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拉夫罗夫(俄文名:Серге́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Лавро́в;英文名:Sergey Lavrov),1950年3月21日出生于莫斯科,现任俄罗斯外交部长。
1972年,拉夫罗夫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同年被派遣到苏联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工作。1976年至1981年期间,拉夫罗夫在苏联外交部国际组织司任职。1981年,谢尔盖·拉夫罗夫前往美国从事外交工作,担任苏联驻联合国纽约办事处常驻代表,在1981年到1988年间谢尔盖·拉夫罗夫在苏联驻联合国常设代表处任一秘、参赞和高级参赞。1994年至2004年谢尔盖·拉夫罗夫任俄罗斯联邦常驻联合国代表,2004年又任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部长,拥有特命全权大使的外交级别。在处理俄罗斯与美国、欧洲、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国的复杂关系中,拉夫罗夫展现了高超的外交技巧和策略,他曾在公开场合多次痛斥的单边行动和对俄罗斯的政治勒索,反映出俄罗斯的坚定立场和强硬外交策略。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称拉夫罗夫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受尊敬的外交家之一”。2015年3月23日,俄罗斯总统授予俄罗斯外交部部长拉夫罗夫一等“祖国功勋”勋章。2020年3月22日,普京签署命令,授予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俄罗斯联邦劳动英雄”称号,以表彰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特殊贡献。2025年3月,普京签署命令,授予拉夫罗夫圣安德烈勋章,以表彰其取得的卓越成绩。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谢尔盖·拉夫罗夫于1950年3月21日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富裕的干部家庭,父亲是亚美尼亚人,母亲是俄罗斯人,他的姓氏随母亲。母亲曾任职于苏联外贸部,这给拉夫罗夫重要的人生选择和职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1972年毕业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是苏联国际关系专业的高材生,精通英语、法语和僧伽罗语。
政治生涯
早期工作与担任联合国常驻代表
1972年,谢尔盖·拉夫罗夫在苏联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开始了自己的事业。1976年至1981年期间,在苏联外交部国际组织司任职。1981年,谢尔盖·拉夫罗夫前往美国从事外交工作,担任苏联驻联合国纽约办事处常驻代表,在1981年到1988年间谢尔盖·拉夫罗夫在苏联驻联合国常设代表处任一秘、参赞和高级参赞。1988年至1990年又担任苏联外交部国际经济关系局副主任。1990年至1992年谢尔盖·拉夫罗夫任俄罗斯外交部国际组织局局长、国际组织和全球事务司司长。1992年至1994年任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副部长,即当时的俄联邦外长安德烈·科济列夫的助手。1994年至2004年谢尔盖·拉夫罗夫任俄罗斯联邦常驻联合国代表。
担任外交部部长
2004年,拉夫罗夫任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部长,拥有特命全权大使的外交级别,谢尔盖·拉夫罗夫在这个职位上表现出色,准确地表达了的外交方针,实施了俄罗斯的外交政策。2004年,新任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俄罗斯和国际媒体上阐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主导任务和关键挑战。他主张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应以促进国家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与独立国家联合体国家、欧盟、美国、中国、印度、日本,以及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互利关系为目标。他将苏联的领土视为俄罗斯的重要势力范围,但并非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竞争区。为了最终摆脱“美苏冷战时代的结构”,他提议批准并实施修订后的《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这些理念构成了俄罗斯后续外交政策的基础。
2005年6月2日,时任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和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俄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代表中俄两国政府互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的博利绍伊岛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2006年3月7日,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和到访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会谈后举行新闻发布会。两人一反往常掩盖分歧的习惯,公开指责对方的政策。
2007年6月4日,俄外长拉夫罗夫抵韩,参加6月4日至5日在首尔举行的亚洲合作对话第六次外长会议,议题涉及朝鲜核问题。2009年4月27日,杨洁篪在莫斯科与拉夫罗夫会谈,双方就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共识。9月8日,拉夫罗夫就俄乌问题表示,俄希望向乌方示好以避免俄乌天然气危机。
2010年7月2日“东方-2010”演习期间,拉夫罗夫在哈巴罗夫斯克召开的远东社会经济发展会议上称,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朝鲜核问题、领土争端及恐怖主义威胁俄安全利益,显示亚太地区在俄战略中的比重上升。2011年1月25日,俄外长拉夫罗夫与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就双边关系、亚太局势、金砖国家合作等交换意见。2012年叙利亚内战初期,拉夫罗夫随俄代表团赴叙利亚,确认俄支持叙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政府,因俄否决制裁叙政府的联合国决议,代表团受数千名亲阿萨德支持者欢迎。
