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林村位于余姚市大隐镇西南7.5公里处,南临河姆村,西北界陆埠洪山的大坪地村。面积约9平方公里。
芝林概况
自然地理位置
芝林村位于大隐镇西南7.5公里处,东与本镇接壤,南临河姆村,西北界陆埠洪山的大坪地村。面积约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8亩,山里面积约16000亩,水域面积500余亩,全村473户,1656人。
芝林村坐落于四明山北端余脉的峻岭山中,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山峦连绵,山岙弯弯,植被丰富,竹木茂盛,溪流纵横,泉瀑淙淙。芝林村境域内以白岩溪为中轴,由西向东再转北,形成之字形,横贯全境。溪面宽阔,溪底平缓,泉潭连绵,飞瀑壮观,溪水清澈,常年不断,自然生态极好。幽谷、溪流、瀑布,景观诱人,有“浙东九寨沟县”之美誉。溪流中水生产品特色明显,有芝林独有的南风蛤,有风味奇特的黑蛳螺。溪流两边地势雄伟,夹溪蜿蜒,竹密林茂,黛色一片,是一处自然环境优雅,山水生态秀美的绿色世界。空气清新,阴离子含量高,有“天然氧吧”之称,是人民休闲、寻幽、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社会经济
芝林村虽属山区村落,但经济发展较早、较快、较好,故社会经济形势优越,全村人均收入五千元以上,是山区比较富裕的一个村落。经济收入中,农业主要以孟宗竹、林木为主,兼有茶叶等山林特产,工业有服装、五金、劳保用品、仪器仪表、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200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为三千万元。
历史人文
芝林村历史悠久,据传,芝林建村已有一千两百五十年左右,依据《孙氏家谱》记载,芝林村的先祖居住在长安城郊咽喉之地的孙家。孙家埭收所居住之百姓乃隋末唐初名医孙思邈的后裔,他们以“耕读行医”传家。后因安禄山起兵谋反,“安史之乱”使孙家埭饱受战乱之苦,村人纷纷外出避难。其中,有一孙姓郎中流落于古越之地,居住在河姆冯家。后因采草药进山,来到芝林,他见芝林山峦连绵,植被丰满,溪流泉瀑,流水潺潺,气候温和,土地湿润,盛产草药,地域隐蔽安全,风光秀丽旖旎,是极为难得的栖息之地。于是便携妻子儿女来此结庐筑棚,安身定居,成为芝林村得开山始祖,也就是芝林村孙氏家族的始祖。故而,《孙氏家谱》中亦有“先祖采芝入林”的记载。当时,芝林取名林,意为林木茂密。清代起改称芝林,这改名之因是因为当时修槠林庙的时,请慈城书法名家梅调鼎题写庙匾,梅先生入旧庙时见楹联上有“采芝入林”之句,便以为此芝此林即为村名,便提笔挥毫,写就“芝林庙”三字。后人也就约定俗成,开始称槠林为芝林,故有了如今的芝林村名。也有传说认为,这里气候适宜生长草药,盛产野生灵芝而得名。还有的说是因为横贯芝林村域的白岩溪呈之字形而得名。总之,芝林村村名是因为此处山水秀丽、物产丰富而得名,是一个有着厚重文化底蕴和秀丽自然景观的山乡古村落。
芝林村在解放前属东山乡,土改时为河姆乡。1956年2月撤区并乡时由河姆乡划归大隐。1958年公社化时,归属东山管理区,为第十五大队。1961年以后,一直隶属大隐乡(镇)。村民姓氏以孙姓为主,另有茅、徐、罗、王、毛等诸姓杂居。
据《孙氏家谱》记载,现芝林村域原无居民居住,自唐朝天宝,慈城镇有一户姓孙的郎中迁居到河姆渡冯家。一日,为挖草药进山,寻得芝林这处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而且盛产野生灵芝,草药遍地,便分出一支人来此定居。孙氏居民经过十几代的繁衍生息,成了现芝林村中最大的一个姓氏居民。这期间,先后有茅姓、毛氏、罗氏、王氏等不同姓氏的居民陆续从外地迁来定居,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山区村落。
