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

抹茶(Matcha)又称末茶,它是用抹茶标准栽培与生产工艺生产的一种高端粉状绿茶,属于绿茶中的一种。

抹茶起源于中国魏晋,盛行于宋朝。九世纪末,“末茶”随日本遣唐使进入日本后,将这种喫茶(吃茶)方式,按照发音演变成日本文字“抹茶”。室町时代宇治抹茶闻名。90年代日本“Matcha”大量出口美国。21世纪初,旅日学者把抹茶携归中国后,衍生出了抹茶文化旅游、抹茶食品、抹茶饮料、抹茶化妆品、抹茶纺织品、抹茶生态养殖”等产品模式。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抹茶生产国和产品消费国。产业链主要集中在浙江省贵州省等省。日本抹茶主要产于爱知县西尾、京都宇治、福冈八女和静冈县四地,其中,宇治抹茶知名度最高。

抹茶制作工艺复杂。原料绿茶小茶片的采摘处理要覆盖和蒸青,使其香气特殊,色泽翠绿,味道鲜美。研磨抹茶要经过切茶、筛分、风选、粉碎、分筛、金探,和抹茶等工序。其颜色鲜绿明亮、颗粒柔软、细腻均匀、海苔香显著,富含多种抗氧化成分,具有的营养和保健价值。饮用抹茶通常按茶道方式,“浓茶”用4克抹茶,加60CC开水,有点像浆糊状。“薄茶”用2克抹茶,加60CC开水。可以用茶刷出浓厚的泡沫,爽口好喝。

历史发展

朦胧起源阶段

抹茶在中国作为药用材料。在《神农本草经》一书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公元前约2700年,炎帝把茶叶嚼碎吞入腹中,迈出人类吃茶的第一步,被誉为"抹茶鼻祖"。

早期发展阶段

早在隋唐时期,中国就开始将蒸青团饼茶碾碎制成“末茶”,加热水后用茶筅或者茶匙搅拌,再将茶叶茶汤一同饮用的“吃茶”方式。抹茶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很流行了。魏晋时期的古籍文献中就有关于“末茶”的记载。古籍对末茶冲泡后所呈现的景象的描述为:“沫沉华浮,若春敷。宋代“末茶”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茶团制作渐趋纷繁,饮茶流程也更为程式化。从采茶开始,制茶的整个流程都有专门的“督茶官”严格把控。讲究煎茶法、点茶法和分茶法,使茶汤表面幻化出各种文字乃至花草虫鱼的图案。北宋书法家、茶学家蔡襄在《茶录》中评述,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出了盛名的“点茶高手”和“分茶高手”,分茶高手“福全”和尚,每一盏“末茶”中可生成一句诗,四盏连点,可成一首绝句。但是,“末茶”在明代中后期便消亡了。

抹茶名字的由来

日本的抹茶茶道与宋人流行的点茶一脉相承。九世纪末,“末茶”随日本遣唐使进入日本,将这种喫茶(吃茶)方式,按照发音演变成日本文字“抹茶”。就有了“抹茶”(Matcha)这个名字。在日本抹茶经历了前期的奈良市平安时代,中期的镰仓市室町时代,后期的江户时代和现代,日臻成熟。在室町时代,宇治市的茶农们专门针对当地的土壤、气候等发明了“覆盖培育法”,即在茶叶采摘前,对茶树进行“覆盖遮阳”,从而使抹茶更加翠绿、香甜,宇治抹茶闻名。抹茶成了日本茶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抹茶在日本兴盛阶段

1996年,日本率先推出了哈根达斯抹茶冰激凌;2001年,星巴克在日本推出了抹茶味卡布奇诺。除此以外,抹茶蛋糕、饼干、糖果、肉丸、巧克力、面条馅饼还有抹茶面膜、肥皂等,各类以抹茶为原料的食品饮料和国产日化品牌产品越来越多,海外需求增大,带动了日本抹茶生产。“Matcha”大量向美国出口,融合抹茶元素的饮品与食品也越来越多。

