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泡

本地泡是在猎户臂内的星际物质中的一个空洞,这个炙热的本地泡扩散的气体辐射出X射线,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中性氢只有正常值的十分之一。银河系内星际物质的正常值是每立方厘米0.5个原子太阳系已经在这个气泡内至少旅行了300万年,现在的位置在本星际云或Local Fluff,气泡内物质比较密集的一个小区域内。这是本地泡和Loop I Bubble遭遇的地方,本星际云的密度大约是每立方厘米0.1个原子。本地泡或本地腔包含最近的恒星和棕矮星、本地星际云(我们的太阳系也在其中)、邻近的G云、大熊座移动星群(距离地球最近的移动星群)、和毕宿星团(最近的疏散星团)。本地泡的直径至少横跨300光年,以中性氢原子密度约0.05/cm³定义,这是银河系中星际物质密度平均值的十分之一,或本地星际云的六分之一。

简介

在过去的500万至1,000万年里,太阳系一直在穿越目前被本地泡所在的地区。它目前的位置在气泡内密度较大的次要区域,本地星际云(LIC)。LIC在本地泡和环I气泡相遇的地方形成。LIC中的气体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0.3个原子。它毗邻其它密度较低的星际物质(ISM)气泡,特别是环I气泡。环I气泡在天蝎-人马星协中,由距离太阳约500光年的超新星和恒星风清出、加热和维系。环I气泡包含恒星心宿二(天蝎座α)。几个通道将本地泡的空腔与环I气泡连接起来,被称为"豺狼座通道"。与本地泡相邻的其它气泡是环II气泡和环III气泡。

成因

多数的天文学家相信本地泡是数十万年至数百万年前的超新星爆炸,将该处星际物质的气体和尘埃推开所形成的,留下了炙热和低密度的物质。最可能的候选者是在双子座的超新星残骸Geminga。然而,现在认为昴宿星团移动星座的次级团B1中的多颗超新星才是要负责的天体,造成残余的超级外壳。本地泡异常稀薄的气体是过去1,000万年至2,000万年内的超新星爆炸造成的结果。这些气体仍保持在激发态,辐射的能量在X射线的波段

形状

本地泡的形状不是球型,在银河盘面的部份比较狭窄,在银河盘面上的较宽,盘面下的较窄,变得像是沙漏的形状。

研究发现

2003年2月发射,一直活跃到2008年4月,一颗名为宇宙热星际电浆光谱仪小型太空天文台,检查了本地泡内的热气体。本地泡也是极紫外探测器任务(1992-2001)感兴趣的区域,该任务检查了气泡内的热极紫外线(EUV)来源。气泡边缘以外的来源被识别出来,但被更密集的星际介质衰减。在2019年,使用对弥漫星际带的观测,报告了本地泡的第一个立体星图。此外,在2019年,研究人员在南极洲发现了星际铁,它们与本地星际云有关,这可能与本地泡的形成有关。

对恒星的影响

2022年1月,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发现,观测和建模已经确定气泡膨胀的表面作用,已经收集了气体和碎片,并负责所有年轻恒星的形成。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