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通

程通,字彦亨,号贞白,绩溪县人,明代政治人物。他曾上书朱元璋,请求免除其祖戍籍,后获批准。洪武二十三年中举,授辽府纪善,晋升为左长史朱棣起兵时,程通跟随辽王朱植返回京城,上书提出防御策略。永乐初年,程通及其两个儿子被捕,死于狱中,家属被遣戍边。其友人徽州知府黄希范也因此案被处死。

人物经历

程通在洪武十八年贡入太学。他曾上书明太祖,请求免除其祖戍籍,由于用语哀痛感人,最终获得批准。洪武二十三年中举,被授予辽府纪善职位,随后晋升为左长史。燕王朱棣在北方起兵反对朱允炆时,程通曾上书《防御北兵封事疏》数千言,提出了战备策略。永乐初年,程通随同辽王朱植迁往荆州市。然而,有人举报他之前的上书中有多次批评朝廷的行为,因此他被逮捕并关押在京师,最终死于狱中。他的家属被遣戍边,同时他的朋友徽州知府黄希范也被判死刑,家族财产被没收。

文学贡献

程通以其忠孝之节闻名于当时。他的忠诚体现在他向建文帝提出的《防御北兵封事疏》中,这份奏疏虽然仅存标题,但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他的孝顺则体现在他为使家人团聚而写的《陈情乞祖还乡表》中,这份表文成功打动了朱元璋,使得程通的祖父得以除籍还乡。程通的著作包括《贞白遗稿》十卷,其中包括文四卷、诗二卷、赠言四卷。此外,他还创作了《显忠录》二卷,以及《思诚堂记》和《潜心斋记》等作品,这些作品均体现了他对忠孝志节的理解和对治学的态度。

政治观点

程通在其《封建策》中提出了维护王权的建议,主张建立诸侯王国,以巩固中央政权。他认为藩王的权力应该适度,既不能过于强大导致骄傲自满,也不能过于弱小以致无法发挥作用。他的这一观点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一句“垂流之久,或有意料之所不及”,被认为具有远见卓识。在《送黄太守序》中,程通针对明初刑法严苛的问题,提出了温和的治理方法,认为过度使用刑罚只会加剧社会矛盾。

所写诗歌

程通的诗歌作品多注重道德说教,情感表达相对较少。尽管如此,他的某些诗歌如《梦还乡》展现了深刻的思乡之情,而《东阿道中》则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厚关切。在他的《岘泉集序》中,程通明确阐述了他的文学观念,强调“道为体,文为用”,并将文章视为传播道理的重要工具。

史籍记载

程通的事迹被收录在《明史》中,列传第三十一。

参考资料

程通.古诗文网.2024-08-15

程通.汉程国学.2024-08-15

程通的诗文.古诗文网.2024-08-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