中国抹茶的上升阶段

21世纪初,中国旅日学者把抹茶携归祖国,在上海浦东新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抹茶工厂。研制发明了多项抹茶设备,取得专利。现代高科技与传统工艺有机融合,加工成的天然蒸青绿茶超微粉体,在粒径方面比古代末茶更细。古代末茶的细度只能达到150目,而现代抹茶的细度可以达到6000目。现代抹茶的加工工艺,应用了生物育种技术、茶园管理技术、现代灭菌技术和保鲜技术,比古代末茶更复杂。创新了抹茶文创旅游商品,开发抹茶饮料、抹茶化妆品、抹茶食品、抹茶啤酒、抹茶酸奶等抹茶产品。涵盖生态茶园建设、茶产品精深加工、抹茶饮品食品开发、茶旅融合发展等项目。

产地环境

中国的浙江省贵州省等省为抹茶产业大省,其中浙江省以越城区、杭州市余杭区金华市、和武义县产区为核心区,身中国抹茶生产第一大省。2022年,浙江抹茶产品产量超3000吨,产值2.8亿元,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抹茶产地;以茶休闲、茶旅游、茶养生等为代表的茶相关三产总产值已高达150亿元。贵州省以铜仁市江口县为核心区,石阡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思南县等区县形成了“中国抹茶之都”。2022年全市实现抹茶总产量500吨、总产值2亿元。2020年中国抹茶的产量达到3916吨、消费量达到3966吨,分别占到全球的55.72%和56.43%。日本抹茶主要产于爱知县西尾、京都宇治、福冈八女和静冈县四地,其中,宇治抹茶知名度最高。这些产区处于北纬36°地带,土壤肥沃、矿物质丰富,水质纯净,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常年温湿,空气清新,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地区。利于茶绿素、茶氨酸内含物质的积累。

原料特征

抹茶(Matcha)的原料是一种没有经过揉捻的绿茶小茶片,它的采摘处理有两个关键词:覆盖和蒸青。

春茶在采摘前20天必须搭设棚架,覆盖芦苇帘子和稻草帘子,遮光率达到98%以上,也有简易覆盖,用黑色塑料纱网覆盖的,遮光率只能达到70~85%。日本学者竹井瑶子的研究显示,覆盖遮荫改变了光照强度、光质、温度等环境因素,因而影响到茶叶香气品质的形成。用不同材质、颜色的物品给茶遮光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经过复盖的绿茶叶绿素和氨基酸明显增加,类胡罗卜素为露天栽培的1.5倍,其氨基酸总量为自然光栽培的1.4倍,叶绿素为自然光栽培的1.6倍。

采摘后需要蒸青,使颜色更加翠绿。采摘下的新鲜茶叶当天杀青干燥,采用的是蒸汽杀青法。日本学者深津修和上美智子的研究分别表明,在蒸青过程中,茶叶中的顺-3-已烯醇、顺-3-己烯乙酸酯芳樟醇氧化物大量增加,并产生大量的A-紫罗、B-紫罗酮等紫罗酮类化合物,构成了抹茶(Matcha)特殊的香气和口感。所以,覆盖栽培的绿茶并且蒸汽杀青的覆下茶香气特殊,色泽翠绿,味道鲜美。

光照对茶树叶片的化学组分影响(ug%g)

制作流程

抹茶生产工艺很复杂。抹茶的制作流程也比绿茶粉要复杂得多。

杀青是茶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采摘下的新鲜茶叶当天杀青干燥,采用的是蒸汽杀青法。通过高温处理来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从而延长茶叶的保质期。可避免因人为操作而造成的品质差异,使茶叶的水分、营养、色泽和香味都能得到更好保留,并产生大量的A-紫罗酮、B-紫罗酮等紫罗酮类化合物,这些香气组分的先质为类胡萝卜素,构成了抹茶(Matcha)特殊的香气和口感,色泽翠绿。