2014年4月14日,拉夫罗夫质疑乌代理总统图尔其诺夫地区地位公投建议,称莫斯科怀疑乌当局“醒悟”及邀全部地区代表对话的诚意。2015年,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克里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期间会谈,讨论乌克兰问题。
2018年5月18日拉夫罗夫任新政府外长,2019年5月22日王毅在比什凯克会见拉夫罗夫,拉夫罗夫认为此次上合外长会在俄中努力下发出积极信号,有利于维护国际体系和秩序,两国应密切配合。10月拉夫罗夫谴责特朗普派美国军队守卫叙利亚油田,称美在叙行动非法,相关说法“傲慢”。
2020年2月15日,拉夫罗夫在慕尼黑安全会议表示俄会继续提供医疗设备支持中国抗疫,称中国抗疫努力成功、消息透明,俄中人民团结一致。2021年3月21日拉夫罗夫接受中国驻俄记者联合线上采访称中国是俄真正战略伙伴,两国志同道合,应王毅邀请3月22日至23日访华。2021年6月19日弗拉基米尔·普京提名拉夫罗夫为统一俄罗斯党选举名单5名领导人候选人,同年12月2日,拉夫罗夫与安东尼·布林肯在斯德哥尔摩出席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部长理事会会议期间会晤,开启俄美缓和乌边境局势对话。
2022年2月9日,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抵莫斯科与拉夫罗夫会谈,主要话题是乌克兰局势。2月14日,拉夫罗夫称美国对俄安全保障建议答复不能令俄方满意。3月10日上午,拉夫罗夫和乌克兰外长德米特里·库列巴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会谈,这是俄对乌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后俄乌高层首次直接接触,拉夫罗夫称俄已提解决冲突建议,弗拉基米尔·普京“不拒绝”会见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俄希望乌保持中立并愿讨论安全保障问题。
2022年3月30日,王毅同来华出席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的拉夫罗夫在安徽屯溪会谈。4月26日,拉夫罗夫与古特雷斯在莫斯科会谈。6月22日,拉夫罗夫抵德黑兰与伊朗总统莱希会谈。11月,拉夫罗夫参加印尼巴厘岛G20领导人第17次峰会。
2023年2月6日,拉夫罗夫与伊拉克外长福阿德·侯赛因在巴格达会晤。7月15日,拉夫罗夫在泰国普吉岛与泰国副总理兼外长敦·巴穆威奈会谈。9月10日韩国外长朴振借G20峰会之机与拉夫罗夫会晤,磋商韩公民安全及韩企困难等。10月16日上午,王毅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会见拉夫罗夫。10月18日至19日,拉夫罗夫应朝方邀请访朝,19日金正恩会见拉夫罗夫。当地时间11月7日,拉夫罗夫与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秘书长侯赛因・谢赫通电话讨论巴以冲突局势。11月30日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彼得与拉夫罗夫举行会谈。
2024年4月13日,拉夫罗夫与伊朗外长通电话,谴责以空袭伊朗驻叙利亚领馆,双方同意协调并扩大合作。4月22日,拉夫罗夫表示俄中贸易超90%结算用本币,几乎完全去美元化,经贸合作积极发展,双边关系处历史最好水平。5月12日,弗拉基米尔·普京签署令拉夫罗夫留任外长,14日联邦委员会通过提名。7月3日,拉夫罗夫与王毅、蒙古外长在阿斯塔纳共商合作,交换对国际问题看法。8月31日,普京批准拉夫罗夫任参加第79届联合国大会俄代表团团长。11月30日,拉夫罗夫分别与伊朗、土耳其外长通电话讨论叙利亚局势。
外交风格与政策
强硬的外交风格
在冷战时期,苏联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否决权。苏联多次行使否决权,以捍卫其国家利益和维护同盟关系。然而,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其对联合国安理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1991年到2004年的约10年间,俄罗斯仅在1993年和1994年两次行使否决权,表明了对国际事务的相对保守立场。直到2004年拉夫罗夫当上外长后,俄罗斯当年就在塞浦路斯统一公决问题上行使了否决权,此后尤其是在叙利亚问题上,拉夫罗夫代表俄罗斯更是多次与西方国家“唱反调”,反对以武力解决叙利亚问题,路透社在一篇报道中称他为俄罗斯的“说不先生”。
在2004年,新任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俄罗斯和外国媒体上阐述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和面临的关键挑战。他强调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核心是促进国家融入全球经济,并发展与独立国家联合体国家、欧盟、美国、中国、印度、日本以及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互利关系。他认为苏联的领土是俄罗斯的重要势力范围,但不应成为大国势力范围的竞争区。他还提出批准并实施经修改的《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以期最终克服“美苏冷战时代的结构”。这些观点都成为了俄罗斯后续外交政策的基础。拉夫罗夫的一项重要成就是使俄罗斯重新回到全球决策中心。
拉夫罗夫在叙利亚相关问题上强调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与美国军队的接触,并主张通过对话防止武装冲突。他指出在叙利亚存在的问题,同时强调对话中的规则应在一定框架内遵守。对于美军对叙利亚的袭击,拉夫罗夫批评美国违反国际法准则,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的相关决议,对其在叙利亚非法存在提出严厉谴责。
对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做法,拉夫罗夫强调这种做法的不明智性,认为相关企业正在遭受损失,而其他国家则有机会夺取在俄罗斯市场上的利益。他指责一些自负的西方国家通过推动意识形态驱动的议程,试图通过限制其他国家的发展来维持自身的主导地位。
在处理俄罗斯与美国、欧洲、中国等国的复杂关系中,拉夫罗夫展现了高超的外交技巧和策略,他在公开场合多次痛斥的单边行动和对俄罗斯的政治勒索,反映出俄罗斯的坚定立场和强硬的外交风格。
外交政策
对中国
