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

白领是英语white-collar的直译,指的是从事脑力劳动的职员。因其经济收入较高、劳动条件较好、工作时讲究穿戴,衣领洁白,故称白领或白领工人。如技术人员、律师、管理人员、医务人员、教学研究人员等。

“白领”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欧洲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后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于1951年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提出“白领”概念。自2003年以来,人才市场几乎每年都在增加新的白领工种,互联网、通信、行政人事管理、金融银行、装修物业5大类职业,在发展过程中催生出不少新的白领职位。

20世纪下半期以来,服务业逐渐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主体地位,白领雇员数量不断扩大,雇员的职业结构呈现日益“白领化”的趋势。这种“白领化”趋势是持续的,2011年的比例为61%。

职业概述

受过中等以上教育,从事政府工作、军队管理类工作、企事业经营管理类工作或者有专门的技术职业,且工作环境相对较好的工薪阶层的脑力劳动者。

历史沿革

“白领”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它的范围包括一切受雇于人而领取薪水的非体力劳动者,因而有“白领职工”之称。他们一般工作环境比较整洁,穿着整齐,衣领洁白,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事员、推销员、打字员、速记员、文书、会计、店员及教师、医生、律师、普通职员等。这些人的经济收入和工作条件较好。尽管如此,由于不掌握生产资料,他们仍处于受雇佣的地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白领总数超过蓝领,约占工人总数的60%-70%。白领阶层福利好、收入高、职位稳定,有令人羡慕的职业。

“白领”概念在1951年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提出,指的是受过良好教育、受雇于企业、政府、学校等各类机构,主要从事脑力工作的雇员。书中将“旧式中间阶层”和“新型中间阶层”两群体区分开来。认为旧式中间阶层由小业主组成,包括农民、店主、独立经营者等,该阶层的特点是拥有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并独立经营。而新型中间阶层由领薪水的白领职员构成,包括办公室的公务员、售货员和拿薪水的专职人员、经理。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向服务业转型,白领雇员的数量不断增加,职业结构呈现出日益“白领化”的趋势。这种变化引发了关于发达国家社会性质和阶级结构演变的讨论。一些学者认为,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其中专业和技术阶级在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这种变化使得阶级划分不再是资本家和无产者,而是知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

中国最早出现“白领”一词是在1987年《收获》杂志的“先锋文学特辑”上,“白领”用来形容在外企工作的职工,是受人羡慕的对象。在新时期的中国,“白领”已不单单指外企员工,一切坐办公室、不需要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都可以被称为白领,他们光鲜亮丽,是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2002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白领的解释为“西方社会对企业中不需做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的通称,又称白领阶层,蓝领的对称。他们一般工作条件比较整洁,穿着整齐,衣领洁白,故称白领。”

2013年5月,汇博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专家汪郸,依据2003年—2013年汇博人才网200万注册会员在求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解读了10年来重庆白领的变化。他认为,以前称得上白领的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事员、文员、会计、医生、律师等职业;现在,人才市场几乎每年都在增加新的白领工种,互联网、通信、行政人事管理、金融银行、装修物业5大类职业,在发展过程中催生出不少新的白领职位。

职业特点

职业分类

工薪阶层指依靠务工获取薪金收入的人员。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薪阶层的范围是企业里的务工人员、低层职业经理都属于工薪阶层。高级经理、临时性的农民工则不应划入此类。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管理者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协调者和监督者,广义的管理者包括经营者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者。

办公室人员处于单位的中枢位置,承担着调研、参谋、部署、协调、服务、督导等重要职责。

营销人员在所在岗位负责发现消费需求、产品定位、主导产品开发、价格策略与竞争、通路管理、推广、组织和营销岗位日常管理、营销战略规划和策略执行等系列工作。

相关作品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西方非马克思主义者主要是从阶级地位和阶级形成过程来研究白领的,根据马克斯·韦伯的三分法来划分阶层,即经济地位(财富、收入)、政治地位(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社会声望)来划分。主要形成了“新中间阶层”论、“服务阶级”论、“知识工人”论。其中,以赖特·米尔斯(C.Wright Mills)为代表的“新中间阶层”论较有代表性。1951年,米尔斯在《白领一-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将“旧式中间阶层”和“新型中间阶层”两群体区分开来。认为旧式中间阶层由小业主组成,包括农民、店主、独立经营者等,该阶层的特点是拥有自己的所有权并独立经营。而新型中间阶层由领薪水的白领职员构成,包括办公室的公务员、售货员和拿薪水的专职人员、经理。新型中间阶层不会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他们只是权力结构中的因变量,他们最终支持工人阶级还是支持资产阶级,取决于企业和劳工斗争的态度和结果。

《白领犯罪》

在萨瑟兰提出白领犯罪之前,人们通常所了解的以及官方所测量的是下层社会有着较高的犯罪率,上层社会的犯罪率则较低。按照这种理解,犯罪仅指诸如杀人、伤害、抢劫、盗窃、性侵犯以及在公共场所酗酒等普通刑事犯罪行为,交通违法行为不包括在内。将犯罪的原因也局限于社会或者个人的病理因素。被强调的社会病理因素,是贫困以及与之相关的住房破旧、缺乏有组织消遣、缺乏教育以及家庭生活解体等。被用来解释犯罪行为的个人病理因素,最初指各种生理异常,后来又指智力低下及情感异常。