研磨是抹茶加工的第二道工序,普通的绿茶粉通常是将杀青烘干后的茶叶直接进行快速粉碎;抹茶的研磨精制加工工艺流程为:切茶→筛分→风选→粉碎→分筛→金探→抹茶。

一、切茶,通过滚切机、齿切机等切茶机切茶,把大的切小、长的切短,切轧成0.3~0.5厘米大小的均匀碾茶碎片。

二、筛分,切茶后进行筛分,筛分过程中分离出不符合规格的碾茶,再进行切轧,反复筛切直至符合规格为止。

三、风选,风选是利用风力作用,去除碾茶中的黄片茶梗以及夹杂物等,并将轻重不同的碾茶分离,分级粉碎。

四、粉碎,粉碎是抹茶精制加工的关键工序。目前我国抹茶粉碎方式主要有球磨粉碎、石磨粉碎、连续式球磨机粉碎、气流粉碎等。1.石磨粉碎,高品质的抹茶一般采用石磨进行粉碎。1台石磨1小时生产40~50克抹茶。2.球磨机粉碎,抹茶企业大多采用球磨方式进行抹茶粉碎。单台球磨机每次投入碾茶20~25千克,研磨时间20~22小时。3.连续式球磨机粉碎,连续式球磨机连续进出料,进料到出料时间13~16分钟,生产量15~20千克/小时。4.气流粉碎,气流粉碎机连续进出料,进料到出料时间为1.5~2分钟,每小时生产量为50~150千克。

五、分筛,粉碎后的抹茶通过金属筛去除没有被粉碎的碾茶以及其它表面异物,一般使用80目不锈钢金属振动筛。

六、金探,经过分筛的抹茶粉,还需要通过磁棒、金属探测仪或X光探测装备去除抹茶粉中的金属异物。

七、抹茶,抹茶的外观色泽通常比绿茶粉更加鲜绿细腻明亮、颗粒柔软、细腻均匀、海苔香显著。泡制成茶饮后的茶粉沉降速度缓慢,口感风味香浓柔和,利于人体的吸收。

营养成分

抹茶(Matcha)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咖啡因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蛋白质、芳香物质、纤维素维生素c、A、B1、B2、B3、B5、B6、E、K、H等,微量元素钾、钙、镁、铁、钠、锌、、等近30余种。

饮用方法

饮用抹茶通常按照茶道的方式饮用,需要遵循一系列复杂的规则,基本方法为先在茶碗中放少量抹茶,然后加入少量未沸腾的温水,使用茶筅搅拌均匀。在茶道中,“浓茶”用4克抹茶,加60CC开水,有点像浆糊状。“薄茶”用2克抹茶,加60CC开水。可以用茶筅刷出浓厚的泡沫,爽口好喝。

抹茶茶道步骤是:

温碗,先把茶碗连同茶筅一起用开水烫过。

调膏,这是中国古人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日本茶道中没有这个程序。碗里放入2克抹茶,先加入少量的(几克)的水,把抹茶调成浆糊状,这样可以防止十分细腻的抹茶产生抱团的现象。

点茶,用茶筅按照W的轨迹贴着碗底前后刷搅,使之拌入大量的空气,形成浓厚的泡沫。

日本茶道把比较浓厚的抹茶(4克抹茶加入60CC的水)称为浓茶,把比较少的抹茶(2克抹茶加入60CC的水)称为薄茶。

鉴别抹茶

由于抹茶和绿茶粉本质的区别,形成自身的价值的截然不同,在国际市场上,一公斤的绿茶粉售价为1200-1800日元(人民币70-110元/公斤),而每40克的抹茶的售价为1800-12000元日币相当于人民币105-700元,相差几十上百倍。

抹茶和绿茶粉都具有绿茶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等特性。但是,从选种、栽培、杀青再到研磨等各个生产环节,抹茶的制作过程都比一般的绿茶粉更为严格、更加特殊。呈现出以下不同点:

颜色,抹茶因为覆盖蒸青,呈深绿或者墨绿色;绿茶粉为草绿。

味道,抹茶不涩少苦;绿茶粉略苦涩。

香味,抹茶呈海苔粽叶香气;绿茶粉为青草香。

细度,抹茶细度达6000目以上(2微米);绿茶粉100—300目左右,比抹茶粗很多。

抹茶的特点

抹茶对原料的质量要求较高

抹茶对原料要求采用氨基酸、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高的茶叶,同时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较低。在采摘之前,对鲜茶叶的采摘时间、叶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产时间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两个月出产的优质鲜茶叶做原料,生产出来的抹茶的质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叶的树种也有讲究,这种茶树以无性系繁殖技术培育而成,保证了茶树品种的纯正性。另外,为保证鲜叶的质量,在栽种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对茶树进行遮阳防暑,以这种方式生产的茶叶称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

