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锯鳐

普通锯(食虫类:Pristis pristis),英文名为Common sawfish、Largetooth sawfish等,是锯鳐科锯鳐属鱼类。普通锯鳐平均体长为3米,体重可达500~700千克左右。普通锯鳐的头部腹侧扁平,有一个狭长平扁的鱼吻,呈剑状突出。鱼吻两侧均匀排列着坚硬的吻齿,每侧约14~24颗。海水中的普通锯鳐的背面为深灰色或者褐色,而淡水中的普通锯鳐背面呈浅灰色,它们的腹部都为白色。

普通锯鳐主要分布于西大西洋、东太平洋、东大西洋和印度-西太平洋,它们生活在全球各大洋的热带亚热带的0~60米深的水域中,海湾、河口、潟湖的泥泞和沙质底部都是它们的栖息地。普通锯鳐生长缓慢,通常在9岁达到性成熟期,世代间隔的平均时间为22.5年。

普通锯鳐的鱼鳍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的鱼翅。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的消失,普通锯鳐的种群数量大幅度降低。在2022年2月2日,普通锯鳐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极危(CR)。2023年,包括普通锯鳐在内的锯鳐科所有种(Pristidae spp.)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

分类学

锯鳐是一种古老的具有独特的分类谱系的动物。人们曾经发现过5600万年前始新世的锯鳐化石,Latham(1794)是第一个试图对锯鳐种类作出准确描述和识别的人。

曾经普通锯鳐被认为是一个复合种,其中小齿锯鳐(Pristis microdon)、大齿锯鳐(Pristis perotteti)、普通锯鳐都属于普通锯鳐类群。除此以外,普通锯鳐种也被认为是在西非和地中海地区的极度濒危的物种以及环热带大齿锯鳐。并且过去人们虽然无法区分大西洋或大西洋-东太平洋和印度-西太平洋或印度-太平洋中生活的锯鳐科区别,但仍把它们根据地域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物种。

在近几年根据相关研究,人们发现所有不同地区所发现的锯鳐标本都有一个由宽变窄的吻部,第一背鳍的生长部位都相同,并且都有一个小而明显的尾鳍下叶。根据进一步研究对比,人们还发现来自大西洋、印度-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的锯鳐标本上没有地理差异。如今,人们认为小齿锯鳐、大齿锯鳐以及普通锯鳐是相同的物种,普通锯鳐不再是一个复合种。除此以外,根据普通锯鳐的生活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地理位置之间普通锯鳐锯鳐种群相对独立,基因交流少或几乎没有,人们将其分为4个不同的亚群:西大西洋、东大西洋、东太平洋和印度-西太平洋。

形态特征

普通锯鳐全长通常约为3米,最长可达到7米左右,体重约为500~600千克

普通锯鳐的头部腹侧扁平,眼睛位于背侧,而口和鳃则位于下方。普通锯鳐科的鱼吻狭长而扁平,长度约为体全长的三分之一,呈剑状突出,像一把锯子一样,因此得名为“锯鳐”,这是其最显著的特征。鱼吻边缘两侧均匀排列着坚硬的吻齿,每根吻齿长约4厘米,宽约1.5厘米,这些吻齿嵌入坚硬的软骨深处。

在海水中捕获的普通锯鳐通常背面为深灰色或者棕色,腹部为白色。而淡水中的锯鳐背面则为浅灰色,并在其背部、第二背鳍、下侧、腹鳍以及尾鳍周围呈现红色,在第一背鳍处可能呈现淡黄色,后部尖端略带红色。

普通锯鳐的颊齿向前弯曲,这些牙齿边缘钝而锋利,比栉齿锯鳐(Pristis pectinata)的牙齿大,在下颌处有12排功能性的牙齿。普通锯鳐的牙齿数量会随着自身身体逐渐成熟而增加,刚出生的普通锯鳐大约有70颗牙齿,而体型较大的普通锯鳐约有80~90颗牙齿。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普通锯鳐生活在全球各大洋的热带亚热带水域,主要位于西大西洋、东太平洋、东大西洋和印度-西太平洋。

栖息环境

普通锯鳐主要生活在0~60米深的水域中。它们是一种广盐性的暖水性底栖鱼类,能在不同盐分的环境中存活,所以普通锯鳐可以在海湾、河口和潟湖的泥泞和沙质底部发现。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普通锯鳐的食物包含多种鱼类,也可进食一些软体动物门甲壳亚门,如螃蟹和虾等。它们用鱼吻划过鱼群,从一边到另一边摆动,使吻齿刺穿并击晕猎物。同时,它们的吻部包含电感觉器官,可以感觉到其他动物产生的微弱电量,以帮助锯鳐科识别猎物是否在附近。

普通锯鳐主要在黄昏和夜间在水中长时间的活跃游泳来觅食,在夜间浅水中,小型鱼类和幼鱼的数量大大增加,且它们的逃生路线更少,这大大提高了普通锯鳐的觅食效率。

运动习性

普通锯鳐的运动倾向于与水流运动保持同步,所以它们的运动受到潮汐的强烈影响。它们在落潮时休息,在涨潮时随着潮流游泳,并且随着潮速的增加,普通锯鳐游得更快。这种跟随着潮汐而运动的方式能够帮助普通锯鳐在觅食期间储存更多的能量,使它们在第一年快速生长。也有研究表明,这种运动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普通锯鳐躲避捕食者,如美洲鳄(Crocodilus acutus)、短尾真鲨(Carcharhinus brachyurus)、公牛真鲨(Carcharhinus leucas)、鼬鲨(Galeocerdo cuvier)等