拉夫罗夫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俄方愿同中方一道,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落到实处,持续加强高水平战略协作,深化双方各领域互利合作。同时在国际和多边舞台上,积极推进多极化进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中俄关系的发展与其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形成鲜明对比,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佳阶段,是21世纪国家合作的典范。拉夫罗夫认为两国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G2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多边模式下的高效合作已成为大国关系的模范。《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建立了一种新型国家关系,这种模式符合俄中两国的根本利益和两国人民的愿望,为维护持久的多极世界秩序、确保安全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拉夫罗夫强调,中俄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基于共同的观点和建立更公正、公平的世界体系的需求。
对日本
俄罗斯与日本的关系在未解决的领土争端问题上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日本要求俄罗斯根据1855年签订的双边贸易边界条约,归还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岛,这也是日本与俄罗斯签订和平条约的前提。但俄罗斯坚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结果,认为这四岛已并入苏联版图,对其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拉夫罗夫在2015年呼吁日本在谈判中尊重联合国宪章,并指出日本是唯一质疑二战结果的国家。
外交活动
中国
2018年9月2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拉夫罗夫表示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对不久前同习近平主席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会晤十分满意。俄方赞同当前形势下,俄中双方要密切国际事务和多边机制中的沟通协调,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次年5月22日,王毅在比什凯克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会期间会见拉夫罗夫。
2022年3月30日,王毅同来华出席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的拉夫罗夫在安徽屯溪举行会谈,拉夫罗夫认为在国际形势发展的关键时刻,俄中两国元首保持战略沟通,为推动俄中关系稳步发展和促进全球多极化发挥重要作用。他强调俄方愿同中方一道,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落到实处,持续加强高水平战略协作,深化双方各领域互利合作。同时在国际和多边舞台上,积极推进多极化进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
2024年4月8日至9日,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谢尔盖·拉夫罗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当地时间2024年6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与拉夫罗夫举行会谈。7月25日,王毅在万象再次会见拉夫罗夫。双方就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议题交换意见,讨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8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事宜。拉夫罗夫还祝贺中方成功推动巴勒斯坦各派别签署《北京宣言》,表示俄方会共同致力于恢复中东和平。11月18日,王毅在里约热内卢会见拉夫罗夫。
2025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时会见拉夫罗夫。应拉夫罗夫邀请,当地时间3月31日至4月2日,王毅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当地时间4月1日,王毅在莫斯科与拉夫罗夫举行会谈。当地时间4月28日,王毅在里约热内卢会见拉夫罗夫。
美国
2019年4月7日,拉夫罗夫称,俄方关注美国在戈兰高地和耶路撒冷问题上的决定及美国中东问题“世纪协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他呼吁美国结束在中东对他国的干涉。同年10月,拉夫罗夫谴责决定派遣美国军队守卫叙利亚的油田的行为,称在叙行动违反,美军在叙利亚的存在是“非法的”,那种认为需要(美国)某种存在来保护叙利亚石油的说法更是“傲慢的”。
2022年2月14日,拉夫罗夫表示美国就俄罗斯安全保障建议的答复,特别是涉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停止扩张、不在俄边境附近部署打击性武器、在欧洲的军事基础设施恢复至1997年俄与北约签署基本关系文件时的状态等俄方核心关切的内容,不能令俄方满意。
2023年,拉夫罗夫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演讲,批评美欧承诺不践,指责其阻止多极世界形成,还称西方以新殖民思维拉拢“全球南方”国家支持乌克兰。10月26日,他在明斯克表示,若美在欧洲国家部署核武器,俄将采取回应措施。
2025年2月15日晚,应美方倡议,拉夫罗夫与美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这是2月12日俄美总统通话后的跟进。两国外长同意保持沟通解决积累问题,推动合作,就热点问题表达合作意愿,还就消除对俄驻美外交机构限制措施交换意见,同意组织专家会议。通话中鲁比奥确认特朗普致力结束2022俄乌冲突。2月18日,俄美双方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会谈,聚焦恢复关系、为乌问题谈判及协调两国总统会晤做准备。3月15日,拉夫罗夫和鲁比奥通电话,鲁比奥通报对也门胡塞武装军事行动,双方讨论俄乌冲突下一阶段谈判,同意继续恢复沟通。4月1日,拉夫罗夫称俄美准备新一轮会谈,消除双边关系“刺激因素”、实现接触正常化。4月17日,拉夫罗夫与美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鲁比奥向拉夫罗夫通报了当天在巴黎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会谈的情况。
乌克兰