抹茶对颜色要求更绿,鲜味更足

抹茶的茶叶在生长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要遮阴,这样就会抑制茶叶的光合作用。为了应对缺乏日照的艰苦环境,茶叶会补偿性地合成更多的叶绿素,因此抹茶的颜色比绿茶粉末更绿。加之,遮阴会抑制茶氨酸分解为茶多酚,茶氨酸是茶叶鲜味的主要来源,茶多酚则是茶叶苦味的主要来源,而相比于绿茶粉末,抹茶鲜味更足,苦味更淡。

抹茶富含多种抗氧化成分

其一,抹茶富含叶绿素。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会增加衰老和多种慢病风险,叶绿素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炎药活性,可以减轻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对身体的伤害。每克抹茶和绿茶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5.65毫克、4.33毫克,也就是说,抹茶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绿茶。叶绿素是脂溶性的,像泡绿茶那样用水冲冲很难释放出来。抹茶就不一样了,它磨成了粉末还会被全部吃掉,故而,摄入等量抹茶获得的叶绿素远远高于绿茶。

其二,抹茶冲泡后富含茶多酚。生产抹茶的茶叶要经过遮阴处理,这会影响茶多酚合成,所以单纯比较等量的绿茶和抹茶的茶多酚含量,抹茶肯定是比不过绿茶的。

其三,抹茶冲泡后儿茶素(茶多酚的主要形式)是绿茶的3―4倍。儿茶素的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素c黄酮和谷胱甘肽都强,如此就能更好地中和自由基,减轻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更好地保持年轻态。

其四,除了叶绿素和茶多酚,抹茶还富含多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比如绿原酸芦丁槲皮素。此外,抹茶含有的一定量的咖啡因可以提神,关键是抹茶比绿茶饮用方便,除了能用凉水直接冲泡,还可以加到牛奶、酸奶、咖啡中。

抹茶温水冲泡,不要高温加热

2017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发布国家标准,根据抹茶的感官品质,将其分为一级抹茶和二级抹茶。一级抹茶的品质高于二级抹茶。所以国产抹茶建议选一级的,如果是原装进口的,选择色泽更绿、颗粒更柔软细腻的。购买时最好选小包装的,比如每包10―20克,这样就不用反复开袋取用了,同时减少了茶多酚等成分的氧化损失。

对于抹茶的吃法,建议用温水冲服,或者加入酸奶、牛奶、咖啡、gelato和凉的燕麦粥。不过粉末状的抹茶直接加入这些食材中不好混合均匀,没混匀的抹茶小颗粒吃到嘴里就会有点苦,所以最好先加一点儿水搅匀了再倒入酸奶、牛奶等食物中。最好别拌入面糊做糕点,因为高温加热会损失抹茶的营养。

抹茶非常适合做点心

抹茶可以做成抹茶奶酱,将它用在涂抹吐司、饼干沾酱都很美味,不过在制作抹茶奶酱时千万别心急,火候很重要。如果想用抹茶来做甜点,可以先从简单的抹茶牛奶蒸蛋糕做起,而且抹茶牛奶也是在饮品店中的热门单品,学会制作方法后,在家就调出漂亮好喝的抹茶奶了。抹茶几乎同时拥有所有蔬菜的营养成分。抹茶不但可以直接用来饮用,同时可以做成各种抹茶食品,抹茶以其独特的生物学活性和在动物体内的整体生理调节功能及“绿色”特征,应和了新时代大众的消费理念和环保意识,可广泛应用在食品、饮料中。

国际规则

国际上严格禁止不当使用“抹茶”(Matcha)二字:凡不是石磨碾磨的不得称作抹茶,凡是没有使用抹茶原料的产品绝对不允许使用“抹茶”(Matcha)二字,“抹茶口味”,“抹茶风”之类的误导消费者的广告、说明词语等要求谨慎使用,是绿茶粉末的要求在配方里明确注明使用的是(绿茶粉)。日本的企业,他们绝对不会轻易使用“抹茶”(Matcha)二字。一些跨国公司即使在产品名上使用了“抹茶”(Matcha),也必定在括号或者标签原料栏里注明“绿茶粉”三个字,比如某著名国际品牌的《清润抹茶)》等。在国际市场上擦边球标识绝对不允许。