生长繁殖

普通锯鳐的繁殖方式为无胎盘胎生,其繁殖周期为一年或者两年一次,交配季节为6月初到7月,雌性妊娠期约要持续5个月,它们的卵在母体子宫中孵化,胚胎附着在软黄囊上,依靠卵黄囊的营养发育。普通锯鳐的幼仔通常在10月到12月出生,每窝可以产仔1~20头(平均为7.3头),其中7~9只是最常见的窝仔数。

幼仔在出生时已经发育完全,但吻和吻齿在出生时会被一层厚厚的胶状物质包裹,以避免母鱼在分娩过程中受到伤害,在出生后这层保护物很快就会溶解消失。幼年普通锯鳐的体长约为72~90厘米,它们的生长速度约为0.49~1.4毫米/天,第一年大约生长33~38厘米。

普通锯鳐生长缓慢,雌性的性成熟年龄大约为9岁,它们的最大年龄为36岁,世代间隔的平均时间为22.5岁。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普通锯鳐科的数量不断下降,急剧减少,在曾经被认为是锯鳐常见的地区,它们的存在如今很难确定。

即使普通锯鳐在一些地区受到保护,但由于普通锯鳐的种群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截至2022年,除了一些偏远的局部地区,据推测,在过去3个世代长度(约68年),普通锯鳐的数量已经减少了超过80%,并且仍在下降。在墨西哥,最后一次关于普通锯鳐个体的记录在上世纪90年代。在2010年至2015年,在东太平洋周围国家的整个海岸线上目击到普通锯鳐的数量略有增加。截至2021年,在东大西洋和印度-西太平洋范围内,普通锯鳐的存在要么不确定,要么可能已经灭绝。1961年至2021年间,哥斯达黎加加勒比海地区的普通锯鳐数量下降了78%。哥伦比亚加勒比地区的锯鳐记录特别稀少,如今可能已经灭绝。据报道,在巴西亚马逊平原下游地区,普通锯鳐的数量下降了87%。在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地区,由于普通锯鳐种群数量持续下降,在2021年被澳大利亚环境立法评估为易危物种。

保护级别

在2022年2月2日,普通锯鳐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极危(CR)。

2023年,包括普通锯鳐在内的锯鳐科所有种(Pristidae spp.)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

致危因素

普通锯鳐同时生活于海洋以及非海洋环境下,从而使它们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极易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威胁。采矿、木材、农业和城市化对于环境的改变降低了普通锯鳐所需的沿海和河流生存环境的质量和数量。除此以外,有部分普通锯鳐会定期在海洋和淡水栖息地之间迁移,它们常常将淡水区域作为育苗栖息地,相关河流的水质,流量和水位变化会影响到幼年普通锯鳐的生存,进而影响到普通锯鳐的生育。与此同时,栖息地旱季的长短和气候变化对普通锯鳐的种群数量有很大的影响。

普通锯鳐有时候会被渔具捕获,特别是刺网、拖网、钩子和钓具。锯鳐科的剑状吻部很容易被网缠绕,不易脱出,强行脱出往往会损坏渔具。因普通锯鳐的鱼鳍和肉具有经济价值,所以捕获后很少能将其不受伤害的放回。在普通锯鳐分布区域,不受相关部门管制或相关部门管理不善,导致当地非法捕捞活动仍在发生。

据有关报道,红潮的发生也可能对普通锯鳐的生存造成威胁。

保护措施

目前,普通锯鳐已被列入许多国际重要动物保护公约,如《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迁徙物种公约》等,促进各国的国家层面上开展区域合作以进行该物种的区域保护。普通锯鳐如今已被部分国家严格保护,禁止捕捞和贸易,并建立了相应的法律。在普通锯鳐存在的区域,相关国家和组织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关于普通锯鳐的教育倡议和培训以及其他能力的建设工作。与此同时,相关国家和组织开始监测普通锯鳐的捕获量,以此来了解它们的种族趋势,并为更好的管理提供信息。

经济价值

普通锯鳐的鱼鳍、吻侧齿、鱼肉、肝脏和皮肤均可用于贸易。其中,普通锯鳐的肉质鲜美,皮肤可以用来制成皮革,鱼肝可用来制作鱼肝油,鱼鳍在鱼翅贸易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文化象征

普通锯鳐的鱼吻一直以来都作为战利品或者古董销售。在历史上,锯鳐科锯常应用于宗教仪式和传统医学领域。在东南亚的部分地区,人们将锯鳐的牙齿制作成工具,或者将其附着在将军虫用的鸡的腿上。

在有些文化中,人们认为普通锯鳐的锯子泡的茶有助于治疗哮喘。

近种鉴别

在西大西洋和东大西洋的部分海域上,普通锯鳐与栉齿锯鳐的外观相似,且分布范围相互重叠。这两个物种可以通过其鱼吻上的吻齿数以及第一背鳍的位置来区分。普通锯鳐的一侧吻齿数通常为14到24颗不等,而栉齿锯鳐则为20~30颗。普通锯鳐的第一背鳍起源于骨盆鳍前面,而栉齿锯鳐的第一背鳍起源于骨盆鳍前部边缘。除此以外,普通锯鳐的胸鳍比栉齿锯鳐的胸鳍大,并且只有普通锯鳐的尾鳍上有一个明显的下叶。

参考资料

..2023-05-10

Pristis pristis (Linnaeus, 1758).catalogue of life.2024-11-06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iucnredlist.2023-05-10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cites.2024-11-06

Pristis pristis.floridamuseum.2023-05-10

..2023-05-10

The IUCN Red List.itis.2023-05-10

Largetooth Sawfish.fisheries.2023-05-10

..2023-05-10

Pristis pristis, Common sawfish : fisheries.fishbase.2023-05-10

Pristis pristis.shark-references.2023-05-10

Pristis pristis (Linnaeus, 1758).marinespecies.2023-05-10

..2023-05-10

Pristispristis.cms.2023-05-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