2022年3月10日,拉夫罗夫与乌外长德米特里·库列巴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会谈,这是2022俄乌冲突以来高层首次直接接触。2024年7月16日,他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部长级辩论会上表示俄准备在解决乌危机中“寻求平衡各方利益”,提议消除冲突起因,包括消除俄受西方的安全威胁。2025年2月18日,俄美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会谈,会前拉夫罗夫排除在领土问题上向乌让步可能,会后称北约部队出现在乌不可接受。
2022年6月16日,拉夫罗夫在莫斯科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专访。拉夫罗夫在采访中回答了有关2022俄乌冲突的一些问题。他批评BBC一直没有报道乌东地区平民遭受乌军轰炸的真相,称英国干预俄乌冲突是“再次为了政治野心牺牲了其人民的利益”。
2023年,德国检方宣布,要求从一家俄罗斯金融机构的账户中没收超过7.2亿欧元的资产。12月21日,拉夫罗夫怒斥德国政府,称其“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小偷”。
2024年5月30日,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表示,在丹麦的F-16战斗机交付乌克兰后,该国允许乌克兰使用其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拉夫罗夫对此表示,俄罗斯将把向乌克兰供应F-16战斗机视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核领域蓄意发出的信号,交付F-16战斗机不会改变战斗接触线上的局势,这些飞机如同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提供的其他类型的武器一样,都将被摧毁。
2024年12月18日,谢尔盖·拉夫罗夫与瑞士联邦委员兼外长伊尼亚齐奥·卡西斯通电话,再次强调俄方不能接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向东扩张。
2024年1月16日,拉夫罗夫在莫斯科与到访的朝鲜外务相崔善姬举行会谈,双方就两国关系以及包括朝鲜半岛局势在内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讨论。当地时间11月1日,拉夫罗夫与朝鲜外务相崔善姬举行了会谈。就主要国际问题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双方一致认为,在朝鲜半岛、东北亚和其他地区,局势激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及其追随国家的挑衅行为。双方同意,包括部长级战略对话会在内,两国外交政策机构之间的对话会在更多层级继续举行。
沙特
当地时间2023年3月9日,拉夫罗夫与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本·法尔汉·阿勒沙特在莫斯科进行会晤。拉夫罗夫表示,双方在尽最大努力落实两国达成的各项协议。
当地时间2024年9月8日,拉夫罗夫抵达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次日,拉夫罗夫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本·法尔汉·阿勒沙特举行会谈。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5日,拉夫罗夫抵达马耳他参加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外长理事会会议,他在会上发表讲话称,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失去了它的作用,变得毫无用处,它能够在其任务范围内发挥作用的领域已经所剩无几。
2025年3月11日,拉夫罗夫在莫斯科与应邀到访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秘书长西尼尔利奥卢举行会谈。双方针对一系列议题进行了实质性的坦诚对话,包括欧安组织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乌克兰问题等。对于乌克兰问题,拉夫罗夫表示,俄方的立场是明确的。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多次强调愿意进行谈判,如果想通过消除危机根源来可靠地解决危机,就不能忽视这些原则。俄方愿与任何愿意帮助调解冲突的有关方面讨论乌克兰问题。
其他
2023年3月2日,拉夫罗夫在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会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西方试图将乌克兰问题摆在首位,造成G20外长会未能就最终文件达成一致。法新社称,拉夫罗夫指责西方国家“不再考虑外交,他们现在只会勒索和威胁其他所有人”。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7日,拉夫罗夫在叙利亚问题阿斯塔纳会谈框架内与土耳其外长费丹、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了会谈。三方讨论了叙利亚当前局势,宣布支持叙利亚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统一,并同意继续在叙利亚问题阿斯塔纳会谈框架内进行谈判。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8日,约旦副首相兼外交与侨务大臣萨法迪与拉夫罗夫通电话,双方讨论了叙利亚局势的发展、结束本轮巴以冲突的国际努力,以及约旦与俄罗斯之间的双边关系发展。
2024年12月22日,拉夫罗夫同埃及外长阿卜杜勒阿提通电话,就当前中东问题交换意见,重点关注叙利亚局势。
当地时间2025年1月31日,俄罗斯外交部通报称,拉夫罗夫与土耳其外长费丹电话会谈,探讨叙利亚局势,强调国际社会在尊重叙主权等基础上共同调解叙问题的重要性,双方同意就叙利亚问题及其他地区和国际议题保持密切联系。2月24日,两人在安卡拉会谈,两个外长在联合记者会上重申,在乌克兰问题上支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并就叙利亚稳定达成共识。拉夫罗夫称俄愿与乌克兰和欧洲谈判,但军事行动需俄得到满意结果才停止。并重审冲突原因是乌克兰加入北约,乌不得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谈判的“先决条件”。
2025年2月,拉夫罗夫抵达卡塔尔,其已启动对卡塔尔的访问,卡塔尔在2022俄乌冲突人道主义问题中充当调解者,多哈仍在协助乌克兰儿童与家人团聚。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5日,拉夫罗夫在德黑兰与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举行会晤,随后双方就双边关系、地区局势等热点议题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2日,拉夫罗夫与土耳其外交部长哈坎·费丹在安塔利亚举行双边会谈。双方评估了双边关系,重点讨论了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并就黑海航行安全、俄乌冲突的停火努力、叙利亚局势和加沙局势等区域热点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人物评价
