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居,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包含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等景点,共有文物景点103处,其中孔庙占地面积230多亩,孔府占地面积240亩,孔林占地3000多亩。
孔庙曾是孔子故居。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孔庙建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庙屋三间”辟立为庙,陈列孔子生前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公元1512年,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毁坏了孔庙藏书。为了守护孔庙,于公元1513年始建新城,落成于公元1522年。孔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与孔庙相邻的孔府,是孔子嫡系的府第,号称“天下第一家”。孔子后代赐爵始于公元前195年,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后代赐封的不断增加,孔府的建筑规模也不断扩大,公元1038年,孔府开始扩建,明嘉靖年间又改建。清代,逐步形成现代孔府规模格局。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六厅,在二门以内两侧,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等。截至2020年11月,孔子及其家族后裔的墓地—孔林,已有十万余座坟冢。此外,孔林内有柏、桧、柞、榆、槐、楷等各类古树名木10万多株,各类药用植物和其他野生植物数百种。
1961年,孔子故居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94年,该故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公元前551,孔子生于鲁国陬邑。三岁丧父,家道中落,早年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青年时便以广博的礼乐知识闻名于鲁,从事儒者之业,以办理丧祭之礼为生。中年聚徒讲学,从事教育活动。年五十,曾一度担任鲁国的司寇,摄行相职,积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不久因与当政者政见不合而弃官去鲁,偕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终未见用。晚年回到鲁国,致力教育事业。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孔子生前,鲁哀公常常向孔子问政。孔子逝世后,郑哀公十分悲痛,便作了诔词予以祭悼。
公元前478年,即孔子去世的第二年,鲁哀公下令将孔子原来居住的三间房屋改为祀庙,收藏其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孔子子孙后学每年按时令祭祀,这就是孔子庙的雏形。汉高祖刘邦曾来此祭祀孔子。刘志时,鲁相韩敕以官钱修饰孔庙,使孔庙具有了官设的性质。李世民下令京城和全国皆为孔子立庙,并专令建阙里孔庙(指曲阜孔庙),孔庙规格更高、规模更大,被赋予了“孔庙表率”和“祭祀孔子中心地”的意义。
明正德六年(1511年),河北省刘六、刘七领导农民起义,于次年驻进了孔庙,不仅将马匹牵入庙庭,还毁坏了孔庙藏书。为了守护孔庙,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始建新城,落成于嘉靖元年(1522年),历时10年,耗银3.58万两。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 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1966年10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戚本禹通过《红旗》杂志负责人林杰指使北京师范大学红卫兵头领谭厚兰去山东曲阜“造孔家店的反”。11月,十万人聚集曲阜市召开“彻底捣毁孔家店大会”,孔子庙中的泥胎偶像被捣毁了。孔府、孔庙、孔林,共计有一千多块石碑被砸断或推倒,烧毁、毁坏文物六千多件,十万多册书籍被烧毁或被当做废纸处理,五千多株古松柏被伐,二千多座坟墓被盗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山东省加大了对曲阜文物古迹的保护。1977年12月23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行文公布了全省首批146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国家多次拨款,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孔庙、孔府、孔林进行修缮。
1978年5月,曲阜市文管会等有关部门和古建筑工匠立即着手对“三孔”进行修复,逐步修复了孔子庙和孔子墓、碑碣等,基本恢复了“文革”前“三孔”的原貌。在此基础上,中共曲阜县委、曲阜县革命委员会报经国务院批准,于1979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从此,结束了孔庙、孔府、孔林原则上只让内宾参观不让外宾参观的历史。2007年5月8日,孔子故居作为曲阜市明故城(三孔)旅游区中的重要景点被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建筑特征
孔庙占地面积230多亩,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庙共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孔府是中国仅次于北京故宫的贵族府第,号称“天下第一家”。其占地16万平方米,有楼轩厅堂463间,院落九进,布局分东、西、中三路。中路是孔府的主体部分,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最后是花园。孔林可谓是露天博物馆,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仪成群,林内现有各类古树名木10万余株。
