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花(学名:芒毛苣苔属 pulcher(Blume)G.Don),又名翠锦口红花,花萼红褐色,具光泽,口红花为附生性常绿蔓生草本;叶对生,卵形,革质稍肉质,全缘,叶面浓绿,背浅绿,中脉明显,侧脉隐现;花腋生或顶生成簇,花冠筒状,红色至红橙色(形似口红),花萼黑紫色被绒毛;花期在春夏季。口红花原产爪哇、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
由于口红花植株蔓生,枝条下垂,长可达30—100cm,故常栽植于悬篮中作为垂吊植物。口红花选取插繁殖,生长期均可进行。喜温暖、湿润及半日照环境,耐热、不耐寒。口红花平时很少有病虫害,夏季天气湿热,易患炭炭疽病,需适量施用钙肥,顶芽坏死现象即会消失。
特别适合作为附生花卉配置于观光温室。适合悬挂于阳台、室内距光源1米处;也可种植于热带花园林缘、水景边丛植。
命名
腋生或顶生成簇,花冠红色至红橙色,如同口红一般。故称为“口红花”。
形态特征
附生性常绿蔓生草本;叶对生,卵形,革质稍肉质,全缘,叶面浓绿,背浅绿,中脉明显,侧脉隐现;花腋生或顶生成簇,花冠筒状,红色至红橙色(形似口红),花萼黑紫色被绒毛。
生长习性
口红花喜温暖多湿(空气潮湿),生长适宜温度20~28℃,不耐寒,冬季需在12~15℃以上室内避冬。较耐阴,冬季只需2~3小时全日照即能满足光照要求,夏季需遮去50%~60%的阳光,春秋半阴生长良好,忌烈日直射。花期在春夏季。
分布范围
口红花原产爪哇、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中国各地多盆栽观赏。
栽培管理
家庭栽培以扦插为主,春、夏、秋季均可进行。剪取10~15厘米带4个茎节的顶梢,去除下部叶片,插于沙盆或珍珠岩中,保湿养护,室温下20~30天生根。以泥炭为主,掺椰壳、树皮等疏松材料为盆土;也用蛇木屑、泥炭土、沙按3:1:1比例混合,或70%蛇木屑加30%水苔,或腐叶土与蛇木屑混合配制。培养土每2~3年需换盆土或分栽1次。
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冬季控水;夏季遮阳避强光,喷水保湿;冬季室内养护;生长期每2周施稀释液肥,基肥可用蹄角片、碎骨块;生长期摘心促分枝,花后剪残茎促新枝。夏季湿热易发炭疽病,缺钙易致顶芽坏死,需补钙肥。
生长期每月施1次液肥,忌偏施氮肥。花后重剪枝条促发新梢,枝梢生长初期可摘心促进侧枝多发。浇水需根据温度调节,温度低少浇,温度高多浇,低于12℃基本不浇。长期低于5℃可能冻死。夏季需勤喷水雾,春秋季适量浇水。注意防治蚜虫危害幼叶,可埋施吡虫啉预防。夏季高温通风不良易患炭疽病,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防治。
观赏价值
观花型附生小灌木。特别适合作为附生花卉配置于观光温室。适合悬挂于阳台、室内距光源1米处;也可种植于热带花园林缘、水景边丛植。口红花也具空气净化能力,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参考资料
酷似美人红妆的口红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2025-05-14
口红花Aeschynanthuspulcher.植物智.2024-07-25
Aeschynanthus Pulcher | Aeschynanthus | Gesneriaceae.succulenthelp.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