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柿子

草莓柿子,番茄属番茄的一个品种,也叫做草莓番茄、铁皮番茄,绿腚番茄、铁皮柿子、绿腚柿子,是一种东北地区传统的番茄类型,一般作水果食用。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种植,大连市是中国草莓柿子主产区之一。

草莓柿子的果实从蒂部到脐部有多条放射形绿线,单果质量80~150 g,具有营养丰富、风味浓郁、耐储运等特点,售价是普通番茄的3~4倍。草莓柿子因品质优良,价格较高,被认为是贵族水果。也因为成熟时果肩部绿肩不褪色,果实内果肉和结籽部位的果浆呈绿色,不同于普通品种。

草莓柿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维生素a维生素c果胶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其富含的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铁皮柿子中的糖分主要由小分子的果糖和葡萄糖构成,还含有芦丁。草莓柿子是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的特色产业,截至2025年2月,普兰店区有草莓柿子大棚2100余个,占地3800亩,产量1.1万吨,产值约1.1亿元。

名词来源

绿色的种籽镶嵌在果瓤里,看起来像一颗颗草莓裹在里面,故称“草莓柿子”。

形状特征

草莓柿子是东北地区传统的番茄类型,果肩青绿色,果实个头一般在80~150克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营养丰富,口感脆爽多汁,酸甜可口,风味浓郁。

草莓柿子因品质优良,价格较高,被认为是贵族水果。也因为成熟时果肩部绿肩不褪色,果实内果肉和结籽部位的果浆呈绿色,不同于普通品种。

地区分布

草莓柿子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种植,大连市是中国草莓柿子主产区之一。

生长习性

光照

草莓柿子栽培光照,以16小时为最好,一般不低于11小时,光照强度以5~7万勒克斯为佳。果实果面着光利于绿果肩加深。

土壤

沙质土或盐碱地较适宜草莓柿子生长。选用耕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壤土为宜,土壤pH在7~7.8之间。

播种育苗

茬口安排

日光温室铁皮柿子越冬茬口,7月下旬~8月下旬育苗,9~10月定植,翌年1~6月采收;早春茬口,11~12月育苗,翌年1~2月定植,4~6月采收。

育苗

播前用50~55℃温水浸种20min,待水温降至20~30℃再浸种4~6h;也可用0.4%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min,将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在日光温室内播种育苗或工厂化育苗,采用72孔穴盘,每穴播1粒种子,随后覆盖基质厚1cm。将穴盘摆放整齐,出苗前保持温度25~30℃,注意控制夜温,以防秧苗徒长。

出苗前保持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温度控制在27~30℃,齐苗后适当降低温度,保持白天温度20~25℃、夜间12~14℃。播种到出苗期基质最大持水量保持75%~90%,整个苗期基质相对含水量保持80%~95%。两叶一心后,结合喷水喷施0.1%尿素和0.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2次,冬季苗龄过长或幼苗出现脱肥现象时,可叶面喷施0.3%磷酸氢二铵补肥。定植前7~10d,白天增加放风量进行低温炼苗。

田间管理

温度管理

定植到缓苗期,保持白天温度28℃左右、夜间18℃左右,白天棚内温度达到32℃时需适当放风;缓苗后,保持白天温度23~26℃、夜间13~15℃;开花结果期,尤其是果实膨大后应尽量加大温差,保持白天温度25~28℃、夜间14~16℃。

肥水管理

第一穗果膨大时随水追肥,喷施中钾水溶肥;第二穗果膨大时,追施中微量元素肥;第三穗果膨大时,追施氨基酸水溶肥;第四穗果膨大时,追施中钾水溶肥;第五穗果膨大时,追施中钾水溶肥;进入冬季后,日光温室中的光照逐渐变弱,可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并喷施叶面肥补充微量元素。果实膨大后尽量不浇水或少浇水,采收前10~15d停止浇水,每穗果采摘后视土壤墒情随水施肥。

增施农家肥和有机肥,每亩施用腐熟优质农家肥或有机肥,增施腐植酸海藻素氨基寡糖素等生物菌肥,提升番茄诱抗力。少氮中磷多钾,增施中微量元素,如钙、镁、钼、锌等,提高番茄抗性和品质。根据植株长势,叶面调整氮钾用量,以及钙镁硼钼等中微量元素。

减少与茄果类作物连作,增施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放线菌EM菌,降低有害微生物如线虫以及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等,土质中性偏碱。

