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是2002年7月1日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唐贤兴。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1648-1945年以来近现代国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为线索,把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演变划分为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维也纳体系、俾斯麦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两极体系和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等几个阶段史论结合,对每个体系的基本内容、本质特征、主要矛盾、大国关系的变化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力量的分化组合等进行了剖析本书的叙述和分析详略得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逻辑连贯,在已有的国际关系史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国际关系史中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和评价
本书适宜于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政治、政治学、外交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国际关系史教材
作者简介
唐贤兴,1968年3月生,浙江州人1989年获中山大学历史学学士1993年和1997年获得复旦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兼复旦大学俄罗斯与东欧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目前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俄罗斯问题与中俄关系、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近现代中国对外关系史、国际法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著作有《寻求秩序、安全与民主:俄罗斯转型问题研究》(主编,2002年出版),在《政治学研究》、《文史哲》、《欧洲》、《俄罗斯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二、“三十年战争“
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
一、欧洲国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态度
二、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
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1660—1688)
第三节 法国争夺大陆霸权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
一、《比利牛斯条约》
二、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
三、奥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