芝林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境内有远近闻名的白岩寺,该寺坐落在芝林村西四公里的白岩山麓。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宋乾德四年(966)置,原作教院,天圣中赐额,礼部尚书高衡孙请为功德院,爱新觉罗·颙琰四年重修。”境内另有一寺,名曰“香积寺”,位于芝林岭岗间,旧称“香积庵”,僧心目建。该寺气势宏伟,建筑样式独特。清咸丰年间,芝林人孙美皋曾出资重修。于同治八年重修。现尚存禅房三间。
另有槠林庙,俗称芝林庙。位于芝林村东首,祀奉唐御史中丞赠扬州市大都督张巡。在芝林,有宋代礼部尚书高衡孙墓,有白岩寺开山方丈古墓。
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年代,芝林村为革命作出过血肉的贡献,是浙东根据地主要活动场所,有名的抗日村。1940年,为 应付日伪对宁波市地区的经济、文化用品的封锁,由开明绅士李卫初先生出资,选择地形隐蔽、又有群众基础和生产条件的芝林创办了芝林造纸厂,生产浙东抗日战争所需的纸张,一直到1945年部队奉命北撤为止,为浙东的抗日斗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芝林村因地处隐蔽的山峦之中,慈南办事处领导同志经常住在芝林村指导工作。村中也曾隐蔽过数以万斤计的军粮,为争夺军粮而展开过激烈的战斗。同时还涌现出像名兵队长茅洪雪、运输队长孙本良等英勇战士,也涌现出如孙金和及罗爱菊大妈等模范人物。
芝林村由来
芝林村位于大隐镇西南方,是一处山峦连绵、植被丰满、土地湿润、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的山村。
芝林村以孙姓为主,另有茅、徐、罗、王、毛等诸姓杂居。据传,在唐朝以前,芝林村这个地方原无人烟居住。唐天宝“安史之乱”后,有一孙姓的草药郎中由河姆渡遗址进山来采草药,发现此处有不少的野生灵芝等所需的各种药材。而且这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又极适宜草药生长,故举家迁徙,结庐筑棚,定居于此。当时取名叫槠林,成为槠林(芝林)村孙氏始祖。因孙氏郎中进山采草药而发现此处,故在孙氏家谱中亦有“采芝入林”的记载。此处所载芝字,并非字义中的单指灵芝,而是泛指草药,芝林村名也就由此而得。
那么,芝林村孙氏始祖的原籍何处,又因何来此采药的呢?据传,隋末唐初的名医孙思邈是芝林孙氏族人的先祖,祖居陕西长安(今西安市)郊外的孙家埭村。他精通医道,医术高明,人称药王(今孙家埭还祀有安国药王庙)。故孙家埭孙思邈的后裔多为悬壶济世的郎中,他们外出行医,行迹遍及全国。
李隆基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在范阳起兵谋反,次年攻克洛阳市、破潼关县。叛军一路烧杀抢掠,所到之处,皆遭劫难。不久,叛军直逼京师长安。当时玄宗忽闻朝报,惊恐万分,方寸大乱。他来不及处理朝政,连太子李亨都来不及联络,就携杨贵妃及近身随臣和护卫数十人仓皇出逃,一路西进南下,直向蜀地奔去。
天子弃城而逃,京师一片大乱,军心浮动,失去抵抗能力。安禄山率叛军西进,一路杀来,如入无人之境。孙家埭地处长安城郊,是进出长安的咽喉要地。村中百姓闻听叛军一路掳杀,早已四出外逃,只留下妇孺老幼。叛军进攻长安,孙家埭遭到叛军的践踏,奸淫烧杀,孙家埭火光四起,一片狼藉。不久,长安城攻陷。安禄山放纵手下将士大索三天,百无禁忌。一些胡人兵将一听,兽性大发。他们魔爪四伸,如狼似虎,整个长安城内外无有一片净土。孙家埭村再次遭受叛军的暴虐,城堡化成一片废墟。逃亡在外的孙氏族人听闻此讯,怎敢再回孙家埭,只得流落在外,浪迹天涯,以行医为业,暂度时日。
天宝十五年(756),太子李亨在灵武市被众将臣拥立为帝,史称肃宗,号至德。肃宗即位后,第一件事便是征讨叛贼。他封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领军出征。郭子仪率众唐军,东荡西扫,南征北战,终将安禄山叛军击溃,败出长安落荒而去。至此,长安收复,李隆基回京。因郭子仪有重兴唐室天下之盖世奇功,被封为汾阳王。作为异性被封为王,这在李唐天朝是少有的一种殊荣,可见郭子仪功勋之卓著。