中国抹茶的标准

目前,国际上暂无抹茶的相关标准,而国内现行的抹茶标准有3个,分别是2017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发布的国家标准《抹茶》(GB/T 34778—2017)、2018 年贵州省发布的地方标准《贵州抹茶》(DB52/T 1358—2018) 和浙江制造团体标准《饮料配料专用抹茶》(T/ZZB 0987—2019)。

抹茶感官品质标准

国家标准将抹茶分为一级、二级2个等级,贵州抹茶标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3个等级,浙江制造团体标准未提出等级分类。3个抹茶标准对颗粒的要求均为柔软细腻均匀,香气都要求具有显著的覆盖香。3个抹茶标准中对抹茶感官品质的要求见表1。

抹茶理化指标标准

国家标准和贵州省抹茶标准要求抹茶的粒度 D60(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60%时所对应的粒径)≤18μm ,水分≤6.0%,总灰分≤8.0%,茶氨酸≥0.5%,对茶多酚无要求。因浙江制造团体标准主要是针对饮料配料专用抹茶,为保证抹茶饮料的口感,其物理化学指标比前面2个标准要求更严格,规定抹茶的粒度 D60≤15μm ,水分≤6.0%,总灰分≤7.8%,茶氨酸≥1.1%,茶多酚含量8%~15%。

抹茶卫生指标标准

对抹茶产品的污染物,上述3个标准都要求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浙江制造团体标准还要求铅含量 ≤4.0 mg/kg 。

对农残的限量,3个标准都要求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且贵州省抹茶标准额外增加了8项农残限量标准。

此外,浙江制造团体标准还对抹茶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计数等微生物指标提出具体要求,并要求不得检出致病菌(沙门氏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延伸阅读

日本抹茶

日本把抹茶用于食品,抹茶(まっちゃMatcha)产业已发展。抹茶无添加剂、无防腐剂、无人工色素,除了直饮外,作为一种营养强化剂和天然色素添加剂,被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诸多行业,衍生了品种繁多的抹茶甜食∶

食品类,抹茶月饼抹茶饼干、抹茶瓜子、抹茶gelato、抹茶面条抹茶巧克力、抹茶蛋糕、抹茶面包、抹茶果冻、抹茶糖果、抹茶布丁等.;

饮料类,罐装饮料、抹茶固体饮料抹茶牛奶抹茶酸奶

化妆品类,美容产品、抹茶面膜、抹茶粉饼、抹茶肥皂、抹茶香波等。

中国抹茶

中国抹茶可用作饮料直饮;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的抹茶可吃,用于制做茶点烘焙食品、冰淇淋等;抹茶用于食品、医疗、保健、化妆品等,相继面世了抹茶生巧、抹茶冰淇淋、抹茶雪花酥、抹茶酸奶、抹茶糕点、抹茶拿铁、抹茶预制拌粉、抹茶啤酒、抹茶饮料、抹茶牙膏、抹茶化妆品、抹茶护肤品等抹茶系列产品;拉花抹茶可赏,以茶汤为纸、茶勺作笔,画出各种图案。研发出了“抹茶+文创”“抹茶+食品”“抹茶+饮料”“抹茶+化妆品”“抹茶+纺织”“抹茶+生态养殖”等产品模式,涵盖生态茶园建设、茶产品精深加工、抹茶饮品食品开发、茶旅融合发展等项目。2023年浙江九宇的径山抹茶、径山末茶和径山抹茶牛乳参展美国世界茶叶博览会。同年,贵州铜仁市签约茶产业合作项目16个,签约总金额5.39亿元。

参数对比

日本抹茶(用天然石磨碾磨) ====原料:复盖蒸青春茶==产量 40克/小时日本绿茶粉(用球磨机碾磨)====原料:复盖/或不复盖蒸青春茶==产量 约2~4KG/小时;

