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团子简称团子,又称粘米团子,是中国江汉平原南部的仙桃市、洪湖市、监利市等地在团圆的时候吃的一种传统美食。以腊肉为主,掺有莲藕、香干、粉条、蒜苗等炒制成馅,裹上大米粉后蒸制而成。
“米团子”起源于元朝末年,陈友谅的夫人潘氏曾以此犒赏士兵传于后世。人们取其团圆之意,把它叫做“团子”,作为每年正月十五的年夜饭。随着互联网销售的发展,昔日的农村“年货”,正逐步成为广大城乡市民全年日常消费的食品。
历史沿革
“米团子”起源于元朝末年,渔民陈友谅揭竿起义,夫人潘氏曾以此犒赏士兵传于后世。其制作方法是将米粉搓成圆团,内填菜馅,蒸熟后吃,别有风味。人们取其团圆之意,把它叫做“团子”,作为每年正月十五的团圆饭。
洪湖市 “米团子”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常常只有到春节时才品尝到。2017年,随着互联网销售的飞速发展,米团子迎来发展新机遇。以前仅仅春节期间的忙碌,变成了全年的忙碌,其中网络渠道的销售额占了八成,许多订单都是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大城市。昔日的农村“年货”,正逐步成为广大城乡市民全年日常消费的食品。
制作工艺
制作团子工艺繁杂,需要先把上好的米磨成细粉,用木桶蒸到半熟兑水揉成芡子,不干不稀。馅料可以有肉、豆腐干子、榨菜、大蒜、姜、西亚火葱,也有藕、梅干菜、辣椒等等,剁成细丁细粒,调味后放锅里炒制后冷却。随后将一个个白白的米粉团捏成米用的石头窝窝形状,把馅装在窝窝里包好捏成苹果大小的圆球,捏好后再上木篜蒸,当篜桶或者篜格子出大气,闻到香味时即可端出食用。
菜品特色
米团子大小以个人喜好而定,捏的太薄会破,露馅流油难看,太厚难熟也难咬。刚蒸熟的团子晶莹透剔,散发出清新的米香,咬开后团子馅浓香扑鼻。
相关事件
2024年2月23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抖音发布短视频,小米食堂为员工提供两种免费汤圆,并表示其家乡为湖北仙桃市,当地的元宵节除了吃汤圆还会吃米团子。雷军称米团子就是把大米磨成粉,煮熟后,揉成一个球状,里面包上腊肉、粉条、豆腐干等馅,再蒸熟就可以吃了,挺好吃的。
参考资料
粘米团子.仙桃市人民政府.2024-02-23
文化荆州 | 吃一口热乎的米团子.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4
【新春走基层】舌尖上的仙桃:米团子--图片新闻.www.cnxiantao.com.2022-05-17
洪湖“米团子”搭上网络快车 节令小吃变身日常食用佳品.今日头条.2024-02-23
抖音.抖音.2024-02-23
元宵节你是“汤圆党”还是“元宵党” 雷军:我的家乡吃汤圆 .百家号.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