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菜

小米菜,即繁穗苋(拉丁学名:Amaranthus cruentus;英文名:红色 苋属、Red 穗状花序),别名天雪米、繁穗苋、反枝苋,为石竹目、苋科、苋属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绿色。叶柄绿色;叶片菱形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无毛。复合聚伞复总状花序直立;苞片和花被片先端具明显长尖头;雌花苞片长度约为花被片的1.5倍;花被片明显短于果实。胞果直径3-4毫米,周裂。种子近球形。花期6-7月,果期9-10月。染色体数目:2n=30*、32*、34*。全球广泛分布。原产于中南美洲。生长于平地到海拔2150米,可见于村旁或菜园等处。喜阳光,喜温暖,耐寒,极耐炎热,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其繁殖栽培方式为播种、扦插繁殖。

种子为粮食作物,食用或酿酒。其幼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或作牲畜、家禽饲料。可栽培供观赏。全株可提取黄色和绿色染料,红色花序可制红色染料。干燥植株燃烧后可作为钾肥来源。其种子产量高、生长迅速,且能耐受干旱、贫瘠土壤及高温等多变环境,该植物被视为入侵性禾本科杂草

小米菜至少在公元前4000年已被北美和中美洲地区用作食物来源。其在中国亦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分类与命名

命名

小米菜的英文名“红苋(红色 苋属)”得名于其金黄、紫红叶片在采收干燥后仍保持艳丽色泽的特性,叶片主色调决定了“红”这一前缀。

分类

小米菜隶属于石竹目苋科、苋属。苋属植物共有44种。广布于热带温带地,中国有23种,分布甚广,其中最常见而有经济价值的有苋A. tricolor L.,供蔬食,凹头苋A. viridis L.为一种野蔬菜,亦可为家畜的饲料,A. caudatus L.供观赏用。一年生草本;叶互生;花小,单性,为稠密、腋生的花束或为直立或下垂、稠密或疏散的穗状花序;花被片5,或1—3;雄蕊1—5,分离;退化雄蕊缺;子房压扁,有胚珠1颗;果为一压扁、不开裂或盖裂的胞果。

特征

小米菜为一年生草本;全株高30厘米到2米;茎直立、单一或分枝,具钝棱,近无毛;叶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3厘米,先端尖或圆钝,具芒尖,基部楔形;花单性或杂性,穗状复总状花序直立,后下垂;苞片和小苞片钻形,绿色或紫色,背部中脉突出顶端成长芒;花被片膜质,绿或紫色,顶端具短芒;雄蕊较花被片稍长;胞果卵形,盖裂,和宿存花被等长。染色体数目:2n=30*、32*、34*。

分布

分布范围

小米菜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多个大洲的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已被引种至全球许多地区,在热带亚热带区域均有广泛分布。在中国分布于江西省重庆市湖北省云南省、北京市、安徽省、四川省山东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浙江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辽宁省吉林省、台湾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等地。

生境

小米菜生长于平地到海拔2150米,栽培或逸为野生,可见于村旁或菜园等处。

习性

小米菜,花期6-7月,果期9-10月。该植物是一种喜温作物。其种子在5至8℃的温度下发芽缓慢,而在10至12℃的温度下发芽较快。生育期为117至123天。该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如果在生育期遇到短日照,即使植株不高也能开花结实。它具有很强的喜光性,生育期要求充足的光照。该植物耐干旱、耐瘠薄、耐酸性土壤,同时也耐盐碱,但它怕涝、怕霜冻。它对土壤肥力的消耗很大,只有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获得高产。

繁殖

种子‌可直播或苗床育苗后移栽。种子是自下而上逐渐成熟的,成熟时间很长,老嫩程度不一。因此,在播种前需要将种子摊晒,这样做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方式通常为条播或撒播。播种完成后,需要立即进行镇压,并反复镇压,以便于保墒和防风。该植物宜春季播种繁殖,7-10天可见萌芽。温暖土壤中发芽迅速,低温会影响发芽率,夜间降温有助于萌发。需合理整地并保持土壤持续湿润以提高成功率。扦插‌繁殖时,生长中的植株枝条易于生根。

栽培

水肥管理‌

小米菜原产于热带气候区,喜湿润环境且需每周浇水两次以保持土壤均匀湿润,避免积水。室内养护需维持湿度,室外种植则依赖生长季充足的当地降水。为促进最佳生长与开花,建议使用均衡肥料:生长期每两周施高氮肥,成熟后改为每月施用。采用缓释施肥法并遵循规范,可防止过度施肥。需确保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

‌修剪方法

小米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具鲜红色叶片,需在早春至晚春精细修剪以刺激健壮生长。去除受损茎秆可改善通风、塑造丛生形态并提高叶片产量,操作时需使用消毒工具以避免病害。

