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荆芥

绒毛穗花荆芥学名:Nepeta kokanica Regel),为唇形科荆芥属下的一个种。

形态特征

多年生多茎植物,全体因密被毛茸而呈浅灰色或白色;根粗达4厘米,暗褐色,扭曲,极多分义,顶部过渡成根状茎;根茎有多数藏于砾石内的木质化的残余茎基部,根茎及茎基部均被鳞片状叶覆盖。

茎高10-40厘米,大多数高20-30厘米,纤细,上升或直立,在全长上均有分枝,多少密被绒毛状短柔毛,在节上尤其是在花序下面往往被疏松的白色交织的绒毛,分枝多数短小,发育不充分,有时发育而顶部具花序。

叶稍厚,两面密被绒毛,茎生叶长宽5-15厘米,圆形或菱状卵形,稀近肾形,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自基部以上具牙齿或圆齿,均具柄,柄长为叶片长的2/3-2/7,侧枝上的叶较小,通常较狭。头状花序顶生,长1.7-3.5厘米,直径2.5-3.5厘米,稀下部具1远离的轮伞花序;苞片与茎叶相似,但较小,常较狭,苞片比萼短,狭线形,与萼外满布小头状腺体,边缘因被细长具5-18(有时达28)节交错的单毛而呈密流苏状,通常毛不分枝,稀个别的具1-2个发育不良的具1节的分枝。

花萼长6-7.5毫米,具极斜的喉,多少染为紫色,齿狭三角形或筒状披针形,通常自中部较狭成狭的近锥形短尖头,近等长,后齿为萼筒长2/3-1/2。花冠蓝色,长15-18毫米,外微被短柔毛及腺毛,冠筒超出萼2-2.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2.7-3.25毫米,先端深裂至1/3而成钝的倒卵形裂片,下唇3裂,中裂片长3.8-4.5毫米,宽6-6.5毫米,先端具宽的凹缺,侧裂片长1毫米,宽3毫米,近半圆形。小坚果暗褐色,基部略狭,黑三棱形,长2-2.3毫米,宽1-1.8毫米。花期7-9月,果期8月以后。

分布范围

绒毛荆芥分布于新疆南部;苏联也有。模式标本采自苏联。

生长环境

绒毛荆芥生长于高山砾石滩上或岩石缝中。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