路透社评价称,拉夫罗夫“在某种程度上让俄罗斯重新回到了国际社会决策的中心”“拉夫罗夫是让西方国家感到绝望和挫折的根源”。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称拉夫罗夫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受尊敬的外交家之一”。
谈判中见过他的西方外交官匿名指责他:“比起提出解决方案,他更善于批评别人立场。”
俄国《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主编卢克扬诺夫称“拉夫罗夫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外长之一,深受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的信任。”
俄国国家国际研究所所长马尔特诺夫表示“拉夫罗夫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出色的外长之一”
相关争议
俄乌冲突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危机出现升级。2月25日,美国、欧盟、英国和加拿大接连宣布将采取措施,就当前俄乌紧张局势制裁俄罗斯总统普京及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对此行为回应,俄罗斯国家领导人通常将钱存在俄罗斯银行。普京和拉夫罗夫没有海外银行账户,对任何俄高层领导人的制裁都无关痛痒。
2022年3月1日,日本政府决定对俄罗斯实施“特别军事行动”的制裁措施,包括冻结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日本的资产以及其他5名俄官员的资产,其中包括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同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也宣布对147名俄罗斯公民进行制裁,包括拉夫罗夫在内。此外,2022年6月10日,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签署命令,对普京及多名俄官员实施个人制裁,其中包括拉夫罗夫。制裁措施包括对制裁对象在乌克兰资产的使用和处置进行无限期限制,禁止受制裁者从事对乌克兰的贸易等活动。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7日,拉夫罗夫与到访的也门总理兼外长艾哈迈德·本·穆巴拉克召开记者会。他表示,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称不排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向乌克兰派兵可能性,这与西方向乌提供武器未取得明显效果有关,相关方应思考欧洲更理性、更安全问题。同时,针对乌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希望在瑞士举行第一届乌克兰和平峰会,各方在俄缺席时敲定“和平方案”并,不经谈判直接交予俄罗斯,拉夫罗夫认为这等同于对俄下最后通牒。
2025年2月26日至3月12日期间,拉夫罗夫多次就2022俄乌冲突及相关国际局势发声。他指出欧洲对乌政策“极度过时和失败”,部分欧洲国家希望冲突延续,欧洲宣布新的大规模援乌计划并煽动乌继续军事行动。对于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有关核武器的言论,拉夫罗夫视作对俄“威胁”,并强调若欧洲在乌部署军队,意味着北约正式介入冲突,俄罗斯绝不接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队以任何身份、旗帜(包括维和部队)出现在乌领土,对此无法妥协。3月12日,俄外交部发布拉夫罗夫接受美博主采访视频,拉夫罗夫重申上述观点,还认为美国不会退出北约,至少特朗普从未暗示过退出。4月28日,据媒体报道,拉夫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不会就领土完整问题进行谈判。他还另外强调,克里米亚半岛问题已解决。同年5月,拉夫罗夫在《国际事务》杂志上发表题为《俄罗斯与越南:75年的友谊、信任与互助》的文章称,乌克兰危机的长期解决不能仅靠停火来实现,必须消除其根源,包括消除对俄罗斯的安全威胁。
种族主义
2022年5月1日,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接受采访时,发表了关于乌克兰存在“纳粹化”现象的言论。拉夫罗夫指出,乌克兰军中的某些单位,例如“亚速营”和“艾达尔营”,成员中有人佩戴纳粹标志并刺有相关纹身。此言论针对的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期间,俄方对乌克兰内部极右势力、民族主义者和乌克兰军队中的某些组织的指控。
面对上述指控,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提出反论,以自己的犹太血统为基础,来质疑乌克兰可能存在“纳粹化”的说法。对此,据俄罗斯外交部网站援引拉夫罗夫的话回应:阿道夫·希特勒的血统中也存在犹太人成分,并声称有些犹太人自己表示,“最热心的反犹分子往往是犹太人”,意指泽连斯基的犹太背景并不能单凭此否定乌克兰境内的纳粹主义现象。
拉夫罗夫的这一言论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强烈反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斯对此作出了回应,指责拉夫罗夫的言论构成了对犹太人最低级的种族歧视,并将其称作“精心编造的谎言”,普莱斯强调,这样的言论是对历史的歪曲,试图将纳粹大屠杀的责任转嫁给犹太人自己,而此类言论是种族主义的最低级形式,同时也是低劣宣传的表现。
人物事件
吸烟事件
在2003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批准了一项新规定,禁止在联合国总部大楼的会议室吸烟,只能在餐厅、酒吧等指定地点吸烟。此前,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也发布了一项市政府的禁烟令。对于这一决定,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批评安南是为了迎合美国,将一个城市的行为规范扩大应用到联合国总部内是非常荒谬的。为了表示抗议,拉夫罗夫甚至特意携带一个烟灰缸,在禁烟区域吸烟。
与约翰·克里两次交锋
在2016年的俄美谈判过程中刚好碰上了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的生日。美国国务卿詹·凯里在祝贺拉夫罗夫生日的同时,表达了对他在谈判中获得更多智慧的祝愿,显然这是对拉夫罗夫智商的一种嘲讽。然而,拉夫罗夫立马反击道“如果你以生日数来衡量智慧的话,那我可赶不上你。”还有一次在2016年9月9日,当时拉夫罗夫和克里在日内瓦就叙利亚问题进行了长达10多个小时的马拉松式会谈,直到10日凌晨才最终达成叙利亚新一轮停火协议。在这漫长的谈判过程中,由于克里方面需要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沟通,拉夫罗夫在会议间隙三次来到等待的记者宴会厅通报谈判情况。