“安史之乱”虽然暂告平息,但此后的大唐天下,一直不曾有过太平日子,先有安禄山及史思明残部的不断骚扰,后又有万平、吐蕃掀动干戈,起兵伐唐,再有周怀恩联络回纥汗国等蕃国起事反唐。从天宝十四年起,历经肃宗、李豫等帝,先后二十余年,兵祸连绵,战事不断,百姓苦不堪言。位于长安城郊的孙家埭经历战事沧桑,已被夷为平地,流落在外的孙家埭孙氏族人便断了返乡的念头,他们都在异乡客地寻觅落脚之地。芝林孙氏始祖就是在那时来到芝林采药而结庐筑棚落脚建村的。自孙氏定居以后,又陆续有茅姓、徐氏、王氏、罗氏、毛氏等诸姓迁来定居,逐渐形成芝林村较大的规模。由此推算,芝林村自孙氏始祖定居至今,已有近一千三百年得历史了,说其是千年古村实不为过。
交通线路
公交出行线路
宁波市市区的在水一方乘坐631可以到朱敏。然后朱敏徒步到芝林,或者乘坐当地人的小型运营车到芝林。
请注意区分 631-1路大雷线 和361路是有一些区别的。
也可以市区乘坐108或者630到横街镇,然后转车631或者615。
公交631爱中线路。途经站点:
朱敏、爱中、洞山、上半山、下半山、山、上阵、上阵加油站、盛家、溪下、观前、东海集团、风林、横街菜场、虹桥头、解 放桥东、春山路口、上冯、下冯、万众村、集仕港中学、集仕港医院、集仕西路、集仕港菜场、祝家桥、集兴路、平安鸟雨衣、下车任、集仕港交管站、卖面桥村、卖面桥、金氏实业、古庵村、华升草艺、阳光路、宋家漕、望春工业区、信谊新村、望春新村、中山立交桥、丽园北路、在水一方
运行时间:(5月、10月) 爱中、西站:5:35、16:30 西站、爱中:6:00、17:30 (11月、4月) 爱中、西站:5:30、16:30 西站、爱中:6:25、17:30
[631路爱中线路] 价格:空调3/2元 适用IC卡:A卡、B、C、D、E、F的电子钱包、T卡、高龄老人卡 备注:东方巴士
公交 630路
在水一方、汽车西站、中山立交桥、望春新村、信谊新村、望春工业区、宋家漕、阳光路、华升草艺、古庵村、金氏实业、卖面桥、集仕港交管站、下车任、平安鸟雨衣、集兴路、祝家桥、集仕港菜场、集仕西路、集仕港医院、集仕港中学、万众村、下冯、上冯、春山路口、虹桥头、横街菜场、横街镇政府、横街镇
公交 615 路
横街 虹桥头 横街菜场 新雷庄 溪下新村 东海集团 观前 溪下 盛家 上陈加油站 上陈 皎山 半山 同山 爱中 朱敏
运行时间 (1月、12月) 横街、朱敏:5:25、17:30 朱敏、横街:5:45、17:50
价格 2元 适用IC卡 A卡、B、C、D、E、F的电子钱包、T卡、高龄老人卡
公交 108 路中途停靠站点
州日报社 宁波大厦 朱雀小区 丹凤新村 宋诏桥小区 麦德龙 卷烟厂仓库 鄞州区交通勘测设计所 三星集团 浙江万里学院西校区 浙江医药学院 鄞州交警大队 华茂外国语学校 鄞州区新政府汪董村 钟公庙菜场 钟公庙 天马会展中心 雅戈尔国际服装城 石 雅渡新村 洪渡新村 宁小恒力混凝土有限公司 后仓村 古林工业区 布政葑水港村 杉杉工业园 鹅巾曲村 俞家 古林夏家 郭夏村 青垫 朱都墩村徐王村横街镇政府 横街菜场 横街东海集团
运行时间 (5月、10月) 甬港新村、横街(6:00、18:20)、横街、甬港新村(5:40、18:00) (11月、4月) 甬港新村、横街(6:00、18:05)、横街、甬港新村(5:50、17:40)
价格: 2元 适用IC卡 A卡、B、C、D、E、F的电子钱包、T卡、高龄老人卡 备注:城乡公交
公交 613 路 612路 611路
大隐镇到芝林的余姚公交。班次较少。
自驾车建议路线
新手有GPS导航的话可以带上)
路线1,鄞县大道--横街--上陈---爱中隧道--接胜--芝林。到接胜的3路口不要左转弯,再下山几公里,出了鄞州界后的3路口要左转弯。
路线2,天一家园---望春---集士港--横街---爱中--芝林。
