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祥林

何祥林,男,汉族,1953年9月生于湖北省县。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同时担任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何祥林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和思想政治教育,他参与编写并出版了17部著作,其中7部为主编,并发表了近40篇学术论文。他的教育工作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曾获得“湖北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荣誉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并在2003年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0年特别贡献奖

人物经历

何祥林1978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留校工作。历任历史系政治辅导员、党支部书记等职。1984年9月调至武汉大学党委办公室工作,担任校党委秘书。1988年4月起担任武汉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1991年3月任武汉大学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党办副主任,1994年1月任武汉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1997年10月起担任武汉大学工会主席,同年12月任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并于1998年8月兼任武汉大学纪委书记。2001年2月调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何祥林教授还担任多项社会兼职,包括湖北省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湖北省教育工会常委等。

论文成果

《论高校管理中的文化理念》,《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权威期刊

《构建和谐高校的“抓手”》,《光明日报》,2007年10月24日,重点核心期刊

《教师教育与师范大学使命》,《光明日报》,2009年5月1日,重点核心期刊

《从科学发展观高度把握高校发展新思路》,《光明日报》,2008年7月9日,重点核心期刊

《高校发展先优化什么?》,《光明日报》,2010年8月12日,重点核心期刊

《周恩来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春雨润物细无声》,《人民日报》2008年4月3日,重点核心期刊

《从人本管理视角认识和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23期,重点核心期刊

《美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9期,重点核心期刊

《构建和谐高校:大学思想政治新任务——从构建和谐高校的角度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22日综合版,核心期刊

《坚守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教育责任》,《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14日,核心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研究综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6月第3期,核心期刊

《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核心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对策》,《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核心期刊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观及其当代启示》,《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核心期刊

《十六大以来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综述》,《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核心期刊

《贫困生精神贫困分析》,《求索》,2006年第11期,核心期刊

《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2期,核心期刊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探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3月上半月刊,核心期刊

《改革开放30年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历程及基本经验》,《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5期,核心期刊

《教师为本 师德为魂——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8期,核心期刊

《教师为本 师德为魂——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10期,核心期刊

《校务公开“2+1”模式的思考》,《工会论坛》,2005年第6期,一般期刊

《全面实行目标管理,积极推进高校二级教代会建设》,《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5年7月第11卷,总第126期,一般期刊

《找准切入口,推进校务公开》,《中国教工》,2005年第11期,一般期刊

《科学安排高校十七大精神“五进”工作》,《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6月 ,一般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长江论坛》,2010年第3期,一般期刊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及其现实启示》,《高等函授学报》,2006年第9期,一般期刊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新概括、新境界》,《湖北宣传》,2006年第4期 ,一般期刊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