在其中一次进入宴会厅时,他的随从手持一摞比萨饼,拉夫罗夫微笑着对记者们说:“这是美国代表团的礼物。”随后,他第三次回到宴会厅,这次带来了几瓶酒,说:“请享用美国代表团的披萨和俄罗斯代表团的伏特加。”这番幽默的言辞暗示了会谈拖延的原因,似乎是因为美国代表团在讨论中显得有些拖泥带水,因此拉夫罗夫以食物和酒表示歉意,调侃了谈判的冗长和美国代表团的磨叽。这种轻松和风趣的交流展示了外交谈判中各方之间在紧张气氛中寻找调解的一面。
与美国财政部长同时在京
2024年4月8日,拉夫罗夫和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的访华日程重合。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称,耶伦此行对美中关系采取了温和的语气,但对中俄关系措辞尖锐,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在同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关于美方指责“中国加强对俄罗斯支持”的问题被屡次提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有关国家不应抹黑攻击中俄正常的国家关系,不应损害中国和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更不应向中方甩锅推责,挑动阵营对抗。中方会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谈论俄罗斯与西欧关系
俄罗斯当地时间2024年5月18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当天谈及俄罗斯与西欧的关系时,表示俄罗斯“至少一代人”不会把西欧视为合作伙伴,莫斯科与西方已经陷入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对抗。其中,拉夫罗夫的讲话引用了俄罗斯政治学家德米特里·特雷宁(Dmitry Trenin)的一篇文章,文章中写道:“至少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欧洲与我们的关系与合作伙伴无关。”拉夫罗夫表示,他“无法不同意”上述观点,莫斯科“几乎每天都在实践中感受到这一点”。拉夫罗夫还说:“许多事实都支持这样的预测。”但他没有详细说明。“(俄罗斯)与西方的军事政治对抗的尖锐阶段仍在继续,而且正在全面展开。”拉夫罗夫表示。
据悉,拉夫罗夫的发言呼应了近期其他俄罗斯高级官员的观点。当地时间5月17日,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Sergey Ryabkov)接受塔斯社采访时,将西方精英比作不良青年和挑衅者,称其一心想将紧张局势升级到“灾难性崩溃”的边缘,却全然不顾后果。里亚布科夫表示,俄罗斯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没有丝毫信任感”,该组织在莫斯科引发了政治甚至情感上的排斥。里亚布科夫还称,俄方不排除在某些情况下,降低与美国外交关系级别的可能。谈及美国大选对双方的关系是否会产生影响,里亚布科夫直言:“考虑到美国精英的基本反俄共识,看不到改善局势的机会。”
荣誉
2015年3月23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授予俄罗斯外交部部长拉夫罗夫一等“祖国功勋”勋章,以表彰其在实现俄罗斯外交方针上的杰出功绩,以及在外交活动中的杰出表现。
2020年3月22日,普京签署命令,授予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俄罗斯联邦劳动英雄”称号,以表彰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特殊贡献。
2023年,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访问马里期间获得了马里高级骑士级国家勋章,以表彰他为这个非洲国家的利益做出的杰出贡献。
2025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签署命令,授予拉夫罗夫圣安德烈勋章,以表彰其取得的卓越成绩。
人物生活
兴趣爱好
漂流运动
拉夫罗夫的业余爱好是喜欢参与一种类似于“激流勇进”的体育项目,并且喜欢在野外进行这项挑战极限的冒险活动。拉夫罗夫曾在1995年与世界银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执行董事长安德烈·布卡罗夫、联合国秘书处的同事及俄罗斯对外信息局新闻中心的尤里·科巴拉泽一起乘筏子沿阿尔泰山中的卡通河漂流。他在大学期间就是漂流运动的积极分子和组织者,还定期组织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到西伯利亚地区的大小河流里进行漂流活动。
对诗歌的热情
拉夫罗夫曾写过一首歌献给母校国立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
这是我们的学校,
这是我们的符号,
莫斯科国关学院,
你是学生友谊的城堡,
你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第一次在这里撞击到心灵,
第一次在这里开启了大脑。
你也曾改变称谓,
你也曾更换地标,
但光荣传统“学习恰似食粮,友谊地久天长”未变分毫。
我们义无反顾,奔向远大目标。
颗颗火热的心,遍布天涯海角。
哪里有我们,哪里就事业腾达,哪里就充满欢笑。
以上参考:
拉夫罗夫在1994年重返纽约,写下了以下诗句:不要小看这条涓涓小溪,它是湍急河流的源头;它来自冰清玉洁的白雪之泉;它从遥远的高山之巅日夜不停地奔流而下;男子汉们向往的正是这种湍急河流。
家庭关系
拉夫罗夫的妻子玛丽亚·亚历山德罗芙娜·拉夫罗娃曾是一名俄语语言文学教师,虽然她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高,但她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拉夫罗夫。在拉夫罗夫在联合国任职期间,玛丽亚在联合国图书馆工作。她还创建了一个女性俱乐部,帮助那些随着丈夫出任职务而来的妇女们尽快适应新环境,了解外交礼仪。他们的独生女卡捷琳娜·谢尔盖夫娜·拉夫罗娃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生,后来在伦敦学习政治学和经济学,现在已经是一名职场精英。
参考资料
1月22日译名发布:Sergey Lavrov .参考消息.2023-04-03
拉夫罗夫·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俄罗斯联邦外交部.2023-09-19
特朗普高调接见俄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 拉夫罗夫个人简介 .金羊网.2023-04-03
普京提名5名统俄党领导人候选人,防长外长上榜.澎湃新闻.2023-12-24
俄总统普京授予俄外长一等“祖国功勋”勋章.新华网.2023-09-20