主要景点
孔庙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其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孔子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中国第二碑林之称。
奎文阁
奎文阁是孔庙主体建筑之一,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年),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以其藏书之丰富、建筑之独特、文脉之悠长而声名远扬,是中国为数不多且仍屹立于世的古代藏书楼之一,奎文阁最初名为“藏书楼”,其悬挂着的“奎文阁”匾额是爱新觉罗·弘历来孔庙时所题写的。藏书楼建成之后庋藏了赵光义御书的157幅卷轴及儒家九经等书籍,是至道三年(997年)赵恒赏赐给孔子四十五代孙孔延世的。奎文阁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之作。奎文阁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歇山顶,黄色琉璃瓦,外观二层三檐,上下楼层之间有一个昏暗的夹层,因此奎文阁实为两明一暗的三层布局。上层跳出平座,可供登高凭眺。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孔庙遭遇雷火,奎文阁被大火焚烧,朱祐樘于次年下令重修,这次重修孔庙共耗银15.26余万两。扩建后的奎文阁,上层专为收藏历代皇帝所赐的经书和墨迹,中层用来收藏印版,下层用来收藏历代皇帝祭孔时使用的香帛、祝版等物品。清代以后,奎文阁成为建筑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考察力学和数学等原理的活标本,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古建筑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对奎文阁进行考证,还专门撰写了《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一书,详细描述了奎文阁的结构特点。除了层叠式木架榫卯结构,奎文阁还采用平坐及上层用通长柱的做法,南廊立柱八根,直达二层檐柱;二层平坐自柱半身伸出并环设木栏游廊,又进一步增加了它的牢固性,梁思成评价其为中国古建筑中“一座不多见的特例”。
鲁壁
明代弘治十三年重修孔子庙时扩建“诗礼堂”,因中正对称和孔庙祭祀布局的需要,将“金丝堂”改建在孔庙西路,并在“金丝堂”原址上建起了“诗礼堂”,后来又在“诗礼堂”之后增建了纪念孔鲋藏书墙壁,即今日的鲁壁。在孔庙宏伟的建筑群中,鲁壁虽体小隐蔽,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符号,是很有纪念意义的标志性建筑物。“壁”字上多出的一点,其实就是暗示“壁”中藏有重要物品,突显“墙壁藏书”之意。鲁壁藏匿的儒家经典实在太珍贵了,既保存了过往的珍贵典籍,也开启了新的文化学术时代。鲁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后来孔府还创了一道名为“鲁壁藏书”的名菜,此菜选用抻面卷虾肉炸制而成,状似竹简书卷,口感酥脆、味道鲜香,有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清胃降火的功效。“鲁壁藏书”菜肴,其意义就在于通过品味美食,提醒人们莫忘历史,牢记孔家历史贡献。
杏坛
孔庙的大成殿前的“杏坛”,相传就是孔子传道授业之处。有关“杏坛”的典故最早来源于《庄子·渔父篇》,其中记载道:“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庄子》中的文章多为“寓言”性质,其言不可尽信。而民间的传说是,孔子于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余,授六艺之学。杏坛,黄瓦朱栏,亭呈方形,重檐十字脊,这是四面重檐的最高规格。坛前置有精雕石刻香炉,高约一米,为金朝遗物。抬头望去,亭顶为斗八藻井,上有彩画浮雕,高远深邃,精美华丽。杏坛内有石碑两幢,面西一碑为文人党怀英手书篆文“杏坛”二字,由孔子五十一代孙孔元措立石碑于亭内。面南一碑为清乾隆手书的《杏坛赞》,颂曰:“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坛侧植有杏树几棵,每当春和景明之时,蓓蕾开放,花团锦簇。
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子庙的主体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扩为七间,清雍正年间大修重建。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的杏坛镇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大成殿内有大型神龛9座,17座塑像,居中的一座即是孔子。孔子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显得高贵、威严,一副君王形象,这是被历代帝王神化了的孔子。实际上孔子的真实面目应该是“布衣”文人的形象。孔子塑像两侧神龛内东为“颜回”颜回、“孔伋”孔伋,西为“曾子”曾参,“孟子”孟轲,称为“四配”。再两侧是“十二哲”塑像,除宋儒朱熹外,均为孔子弟子。悬挂着皇帝亲笔写下的匾额大成殿,从西汉至清朝,先后有12个皇帝19次来曲阜市祭祀孔子,光爱新觉罗·弘历来过8次。
圣迹殿
圣迹殿位于孔子寝殿后,因殿内置“圣迹图”故名,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殿为5间,内置“圣迹图”刻石120幅,每幅宽约38厘米,长60厘米,其图原为宋人画本,经增补后由吴郡画工杨维扬作画、刻工章草刻于石,“圣迹”展现了从孔子父母祷尼山生孔子到孔子死后其弟子护墓止的孔子生平主要情况,是我国最早的有完整故事性的石刻连环画。殿内还嵌有康熙帝手书“万世师表”的巨大石刻,晋代画家顾恺之的《先圣画像》石刻,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孔子为鲁国司寇像》、《孔子行教像》《夫子像》石刻,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篆书《大哉孔子赞》石刻等。
