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民俗风情

《佬族民俗风情》是2012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过伟

内容简介

《仫佬族民俗风情》内容包含欢乐的劳动场景、瑰丽的生活画面、缤纷的岁时节日民俗、五彩的民族服饰、多样的民族美食、庄重的民族礼仪、愉悦的游艺民俗、动人的民族观念、璀璨的民族艺术、丰富的民间文学等等,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代表性。

《仫佬族民俗风情》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使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中感受八桂大地世世代代发扬和传承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广西仫佬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的真、善、美。

作品目录

开头的话

第一章瑰丽的生活画面

白馍、水圆和五色糯饭

可口的白肉和鸭酱

狗舌糍粑、枕头棕和斗糍粑

碱粽

重阳节美酒

酸野与酸坛

1.

白馍、水圆和五色糯饭

2.

可口的白胛肉和鸭酱

3.

狗舌糍粑、枕头棕和斗糍粑

4.

碱粽

5.

重阳美酒

6.

酸品与酸坛

第二章独特的社会组织

仫佬族人的“冬”

第三章缤纷的岁时节庆

仫佬“达年”

二月春社

向婆王求朵花

栽欢栽笑牛诞节

端午祭真武

驱虫保苗节

哪个青年不“走坡

.重阳酒里熏酿的重阳节

依饭节

安龙节

1.

仫佬“达年”

2.

二月春社

3.

向婆王求朵花

4.

栽欢栽笑牛诞节

5.

端午祭真武

6.

驱虫保苗节

7.

哪个青年不“走坡”

8.

.重阳酒里熏酿的重阳节

9.

依饭节

10.

安龙节

第四章庄重的民族礼仪

添丁报喜

新生之礼

背带情

礼敬契娘

.“补做风流”

增寿衣

添粮与“添六马”

.深夜的歌谣

1.

添丁报喜

2.

新生之礼

3.

背带情

4.

礼敬契娘

5.

.“补做风流”

6.

增寿衣

7.

添粮与“添六马”

8.

.深夜的歌谣

第五章深情的婚曲恋歌

“走坡”与《走坡组诗》

婚娶三部曲

三双过门鞋

一模一样的送嫁十姐妹

.斗才斗智的拦门歌

.欢乐的歌堂

1.

“走坡”与《走坡组诗》

2.

婚娶三部曲

3.

三双过门鞋

4.

一模一样的送嫁十姐妹

5.

.斗才斗智的拦门歌

6.

.欢乐的歌堂

第六章五彩的民族服饰

蓝草布衣

.送嫁衣

.寄托深情的“同年鞋”

未婚标志的鞋

.不落夫家“鲤鱼腮”

猫头帽

.独具风韵的麦秆帽

.杨梅竹帽

.巧手织就的草编艺术

1.

蓝布衣

2.

.送嫁衣

3.

.寄托深情的“同年鞋”

4.

未婚标志的鞋

5.

.不落夫家“鲤鱼腮”

6.

猫头帽

7.

.独具风韵的麦秆帽

8.

.杨梅竹帽

9.

.巧手织就的草编艺术

第七章多样的居住民俗

聚族而居

造屋礼俗

.新衣新箩进新居

地炉暖全家

1.

聚族而居

2.

造屋礼俗

3.

.新衣新箩进新居

4.

地炉暖全家

第八章愉悦的民间游艺

将军虫

.不死鸟护蛋

群龙争珠

1.

斗鸡

2.

.凤凰护蛋

3.

群龙争珠

编后记

作者简介

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1949年由清华大学中文系参军南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任广西师范大学研究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毛南族京族仫佬族三部文学史,《侗族民间叙事文学》,《台湾民族文学》,论文集《壮族文化探秘》、《中华民间文化与民族文学》(含歌剧《秦娘梅》,散文《天竺行》等)、《草根文学,快乐写作,过伟民间文学新论集》等67部。作品共获奖45次,其中省部级奖11次。中国文艺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获得者。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