中国绿茶粉(用气流粉碎机)====原料:复盖或不复盖或普通炒青茶====产量 约20~100KG/小时;

日本抹茶 /宇治抹茶(用天然石磨碾磨)===细度 2~20微米==翠绿==海苔香==微甜略涩===悬浮300秒以上==泡沫丰富均匀日本绿茶粉(用球磨机碾磨)==细度 20~40微米==翠绿==草香==微涩==沉淀==泡沫有;

中国绿茶粉(用气流粉碎机打碎)==细度 180~75微米==黄绿==火香==苦涩==沉淀严重==无泡沫;

参考资料

抹茶到底是什么茶?.腾讯网.2023-12-25

什么是抹茶,附抹茶茶道步骤.农村网.2023-12-25

抹茶回归 2015-03-25 10:49:24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新闻网.2023-12-28

抹茶,是碾碎的绿茶?.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5

“抹茶控”的你,真的了解它吗?.今日头条.2023-12-25

抹茶之道.今日头条.2023-12-27

抹茶是什么?.今日头条.2023-12-28

“抹茶宇宙”的尽头 为何在浙江?.今日头条.2023-12-27

【黔茶飘香】绿茶变抹茶 铜仁“抹茶”飞世界.腾讯网.2023-12-28

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抹茶生产消费国.新浪财经.2023-12-28

《焙烤食品用抹茶》团标公开征求意见.中国食品报网.2023-12-28

浙江成全球最大抹茶产地,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杭州网.2023-12-28

全球连线|在“中国抹茶之都” 看“世界抹茶超级工厂”如何生产.腾讯网.2023-12-28

你所不知道的贵州造丨国际市场上,贵州抹茶香.今日头条.2023-12-29

茶科普 | 抹茶是怎么加工出来的?(精制).今日头条.2023-12-27

抹茶并非“绿茶粉”.今日头条.2023-12-25

贵州铜仁:持续擦亮“梵净抹茶”品牌.腾讯网.2023-12-25

凭抹茶的那一抹绿俘获人心.新浪看点.2023-12-28

遗失的中国抹茶文化.中国茶网.2023-12-28

抹茶成“新宠” 贵州抹茶最大潜力是实现“抹茶+”.今日头条.2023-12-27

抹茶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吃?.今日头条.2023-12-27

宋朝人是如何喝茶玩茶的?来中国茶叶博物馆一饱眼福.今日头条.2023-12-27

抹茶控速速集合,一起解锁“贵州抹茶”.澎湃新闻.2023-12-25

国际市场上 贵州抹茶香.今日头条.2023-12-26

首届贵州梵净山国际抹茶文化节开幕 贵州抹茶地方标准发布.今日头条.2023-12-26

央视镜头下的欧标抹茶.今日头条.2023-12-26

贵州抹茶产区地图的搜索结果.百度图片.2023-12-26

潮声丨“抹茶宇宙”的尽头 为何在浙江?.腾讯网.2023-12-27

这片叶子,浙江省委书记为何如此重视.中国网浪潮新闻.2023-12-29

“山东抹茶出口实现零突破!”诸城抹茶踏上马来西亚之旅.澎湃新闻.2023-12-29

抹茶的历史你了解吗?.m.toutiao.com.2022-06-08

抹茶的鉴别.今日头条.2023-01-03

抹茶≠绿茶粉 抹茶蛋糕可能不靠谱.咸阳新闻网.2023-12-27

抹茶就是绿茶?其实区别大了.澎湃新闻.2023-12-25

抹茶是茶吗.农村网.2023-12-26

探访“中国抹茶之都”:抹茶吃出新“食”尚 走俏海外促增收.新浪看点.2023-12-25

铜仁市三大举措推动抹茶产业集群化发展.人民网.2023-12-25

中国有机抹茶发展论坛在武义举行.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907395901690479118/.2023-12-27

山巅一寺一壶茶,伴随九宇走天下-茗边智库.http://www.mingbianyun.com/newsinfo/5717856.html.2023-12-28

夏冬百科 | 抹茶的十万个为什么,你不懂得都在这里.搜狐网.2023-12-2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