孔府
孔府也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长孙历代衍圣公的官衙住宅。号称“天下第一家”。孔子后代赐爵始于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后代赐封的不断升高,孔府的建筑规模也不断扩大,赵祯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 开始扩建孔府,明嘉靖年间又改建。孔府占地面积240亩,有楼轩厅堂463间,院落九进,其东路为家祠所在地,报本堂、桃庙等;西路为衍圣公读书、学诗学礼、燕居吟咏和会客之所,忠恕堂、安怀堂,南北花厅为招待一般来宾的客室;中路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最后是花园。孔府内存大批历史文物,较为著名的是“商周十器”, 亦称“十供”,形制古雅,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于乾隆三十六年赏赐孔府。还存有金石、陶瓷、竹木、牙雕、玉雕、珍珠、玛瑙、珊瑚以及元、明、清各代各式衣冠剑履、袍笏器皿,另有历代名人字画,其中元代七梁冠为国内仅存。孔府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贵族府邸。
孔林
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子孙后代的家族墓地,孔林有坟冢10万余座,是世界上延时较久、规模较大的家族墓地。孔林还可称为是一座天然植物园。相传孔子去逝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现有各类古树名木10万余株。孔林内碑石如林,石仪成群,各种墓碑、题记4000余块,石仪、门坊300余座。除一批著名汉碑移入孔子庙外,林内尚有李格非、吴宽、黄养正、严嵩、孔尚任、桂馥、翁方钢、何绍基、阮元、施润章、康有为等著名人士及孔子嫡系后裔题写的墓碑文。
文化内涵
孔庙是中国的“文庙”。自唐代以来,谁来配享和从祀,都由官方确定。这些人有资格从祀文庙,是他们与孔子存在“学缘”关系而不是“血缘”关系,孔子祭祀也就不仅是孔姓族人祭祀祖先的“家事”,更是中国人在文化上慎终追远的“国事”。孔庙祭祀的礼仪为释奠礼,在传统中国社会这是“国之要典”,被称为“乾坤第一大事”。孔子弟子后学及孔子后裔对孔子的祭祀,开启了祭祀史上的一大变革。对老师的祭祀,具有“血缘性”与“非血缘性”并行的特征,可以称之为“拟血缘性”。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传承与亲情延续的意味同时存在,并行不悖。将师纳入祭祀对象,成为中国文化尊师重教的重要标志。
传承保护
1961年,孔子故居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94年,孔子故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化
2014年9月,中国诗人、中国“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黄亚洲编写的抒情诗集《我在孔子故里歌唱》,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诗集以中英文双语出版,由世界诗人大会中国办事处主任、著名翻译家北塔教授翻译。该诗集也是由山东曲阜市的“孔子艺术家协会”2014年精心组织编写的一部全面描写、反映曲阜历史文化古迹、自然景观、当代风貌的现代抒情诗选。
参考资料
Exploration of Medical Science and Qilu Culture Summer School International 2024.stic.sdfmu.edu.cn.2025-05-12
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山东省人民政府.2025-05-10
走进曲阜“三孔” 感受文化魅力.中国周刊.2025-05-10
孔子故居.中国政府网.2025-05-12
文化中国行丨探访新老“三孔” 感受儒风千年底蕴.北青网.2025-05-13
孔子故里·中国曲阜网 文化曲阜 仰之弥高,夫子之墙高万仞!.曲阜市人民政府.2025-05-10
孔子故里·中国曲阜网 孔庙景区 孔庙.曲阜市人民政府.2025-05-10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对曲阜“三孔”古建筑保护提出要求.国家文物局.2023-05-08
孔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5-05-10
阙里故宅.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5-05-10
孔庙、孔林、孔府: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承载.中国民族网.2025-05-10
文革中红卫兵砸毁曲阜孔子故居全过程.凤凰网历史.2025-05-10
红色记忆 • 1979年孔庙、孔府、孔林正式对外开放.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25-05-10
孔庙奎文阁:文脉悠长话自信 .孔子研究院.2025-05-13
鲁壁:焚书坑儒孔庙藏书处 .齐鲁晚报.2025-05-13
杏坛之上(外二篇)| 散文(2022-04) .微信公众平台.2025-05-13
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团队前往曲阜三孔勘测和取样.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2025-05-13
大成殿.新浪旅游.2025-05-13
【走吧,去济宁】走进孔庙.今日头条.2025-05-13
《我在孔子故里歌唱》.中国作家网.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