中山西路立交桥过去之后 第一个路口左拐,走望童路。直到杭甬高速相交后,靠左,到集士港。然后到横街,一直走,到上陈地方路口靠右边走。然后很快就到一个叫“爱中”的地方了。
路线3,天一家园---高桥大隐----芝林。
路线4,杭甬高速大隐镇出口---大隐---芝林。
详细信息
上
第一次听到芝林这个名字的时候,应该还是小学两年级的学生,堂兄家柱的老婆是芝林人,于是芝林便进入了我的印象中。
我的家在宋岙村岙底的汽车站大道地旁,据说整个岙底的风水都汇聚到了我家这个位置,不知道是真是假,我也没有去深入了解过。在我家的对面有两间老汽车站房,一间用来停车,另一间用来住司机,不过,自从不通大客车以后,这两间房子便闲置起来。村里有想法把此两间房子转让出去,也可以给村里的财政扶持一把,我家于是购买了右边一间,家柱买了左边一家。家柱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是相当地精明,房子不仅用来夫妻两人居住,还办起来小店,记得是一块松树木板上写了“宋岙代销店”五个字就开始营业了。而右边的那间房,我们家却是用来堆放柴火,依稀还记得屋子最里面的土灶台,是一个锅的样式,显然与普通人家两个锅的样式各异,看来是司机师傅自己做饭的所在,不过我也记不清到底是谁做饭的。
家柱排行老二,我叫他家柱哥,叫他老婆嫂嫂。他们的结婚典礼是在香火独根大伯的排屋里面举行的,我们称呼人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就是在正式称呼前冠上他所住的地方,地名可以是屋子的位置,可以是村庄,当然也可以是镇、县、市,香火独根大伯的意思无非就是大伯住的地方曾是方家某一房独苗成家的住址。一户人家除了婚房是父母帮自己准备的之外,在自己的孩子长到十岁左右,就要根据男孩子的多少来决定新造什么样的房子,比如家柱家有三个兄弟两个姐妹,那么就要考虑为将来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娶老婆预留房子。婚礼进行的很热闹,也是我记忆最深的几次婚礼之一,用线钓着的苹果让新婚夫妻咬来咬去,看得我们这些小孩子都笑得合不拢嘴。
宋岙村的岙底原来是没有小店的,我们一般都要去中央村小店买东西,小学的位置也在中央村。上小学的时候,我起的一般都很赶,要是早饭爸妈还没有给自己准备,就会跑去敲家柱家小店的门,由于是新婚夫妻一般都起得比较晚,而我总是让他们的梦乡消失掉,只听到他说马上就好穿着内裤就来开门。其实我要的东西不多,每次光顾也没有什么新意,要么是饼干二两,要么是五仁糕一块,消费不了多少钱,2毛到2毛五左右。不过,当时的家柱哥是个比较照顾我的人,并没有埋怨过这样的事情,奇怪的是,似乎在我的印象中嫂子也没有责备过我,这或许是出于我们是同一个姜子牙的缘故,至少到如今位置我还没有改变这个看法。爷爷辈当中共有五个兄弟,其中三个都英年早逝了,只剩下我爷爷与家柱的爷爷两兄弟,所以感觉总是会被某种特别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尽管如今十年多未层走动,见了面还是有自家人的感觉。
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从蒋岙村调进来一位年轻的蒋老师,男的。长得不高,人有点黑,不过似乎挺结实的,这个新来的老师打乱了我的学习习惯,成绩直线下滑。起初一年级的时候,我的功课要是数学97分的话就会认为是有问题了,蒋老师的到来把我叫做跳楼王,意思是说可以跳级的,经常叫我去一楼的乒乓球室陪他打球。我们的小学,是两层的水泥楼房,在当时是全村最好的房子了,二楼两间大教室,一楼是运动室与办公室,办公室其实是和外地调来的老师的卧室合用一大间的,中间用砖墙隔开来。蒋老师比较喜欢在课后喝点什么,但是有没什么钱,工资没发当然没有钱,于是叫我去家柱哥家赊账,自己又不敢亲自去。我当时还小,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却赊了出来,蒋老师拿到东西以后还会分一点给我吃,不过我倒是不太清楚这个赊账后来他是不是还上了。实际上,我觉得是不用怀疑这个事情的,要是没还上,应该会让我知道的吧,他们双方都是。
