。常用的乐器有鲁巴布(类似鲁特琴的乐器)、塔布拉鼓(鼓)和风琴等。传统的普什图舞蹈,如阿坦舞,是文化庆典和婚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俾路支省的普什图美食以其美味的菜肴而闻名。主食包括米饭、肉类(特别是羊肉和鸡肉)和各种香料。受欢迎的普什图菜肴包括kabuli pulao(用肉和香料烹制的米饭)、chapli kebab(碎肉饼)和mantu(蒸饺)。
风景名胜
俾路支省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是考古学家的天堂,古代遗址和考古遗址星罗棋布。塔塔附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马克利墓地证明了该省的历史意义,展示了 14 世纪至 18 世纪设计精巧的坟墓和陵墓。此外,瓜达尔古城曾经是阿拉伯海贸易航线上的一个繁华港口,如今仍保留着其辉煌过去的遗迹。
汉纳湖
汉纳湖位于靠近乌拉克河谷起点的山上,距离奎达市东部17公里,是俾路支省游客最多、交通最便利的湖泊之一。河的尽头有一个湖边餐厅,有松树遮挡的野餐桌,一家人可以在这里享受美食和天气。在湖的东侧,有Hayat Durrani水上运动学院,这是俾路支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划船、独木舟、皮划艇和帆船训练和锦标赛组织中心,并提供简易的游泳设施。
哈扎尔甘吉·奇尔坦国家公园
哈扎尔甘吉·奇尔坦(Hazarganji Chiltan)国家公园位于奎达市西南约20公里的苏莱曼山脉,成立于1980年,占地325,000英亩,有沙漠和森林,是珍稀的奇尔坦山羊栖息地。
参考资料
基斯坦的行政划分 巴基斯坦的行政划分.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2024-01-22
CCI defers approval of census results until elections.dawn.2024-01-23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经济状况调查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1-22
俾路支省简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卡拉奇总领事馆.2024-01-19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实施省督管理制.搜狐网.2024-01-20
俾路支省投资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1-19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社会冲突解析.imes.nwu.edu.2024-01-19
俾路支省.行政区划.2024-01-19
History of Balochistan.俾路支省政府.2024-01-23
比库尔德公投、加泰独立对我们影响更大!俾路支问题不可不防!.搜狐财经.2024-01-23
巴基斯坦庆祝独立76周年.百家号.2024-01-23
Travel to Balochistan Peaceful Environment.俾路支省政府.2024-01-23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政府为开发旅游将建设四个海滩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卡拉奇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处.2024-01-23
Unveiling the Enigmatic Beauty of Balochistan: Pakistan’ s Treasured Province.俾路支省政府.2024-01-23
Pashtoon culture in Balochistan.俾路支省政府.2024-01-23
奎达——巴基斯坦西部的要塞.karachi.china.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