普京向拉夫罗夫颁发劳动英雄勋章.今日头条.2023-09-27
拉夫罗夫,普京的外交“铁拳”.世界知识出版社有限公司.2023-09-20
俄外长拉夫罗夫,走进桂林的“贵邻” .环球人物网.2023-04-03
谢尔盖·拉夫罗夫.捷克共和国国家图书馆数据库.2023-09-19
谢尔盖·拉夫罗夫于星期六年满65周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09-20
俄新一届政府组建:设10名副总理,包括新设1名第一副总理.澎湃新闻.2023-09-20
拉夫罗夫·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 .俄罗斯联邦外交部 .2023-11-24
西媒点评俄外长拉夫罗夫:对西方态度强硬 喜欢诗歌和甲壳虫乐队.参考消息.2023-11-26
Официальное опубликование правовых актов.俄罗斯联邦总统令.2023-09-20
俄外长拉夫罗夫获授“俄联邦劳动英雄”称号.央视网.2023-09-20
普京授予拉夫罗夫圣安德烈勋章.中国网直播-今日头条.2025-03-21
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没必要担心中国索要西伯利亚领土.观察者.2023-12-22
赖斯与拉夫罗夫公开斗嘴 美俄裂痕浮出水面.新浪网.2023-12-22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抵达韩国.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12-22
杨洁篪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外交部.2023-12-22
俄罗斯希望向乌克兰示好可避免再次发生天然气危机.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12-22
俄“东方-2010”军演检验了什么? 本报记者 周 峰.新浪网.2023-12-22
中俄.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12-22
Lavrov in Syria to Strongly Back Assad.themoscowtimes.2023-11-24
俄外长对基辅邀请各地区参加对话的计划表示质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12-22
拉夫罗夫和克里在慕尼黑讨论乌克兰危机.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12-22
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人民网.2023-11-25
俄外长谴责美军“保护”叙利亚油田:傲慢且非法.国际在线新闻.2023-11-24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继续支持中国抗击疫情.国际在线新闻.2023-11-25
外交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将访华.中国日报中文网.2023-11-25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11-25
普京提名5名统俄党领导人候选人,防长外长上榜.环球国际.2023-11-26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晤,互不相让!.北晚新视觉.2023-09-20
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抵达俄罗斯 将与俄外长举行会谈.光明网.2023-09-20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11-25
拉夫罗夫:俄罗斯自始至终都希望用外交手段解决俄乌冲突.澎湃新闻.2023-11-24
Forbidden.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09-20
俄外长与联合国秘书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谈.每经网.2023-12-22
伊朗总统莱希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界面新闻.2023-09-20
拉夫罗夫抵达巴厘岛,出席G20峰会,佐科:西方应软化对俄指责.百家号.2024-02-25
伊拉克和俄罗斯表示将推进经济安全等领域合作.新华网.2024-02-27
拉夫罗夫在泰国普吉岛出席俄罗斯领事馆开馆仪式.澎湃新闻.2024-01-29
韩俄外长昨借G20新德里峰会之机会晤.韩联社.2023-12-22
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环球网-今日头条.2025-04-03
拉夫罗夫抵达朝鲜,访问重点是……. 上观新闻-今日头条.2023-10-19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今日头条.2023-10-20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将访问朝鲜.网易.2023-10-16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举行会谈.百家号.2024-01-22
俄匈外长会谈,匈牙利最新表态!.上观.2024-01-29
俄罗斯和伊朗外长通电话讨论中东局势.新华网.2024-04-14
俄外长拉夫罗夫:中俄贸易已几乎实现去美元化.海峡网-今日头条.2024-04-24
普京任命绍伊古为俄安全会议秘书 提名别洛乌索夫担任防长.红星新闻-今日头条.2024-05-13
俄总统普京任命总统办公厅和政府成员.中国新闻网-今日头条.2024-05-15
中俄蒙在阿斯塔纳举行三方外长磋商.今日头条.2024-07-04
俄外长拉夫罗夫将率团出席第79届联合国大会.界面快讯-今日头条.2024-09-01
俄伊土三国外长分别就叙利亚局势通电话.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2-01
普京最信任“硬汉”外长访华泛舟漓江 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中国网.2023-11-26
谢尔盖·拉夫罗夫:根基越牢 成就越高——庆祝《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二十周年.中国政府网.2023-09-20
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人民网.2023-11-25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将访华.北京日报.2024-04-07
现场:王毅与俄外长举行会谈.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06-10
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界面新闻-腾讯网.2024-07-26