植株管理

单秆整枝,每株留5~8穗果,每穗留4~6个果,及时摘除畸形果、老叶、病叶。最上面果穗留2~3片叶后打顶,第一穗果转色后打掉其下部叶片。

花果管理

自然授粉或人工辅助授粉。自然授粉的,有5%花朵开放、温度稳定在15~26℃时,释放熊蜂头,喷施杀虫剂、杀菌剂,燃放烟剂时需将蜂箱移至室外。人工辅助授粉的,于开花盛期选晴天上午采用振荡器拨动花梗使花粉散落,以提高授粉率;有40%以上花朵开放时,用毛笔蘸取番茄灵(对氯苯氧乙酸)或番茄丰产剂2号轻涂在花柄处,也可将药液装入喷壶喷在花上,注意做好标记以防重复授粉。

病虫害防治

铁皮柿子病害主要有枯萎病、根腐病、病毒病、致病疫霉、溃疡病、叶霉病、灰葡萄孢等,虫害主要有白粉虱、蓟马科桃冠潜蛾等。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采用轮作换茬、嫁接等方法,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枝枯叶,深翻土壤;高温闷棚,消杀土传病害。

物理防治

大棚通风口安装防虫网,大棚内可悬挂黄板和蓝板诱杀白(烟)粉虱蚜虫、蓟马等害虫。

化学防治

可用1%氨基寡糖素溶液防治病毒病,用72.2%霜霉威盐酸盐防治晚疫病,用25%嘧霉胺悬浮剂防治叶霉病,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防治灰葡萄孢,用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防治白(烟)粉虱,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剂防治蚜虫,用48%乙基多杀霉素防治蓟马科

采收

草莓柿子果蒂“放线”、果面开始转色时即可陆续采收。单果质量80~150g、糖度达7°以上的为商品果,未达标准的为等外果。长距离运输的,应适当早收。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铁皮柿子的糖度更高,风味和口感更好。

营养价值

草莓柿子在碱性土壤条件下种植,糖度更高,酸甜味道更为浓郁而被称之为碱地柿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维生素a维生素c。此外还含有丰富的果胶纤维素。铁皮柿子含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铁皮柿子中的糖分主要由小分子的果糖和葡萄糖构成,还含有维生素P。

产业发展

辽宁省普兰店区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草莓柿子是当地的特色产业。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5月,是草莓柿子的销售旺季,是普兰店区一张重要的乡村产业“名片”。

普兰店区安波街道米屯村背依大连市区水源地碧流河水库,水资源纯净充足,当地百姓便开始尝试种植草莓柿子,并获得成功。但长期以来,却因其附加值不高、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制约了草莓柿子产业发展,村集体收入也受到影响。2021年,米屯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为1.5万元。

2022年以来,米屯村积极探索党建联建发展新路径,完善组织体系,做优做强产业链。为破解草莓柿子产量不足、品牌建设滞后、销售渠道不畅等难题,村党支部创新思路,通过跨村联建扩大产业规模。2024年,《辽宁省农学会关于公布2024年辽宁农业品牌评选结果的通报》显示,普兰店区“莲城米屯番茄”成功入选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

截至2025年2月,全村有876栋草莓柿子大棚,占地面积近2500亩,年产量达4000多吨。2024年,米屯村人均收入近4万元。

随着草莓柿子产业在普兰店区的落地开花,草莓柿子产业发展以米屯村为核心,辐射安波街道以及周边三个街道共20个村,新建和改扩建草莓柿子大棚近2000栋。

北台村草莓柿子总种植面积已有30多亩,采摘期将一直持续到5月,年净收益可达100万元左右,星台街道,共有草莓柿子大棚176座,占地422亩,年总产量600万斤,年收入1800多万元,产品销往黑龙江省吉林省以及省内各地。

截至2025年2月,普兰店区有草莓柿子大棚2100余个,占地3800亩,产量1.1万吨,产值约1.1亿元。

沈阳市马台村

自20世纪80年代起,拉马台村就开始种植西红柿,截至2024年,有近40年的历史。期间,沈阳农业大学给予了种植户们技术上的保障。

拉马台村“铁皮西红柿”的甜,主要得益于大棚内早晚近40℃的温差。截至2023年,拉马台村全村拥有1173栋西红柿种植大棚,年产铁皮西红柿约4000吨,产值可达2500万元。

参考资料

草莓柿子.草莓柿子.2025-05-03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2-13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5-03

铁柿子销售旺 种植户腰包鼓.中国农网.2025-05-10

新春走基层·乡村美 | “铁”柿子带来“金”收益.新华网.2025-05-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