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水,又名濉河,中国古代著名河流,《水经注》有载。 睢水是古代流经黄淮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陈梦家在甲骨文研究专著《殷墟卜辞综述》中考证,甲骨文有多处睢水的记载,商王帝辛征伐东夷就是沿着睢水行进的。睢水在经典史书《战国策》《左传》《史记》《汉书》中均有记载。史学家论证睢水流域是先商文明的发源地,帝喾高辛氏、东夷玄鸟氏、燧人氏等均为睢水沿岸的土著居民。睢字的起源与鸟字有关,睢水所流经的区域皆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民族。
睢水故道始自今开封市陈留镇浪荡渠。其东流经杞县北、睢县北,宁陵县南、商丘睢阳区北,虞城县南、夏邑县、永城市北,安徽濉溪县南,埇桥区、灵璧县、江苏睢宁县北,至宿迁南最后流入淮河。《水经注》记载,睢水向东流经城北,此乃商汤所都。东周战国末年,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兴修鸿沟,串联睢水。隋朝隋炀帝修通济渠,以开封陈留镇到商丘虞城县谷熟镇段的睢水河道为通济渠的西段。1194年黄河夺泗,1622年、1629年,黄河决溢,睢水故道遂湮。
《睢州志,山川篇》云:“川有睢水,首受浚仪莨荡渠,至此始大,东经取虑县入泗。州之得名以此。韩信雍睢水,盖其下流,涣水西来注之。”
历史沿革
东周战国末年,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兴修鸿沟,串联睢水。
隋朝开通周济渠,以开封陈留镇到虞城县谷熟镇段的睢水河道为通济渠的西段。金元以后黄河南灌,故道日湮。至清代河南省境内已悉成平陆县,下游自灵璧县以下渐次南移;乾隆中自今濉溪县以下疏为三股,自灵璧浍塘沟以下导向东南至今泗洪县境由老汴河入洪泽湖,遂成今日濉河河道。
1194年黄河夺泗后,1622年、1629年,黄河决溢,睢水故道遂湮。
文献记载
《水经》曰:睢水,东睢阳县,又东过相县南,当萧县南,入于淮。又曰:睢水,又东经睢阳县故城南,积而为蓬洪泽也。
《水经注》曰:“睢水又东迳高乡亭北,又东迳亳城北,南亳也,即汤所都矣。睢水又东迳睢阳县故城南,姬发封微子于宋以嗣殷后,为宋都也。”
《九州要记》云:睢阳水在宋城西。又云:涣水经新城南,又东南合明沟水。
参考资料
商丘黄河故道在黄河文化中的价值.光明网.2023-12-21
永城古睢水故道寻踪.新闻.2024-03-08
史海钩沉:睢水?你不要说不知道哦.百家号.2024-03-08
睢州与睢水.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