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头村

鹅头村隶属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位于埭头镇西北部,是一个三面临海一面靠山的半岛渔村。村庄总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距离埭头镇政府所在地大约8公里,秀屿区政府所在地约17公里。鹅头村共有居民2268人,分属于505户家庭,下辖两个自然村和四个村民小组。

自然地理

鹅头村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北面的鹅头山(亦称鳌山)上,其地形酷似鹅头,相传是“鹅穴”。系从大蚶山另生支山脉向北直伸入兴化湾,鹅头处略偏西,高约80米,三面环海,连续有数里长。从大蚶山高处俯视,犹如一只大天鹅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兴化湾海面上,两只翅膀伸向两边海滩,每当退潮,辽阔的海滩上会呈现出左右两条沙滩脊梁,远远望去,如天鹅展翅欲飞,气势雄伟,活灵活现。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外地海船从石城进入兴化湾,向北环大蚶山后,很容易驶入鹅头港。该港口向北而偏西弯进,可将兴化湾吹来的东北风、浪顶住,港内风平浪静,且码头低平,船一靠码头便极易装卸货物,是个天然的优良港口。在古代,鹅头港船桅林立,商贾云集,商行货栈也应运而生,鹅头村成为莆仙永货物的集散地。此外,这里还曾建石头城堡以保护商贸集市、货仓等,民间有“先有鹅头,后有涵头(涵江)”之说。

鹅头村的浅海养殖是一大亮点,现有吊蛎养殖数千亩,紫菜养殖、龙须菜养殖各有五百亩。其产出的吊蛎质优价廉,畅销周边各县市,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生活,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历史文化

鹅头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宋朝时期,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鹅头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重要的港口和商业中心。村里曾经建立起了石头城堡,以保护商贸集市和货仓的安全。鹅头村的文化遗产包括吴氏宗祠,以及一些历史遗迹,如古城墙和古墓群。此外,鹅头村还有多个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传说,如明代正德皇帝游览鹅头的经历,以及鹅头港的衰落故事。

经济发展

鹅头村的经济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其浅海养殖是一大亮点,现有吊蛎养殖数千亩,紫菜养殖、龙须菜养殖各有五百亩。吊蛎质优价廉,畅销周边各县市,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生活,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曾经,鹅头村地理位置优越,鹅头港是个天然的优良港口,外地海船容易驶入,港内风平浪静且码头低平,便于装卸货物,使这里成为莆仙永货物的集散地,商贸云集,商行、货栈应运而生。然而,后来由于港口转移等原因,鹅头港逐渐衰落。 如今,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鹅头村继续发挥其海洋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例如,2019年该村获得了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补助资金,用于促进经济发展。未来,鹅头村有望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多元化发展。

交通

鹅头村系埭头镇管辖的行政村之一,位于埭头镇西北面的一个三面临海一面靠山的半岛上。这里曾有优良的港口——鹅头港,外地海船从石城进入兴化湾后,向北环大蚶山便能容易地驶入该港。其港向北而偏西弯进,可有效顶住兴化湾吹来的东北风、浪,港内风平浪静,且码头低平,船只靠岸后极易装卸货物。

然而,由于地处沿海偏僻位置,陆路交通不便,货物集散困难,在港口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后来,随着大轮船停靠三江口、驳运进涵江,鹅头港走向衰落。

如今,为改善交通条件,当地也在做出努力。例如,2019年莆田市秀屿区新增了公交线路,其中 306 路公交从埭头公交首末站出发,途经埭头一中、埭头镇政府、埭头市场等地,最终到达汀港村,该线路会经过鹅头村。此外,相关部门也在关注岛屿轮渡码头及沿线交通安全治理工作,争取资金以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划设停车线、安装智能监控摄像头等以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但总体而言,相比一些交通更为便利的地区,鹅头村的交通可能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过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洋资源优势,依然使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具体的交通情况可能会随着当地的发展和建设而有所变化。

主要景点

古城墙遗址

鹅头村曾有石头城堡,用于保护商贸集市和货仓。虽城堡如今已毁,但仍能看到部分断墙基、残壁以及密集的屋基和许多古井。

鹅头港

曾经是个天然优良港口,船桅林立,商贸云集。它向北而偏西弯进,可顶住兴化湾吹来的风浪,港内风平浪静且码头低平,便于装卸货物。如今虽已衰落,但仍是渔船靠岸的地方。

独特的海岸线景观

该村位于三面环海的半岛上,从大蚶山高处俯视,整个地形犹如一只大天鹅横卧在兴化湾海面上,两只翅膀伸向两边海滩。每当退潮,辽阔的海滩上会呈现出左右两条沙滩脊梁,远远望去,如天鹅展翅欲飞,气势雄伟,活灵活现。

参考资料

乡村旅游丨鹅头渔风——半岛渔村.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政府.2024-08-15

寻美秀屿|半岛渔村——埭头鹅头村.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政府.2024-08-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