萨瑟兰将白领犯罪界定为由具有体面身份和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在其职业活动中实施的犯罪行为。它不包括上层社会的许多其他犯罪行为,诸如杀人、酒精中毒或通奸等,因为这些不属于其职业或职务上的行为。此外,它也不包括富有的黑社会成员设置的骗局,因为他们不具有体面身份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萨瑟兰的白领犯罪定义为犯罪学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使社会对于这种隐蔽性较强的“精英”犯罪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未来发展

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在经济中的含量愈来愈大,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和主要的增长点,白领阶层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20世纪下半期以来,服务业逐渐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主体地位,白领雇员数量不断扩大,雇员的职业结构呈现日益“白领化”的趋势。奈斯比特曾指出,195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从事技术、管理和事务工作的白领工人数量超过了蓝领工人数量的现象,白领雇员成为份额最大的职业群体。从统计数据看,20世纪以来,这种“白领化”趋势是持续的,1900年至1970年,白领雇员占比从17.6%提升至46.7%,1970年至2000年的30年间,这一比例又从48.3%升至59.4%,之后仍在缓慢增加,2011年的比例为61%。

白领人士已逐渐意识到:20世纪的新社会是一个由受人雇佣的雇员组成的社会,他们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一部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群众职业结构的“白领化”,实际上是其阶级结构的又一轮“无产阶级化”,意味着一支“新型的无产阶级队伍”的形成,表面上“白领雇员”取代“蓝领雇员”成为工人阶级就业人群的多数,实际上是白领雇员在收入分配、财产占有和实际生活水平上日益“蓝领化”,日益与蓝领工人趋同。

面临的问题

健康问题

失眠是亚健康的重要指标,对白领人士的工作、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负能量”。白领平时工作紧张,经常加班熬夜,有的连续数日加班,有的熬夜至凌晨甚至通宵,这会让人体内的生物钟紊乱,失眠在所难免。

在一次“白领健康沙龙”中,对现场超过150名白领的抽样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白领存在压力过重现象,在觉得很累、健忘、感到身体酸痛、业余爱好越来越少、总是感到愤怒、早上很难起床等6项症状中出现了三个或三个以上。上海外服发布的《2019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汇集了2014年至2018年上海32.5万份职场白领人群体检数据。结果显示,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在高位基础上持续攀升,从2014年的94.6%上升至2018年的98.75%。

失业问题

从2012年底到2013年上半年,美国雅芳产品有限公司惠普、IBM等行业巨头都在削减员工数,国内行业巨头,如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也被传出以多种方式“变相裁员”。多位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外企和央企最近一两年内岗位需求都在持续下降,“白领失业”正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

2022年,美国新闻周刊》网站发表文章,援引了加利福尼亚州智库米尔肯学会首席经济学家威廉·李的观点称,美国经济正面临陷入衰退的可能,而在此背景下,美国年轻的白领阶层或将“首当其冲”遭遇失业危机。李表示,许多工作技术含量不高的白领工作者,将面临被应用程序或其他技术所取代的风险。但与此前的经济衰退相比不同的是,这次体力劳动者的情况似乎要好些,尤其是从事的工作如果面临非常高的用工需求,那就可以少些担忧。

就业问题

2023年7月1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智联招聘联合推出《AI大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潜在影响研究报告》,中国劳动力市场对人工智慧新技术适应性较弱,新技术对高影响指数劳动力存在更大替代风险,白领职业如销售业务、财务/审计/税务、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行政/后勤/文秘和客服等已开始受冲击。

另外,职场人对AI在未来一年和五年内影响其所从事工作也有不同看法。21.1%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AI不会对自己工作产生太大影响。时间周期拉长至未来五年,这一比例降至18.7%。而不论是未来一年还是未来五年,认为其从事工作将被AI替代的比例(近5成),都高于认为AI将促进其职业发展的比例(3成多)。

参考资料

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职业结构“白领化”的阶级实质.新浪财经.2023-11-24

专家解读10年来白领变化:5类职业杀入白领阶层.人民网.2024-01-01

孙寿涛|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职业结构“白领化”的阶级实质.网易.2023-12-07

晚安,打工人.百家号.2024-01-04

工薪阶层是哪些人.豆丁网.2023-12-13

管理者.中国知网.2023-12-13

办公室工作人员站位要高.中国知网.2023-12-13

销售岗位特点.豆丁网.2023-12-13

白领人士要“劝”自己早睡.新浪网.2023-12-18

白领不白.大河网.2023-12-25

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99%?这届年轻人的身体这么差吗?答案太扎心,教你如何看懂体检报告.搜狐.2024-01-01

新白领失业潮:结构失衡引发就业难.新浪微博.2024-01-04

中国公共招聘网.中国公共招聘网.2024-01-04

智联招聘发布报告:大模型冲击白领就业 财务、翻译、销售等20职业更易受影响.百家号.2024-01-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