‌换盆要点

盆栽小米菜需配置排水优良的基质,以维持理想湿度并预防根系腐烂。

用途

食用

在食用方面,小米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苗期叶片含蛋白质21.8%、赖氨酸0.74%;成熟期叶片含蛋白质18.8%。人们可以采集小米菜的嫩茎叶,用开水烫软后煮汤、炒食或凉拌食用。此外,小米菜的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16%~18%、赖氨酸0.5%~0.8%、脂肪7.5%左右(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95%以上)以及淀粉61%。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食品营养添加剂加以利用。其种子可煮熟、研磨成粉制作糕点,或发芽后用于沙拉。整粒烹煮时会产生凝胶状质地,但部分种子可能因未被充分咀嚼而未被消化吸收。其还可以用于酿酒。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邦的Shravan月(印度历五月)节庆期间,当地会制作一种搭配新鲜椰蓉的油炸蔬菜菜肴。美洲原住民祖尼族农民则将植株的穗轴碾碎,用于为仪式面包染色;其捣碎的叶片和花朵经湿润后还可作为红色颜料涂抹于脸颊。

饲用

在饲用方面,小米菜同样表现出色。其茎、叶比较柔软,营养价值较好,是猪、鸡等动物的优良青绿多汁饲料。无论是生喂还是熟喂均可,也可以切碎或打浆拌入糠麸中饲喂。饲喂幼嫩的小米菜可以增加喂量,从而减少精料的用量。当小米菜老化以后,还可以作为牛的饲料进行粉碎饲喂,效果同样很好。如果将其与含水较少的饲料混合青贮饲料,则能得到品质优良的青贮料。牛、猪、兔、鸡、鹅、鱼等各类动物均喜食这种青贮料。

观赏

小米菜的叶片和羽毛状花穗入秋转为紫红色。用于布置花篱,花镜,或数株丛植于花坛中央造型布置。该植物多作为低矮植物背景层。其鲜艳色彩对蔬果园及花坛景观至关重要,可与夜茄、万寿菊甜玉米、辣椒、豌豆、豆类、黄瓜等蔬菜混植,以增强质感与色彩层次。

其他‌

小米菜全株可提取黄色和绿色染料1,红色花序可制红色染料。干燥植株燃烧后可作为钾肥来源。

危害

危害

小米菜原产于中南美洲,已广泛适应全球多种气候环境。因其种子产量高、生长迅速,且能耐受干旱、贫瘠土壤及高温等多变环境,该植物被视为入侵性禾本科杂草。其竞争性强,易通过遮蔽光照和争夺养分侵占花园,导致其他植物被排挤。为防控小米菜泛滥,需在其幼苗阶段及时识别——典型特征为紫红色叶片和花序,并务必在结籽前清除植株。小米菜主要通过风力、水流、动物活动或受污染堆肥携带的大量种子传播。该草分布于中国各省区以及世界各地。有栽培或逸为野生。主要危害玉蜀黍属、高粱、豆类、蔬菜、果树等作物。该草植株高大,与作物争水、争肥和光照能力强,发生严重时,造成作物减产,品质变劣。

防控

最佳防控期为春末夏初植株结籽前,优先处理未开花的幼株。(1)手工拔除‌:握住植株基部连根拔出,雨后土壤松软时效果更佳。(2)覆盖抑制‌:在目标植物周围铺设2-3英寸厚的有机覆盖物,阻断小米菜幼苗光照。‌(3)耕作切断‌:使用锄头或翻土机破坏表层土壤,切断根系,需定期操作以阻止其扎根。(4)火焰灼烧‌:用火焰除草器灼烧幼株,需谨慎操作避免损伤周围植物。(5)沸水处理‌:直接浇灌植株茎叶,适用于小范围且邻近植物较少的情况。

文化

小米菜代表永恒、忠诚与不朽友谊。考古证据表明,约6000年前墨西哥中美洲古部落已将其细小而密集的种子作为主食:研磨成粉或熬煮为粥,亦可通过炙烤使其爆裂如爆米花。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邦的Shravan月(印度历五月)节庆期间,当地会制作一种搭配新鲜椰蓉的油炸蔬菜菜肴。美洲原住民祖尼族农民则将植株的穗轴碾碎,用于为仪式面包染色;其捣碎的叶片和花朵经湿润后还可作为红色颜料涂抹于脸颊。

参考资料

Red amaranth.picturethisai.2025-05-21

Amaranthus cruentus ‘Red Spike’ Review.thebelmontrooster.2025-05-21

老鸦谷.植物智.2025-05-21

老鸦谷.sp2000.2025-05-21

Amaranthus cruentus.Useful Tropical Plants.2025-05-21

老鸦谷(FOC 机器翻译版).植物智.2025-05-21

老鸦谷(中国植物志).植物智.2025-05-21

Amaranthus cruentus.antropocene.2025-05-21

Amaranthus L..itis.2025-05-21

苋属.植物智.2025-05-21

Browse taxonomic tree.sp2000.2025-05-21

老鸦谷.植物智.2025-05-2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