家柱哥是个头脑很活络的人,结婚前是做竹椅子的,结婚了开了个小店,顺便又学起了养鸽子,接着还开起了三卡,就是三个轮子的载人车,也正是开三卡的缘故,他们搬到陆埠镇上以后陆埠人都会叫他三卡阿柱。嫂嫂有个外甥,忘了叫啥名,好像也是芝林人,有一年暑假是在宋岙度过的。他经常唱一句“一阵恼人的秋风。。。”,我不知道是什么歌,无疑中听到了也会跟着学,如今五音不全,我想大多是跟着村里比我大的孩子哼有关系。我身边岙底的男孩子,要么比我大一岁两岁,要么打三五岁,也就是说,我一直都是跟着比我大的孩子长大的,这样心智方面自然而然会跳到比现实年龄大的阶段,读书写字也是这样。嫂嫂的外甥来到宋岙以后,是帮忙看小店作为主要任务的,不过其间也会跟着我们去水库游泳,还有便是一起搓麻将。
下
芝林在我念初中的时候还是归属于陆埠镇区管辖的,其所在的大隐乡中要参加中考也需要到陆埠来。原来陆埠豆酥糖与大隐石板是一伙的,前者出如今过年的送礼包中,后者出如今坟前的墓碑中,只不在过如今陆埠与大隐都是平级的镇,关系又有所不同。在浙东四明山地区,最适合旅游的地方就是原来的陆埠区,也就是如今的陆埠镇与大隐镇,陆埠镇的旅游路线涉及古镇陆埠的老街、钟山堰、陆埠水库库景、袁阁老故居与墓地、古村宋岙,大隐镇则把新建的天下玉苑和芝林捆绑在一起,相比之外,天下玉苑不如芝林,当然大隐是远不及陆埠的。话虽这么说,陆埠镇的旅游开发一点都不在心,也无怪乎大隐要走得前面,若陆埠旅游醒来,那应该不是同一当量级的水准。
初三的时候,转来一位借读的男生,叫孙天洲,芝林人,这次机缘终于让我有机会探访了久仰的芝林村。我们的初中,原本是在磨石坑的,在我初中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搬到下面的黄土岭村与磨石坑交界的位置来了,靠马路边操场的很多泥土我记得还是我们班主任领导我们一起挖的呢。光从房子与教室的质量来看,此次搬学校是有所提高的,至少黑板从水泥进阶到了毛玻璃,操场从只有篮球场大小换成两个篮球场大小,对于学生锻炼也有所帮助,围着篮球场的一圈成了跑道,好像跑1000米还是要跑7圈多。不过个人感觉,光从房子的安全角度来看,新学校是不及老学校的,磨石坑的老学校在山腰以下的位置,新学校在一条大溪边,每当台风来临的季节,大雨积起来的溪水大的都冲垮了另一边的靠溪梯田,我们在教室的三楼栏杆往外看着这一幕的发生,实在是即壮观又惊怵。学校的年级与教室安排都蛮有意思,一二三年级分别对应一二三楼,左是1班右是2班,又是学校小,没有3班的设置,在磨石坑的时候还是甲班已班,到新校舍后就完全变了养。我刚进入初中分到的是甲班,当时还是以为甲是甲等,甲班都是比乙班成绩好的呢。
初三中考的时候,我在陆埠参加中考,孙天洲以大隐乡中学生也参加了,还彼此照了面。此次中考记忆让人刻骨铭心,我和好友蒋荣辉同住在陆埠旅馆的一间,以前的旅馆,都是很多人一间的,不过由于中考的缘故加上习惯了原先多人宿舍的经历,对这个也并不是太在乎。荣辉他从家里带了一盒双宝素,我们又从街上买来一只烤鸭,晚上的时候我吃了半只烤鸭和两小瓶的双宝素,结果第二天上午第一场考试语文才考到1小时我就流鼻血了,刚滴到卷子上的时候我还是没太在意,结果越流越多,此时我也心急,作文还没写呢。监考老师很负责,叫人叫来了我的班主任付福才老师,让我临时擦了擦反复鼻出血,头向上仰着不让血流出来,不过总感觉喉咙咕咚咕咚咽下很多东西。后来实在不行,作文也是匆匆完成提前交了卷到水龙头边休息,弄了弄鼻血,等考试结束,我的同学与版主任把我送到了陆埠卫生院。医生听了我昨晚吃的东西说是吃得太补,以后要注意。
中考以后就再也没有孙天洲的消息了。那年中考后的暑假,我一个人特地骑着自行车去芝林找,他家门开着,不过没有人,邻居说可能上山去了,也没有电话,等了许久没碰上头我就回来了。那时知道芝林有个小水库,也不觉得漂亮,毕竟陆埠水库看多了,对于其他水库景色有点审美疲劳。很多年过去了,听说芝林造大水库要搬,最后也没见搬,最几月听说搞旅游,似乎大隐镇还挺在意这个事情,有机会的话我确实要去看看,既然叫浙东小九寨,应该有点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