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角石(拉丁学名:Cameroceras)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头足纲房角石属生物,生活在奥陶纪中期的海洋中。
房角石生活在一个长直的外壳中,其体长最大可达11米,使其成为古生代最巨大的海洋生物之一。房角石整个头部可能近2米,触须约1米,有八条触须,和现代的十腕总目很像,但不同于乌贼的是房角石的触须表面是没有吸盘的。房角石为推动自身能在海中自由移动,在头部进化出了一个肉质椎管,体内的海水可以通过这些肉质椎管喷出,以此产生的巨大压力就能推动其身体反向前进。此外,房角石是古生代时期体型最大的海洋掠食性物种之一,其通过触须表面的凹槽死死缠住猎物,利用触角将猎物拖向其喙,然后用喙破坏甲壳亚门,之后进入其内部取食内脏。
分类
截至2025年6月,房角石已发现的种类有16种,主要种类有Cameroceras alternatum、Cameroceras hennepini、Cameroceras inaequabile、Cameroceras trentonense等。
形态特征
房角石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头足纲软体动物门,是内角石类中的一员。从房角石残骸化石可以判断出,其体长最大可达惊人的11米,使其成为古生代最巨大的海洋生物之一,整个头部可能近2米,触须约1米。它的身躯也让房角石成为生活在海底的巨大掠食者。它的外形有些像乌贼,生活在一个长直的外壳中,房角石与现代依然存活的鹦鹉螺科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房角石壳体小,其体管具有灰质壁,因而常常只有体管被保存为化石。
分布
房角石主要生存于奥陶纪时期海洋中,奥陶纪晚期的世界,大陆多位于南部,形成冈瓦纳超大陆,海洋位于北侧。奥陶纪末期时,冰川吞没了冈瓦纳,地球急剧冷却,使热带和中纬度地区变冷。地平线暴跌数百英尺。这摧毁了大片温暖的浅水栖息地,而这些栖息地生活着许多海洋生物。房角石也在这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消失了。
生活习性
捕食
房角石是古生代时期体型最大的海洋掠食性物种之一,它们善于在海水中寻觅食物,并伏击猎物。房角石为推动自身能在海中自由移动,在它们的头部位置处进化出了一个强大的肉质椎管。通过挤压腔体内的海水可以通过这些肉质椎管喷出,以此产生的巨大压力就能推动其身体反向前进,而这种前进方式其实就是现代喷气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除了喷射的强度以外,房角石的肉质椎管非常的灵活,可以随意的调整喷射的角度让它在海中朝任意方向移动。
房角石有八条触须,和现代的十腕总目很像,但不同于乌贼的是房角石的触须表面是没有吸盘的,房角石通过触须表面的凹槽死死缠住猎物。在房角石的脸部中心,有一些十分锋利的似鹦鹉喙的触角,这是它们用来刺穿如巨型羽翅鲎等具有坚硬外壳的猎物的工具。与现今的鱿鱼和乌贼相比,房角石的触角在长度比例上没有太大差异,但是更为锋利,且向内弯曲。房角石的主要武器是它的喙,它可以利用触角将猎物拖向其喙,然后用喙破坏甲壳亚门,之后进入其内部取食内脏。
水中活动
房角石的外壳具有许多用于填充水或空气的气室,它们通过调节这些空腔内的填充比例来控制它在水中的升降。
参考资料
线上小课堂 | 奥陶纪的恐怖掠食者——房角石.浙江自然博物院.2025-06-25
Cameroceras ✝ .mindat.org.2025-06-27
海洋科普(1362)| 奇异的远古水生动物.微信公众平台.2025-06-25
WMSDB - Worldwide Mollusc Species DataBase .conchology.be.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