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红星新闻-今日头条.2024-11-19
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澎湃新闻-今日头条.2025-02-21
王毅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环球网-今日头条.2025-03-28
王毅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外交部-腾讯网.2025-04-01
王毅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5-04-01
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新华社新闻-腾讯网.2025-04-29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11-25
谴责“谎言帝国”!拉夫罗夫联大演讲怒斥西方,列出多个教训.新浪网.2023-11-25
俄外长:俄罗斯将对美国在欧洲部署核武器采取应对措施.新华网.2023-11-25
俄外长与美国务卿通电话 双方表达在乌克兰及中东等问题上合作意愿.央视新闻-腾讯网.2025-02-16
俄总统新闻秘书证实俄美将在沙特举行会晤.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2-18
美俄谈判即将来袭!俄外长摆出强硬姿态:绝不可能放弃领土.财联社-今日头条.2025-02-18
俄外长:关于调解乌克兰问题的俄美谈判将于近期启动.国际在线-今日头条.2025-02-19
俄外长:对俄方来说,北约部队出现在乌克兰不可接受.环球网-百家号.2025-02-19
法媒:鲁比奥和拉夫罗夫通电话,向俄方通报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环球网-今日头条.2025-03-16
【#俄美正筹备新一轮会谈#】.央视新闻-新浪微博.2025-04-02
乌克兰公布矿产协议备忘录细节,将设立重建投资基金.每日经济新闻-腾讯网.2025-04-18
拉夫罗夫提议:“永久消除俄乌冲突起因”.参考消息-今日头条.2024-07-18
“俄罗斯不是毫无瑕疵的,但并不羞愧”.网易.2023-12-28
德国宣布没收俄一机构7.2亿欧元资产 拉夫罗夫怒斥:小偷!.上观新闻.2023-12-28
丹麦批准了:乌可用所获F-16攻击俄境内目标.参考消息-今日头条.2024-05-31
俄外长:北约东扩“不可接受”.新华社-今日头条.2024-12-20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朝鲜外务相崔善姬举行会谈.红星新闻-今日头条.2024-01-16
朝俄最新商定:两国对话将在更多层级继续举行.央视新闻-腾讯网.2024-11-02
朝鲜外务相:朝方有必要强化核武器 提高报复性核打击态势.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1-01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举行会晤.海外网-今日头条.2024-09-09
拉夫罗夫与沙特外交大臣举行会谈.中国网资讯-今日头条.2024-09-09
俄罗斯外长与欧安组织秘书长举行会谈.光明网-今日头条.2025-03-12
俄美乌外长罕见同台!俄媒:自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拉夫罗夫首次前往欧盟国家参加欧安会议.环球网-腾讯网.2024-12-06
G20外长会美俄激烈交锋 联合声明再流产 中方呼吁最大共识.中国网.2023-12-28
俄土伊外长在多哈举行会谈 三方宣布支持叙领土完整和政治统一.央视新闻-腾讯网.2024-12-08
约旦外交大臣与俄罗斯外长通电话 讨论叙利亚及巴以局势.光明网-今日头条.2024-12-19
俄罗斯与埃及两国外长通话 讨论中东问题.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12-23
俄土外长讨论叙利亚局势发展等议题.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2-01
俄外长:俄方愿与乌、欧谈判 但乌克兰不加入北约是“先决条件”.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2-24
拉夫罗夫抵达卡塔尔.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02-26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抵达卡塔尔,其已启动对卡塔尔的访问.汇通财经-百家号.2025-02-26
总台记者观察丨伊俄外长会晤 强调美西方单边制裁不可接受.国际在线-今日头条.2025-02-26
土俄外长举行会晤 聚焦能源合作与地区局势.环球网.2025-04-12
普京新任期即将开启 俄外长拉夫罗夫去留引各方猜测.手机环球网.2023-11-26
俄乌冲突一周年回望:推动世界格局进行深度调整.新华网.2023-12-28
美欧英加同日官宣对普京实施制裁 俄回应称普京在海外没有银行账户.新浪网.2023-12-28
俄罗斯回应西方最新制裁:没用.新华网.2023-12-28
日本追加对俄制裁:冻结普京和拉夫罗夫等6人在日资产,禁止向49个俄实体出口.观察者网.2023-09-20
澳大利亚对包括俄外长拉夫罗夫在内的147名俄公民实施制裁.界面新闻.2023-09-20
泽连斯基签总统令:对俄总统普京等人实施制裁.新浪财经.2023-09-20
俄外长:西方向乌提供武器未取得明显效果.今日头条.2024-02-28
俄外长:欧洲的对乌政策“极度过时和失败”.光明网.2025-02-27
拉夫罗夫称欧洲国家希望延续俄乌冲突.看看新闻-今日头条.2025-03-03
俄外长:法国领导人涉核武言论是对俄“威胁”.环球网-今日头条.2025-03-07
俄外长:对在乌部署维和部队问题无法妥协.参考消息-今日头条.2025-03-07
拉夫罗夫:不接受北约部队出现在乌克兰.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3-12
俄外长称俄方不会谈判领土完整问题.凤凰卫视-新浪微博.2025-04-28
俄外长:乌克兰危机不能仅靠停火来解决.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05-10
美国务院指责拉夫罗夫“将大屠杀归咎于犹太人自己”.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11-26
他是普京头号心腹,也是让西方感到绝望的人,因为他逢怼必赢!.中国经济网.2023-12-28
中俄外长在京协调立场.今日头条.2024-04-09
“拉夫罗夫和耶伦同时出现在北京”.抖音短视频.2024-04-09
拉夫罗夫:至少一代俄罗斯人不会把西欧视为合作伙伴.今日头条.2024-05-19
拉夫罗夫获颁马里国家勋章高级骑士勋章.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11-26
普京授予拉夫罗夫圣安德烈勋章以表彰其卓越功绩.今日俄罗斯RT-新浪微博.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