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是干支之一,在纪年中指丙戌之年,位于六十甲子中的第二十三位,前一位是乙酉,后一位是丁亥。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戌是灭的意思,指万物老极而成熟。丙属阳之火,戌属阳之土,是火生土相生,纳音为屋上土。
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可以以六十甲子循环来记年、记日、记时。
定义
丙戌在纪年中是指丙戌之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太阳,太羽,太阴。丙辰天符,丙戌天符。其运寒,其化凝惨凛冽,其变冰雪霜雹,其病大寒,留于谿谷。”丙戌位于六十甲子中的第二十三位,前一位是乙酉,后一位是丁亥。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戌是灭的意思,指万物老极而成熟。丙火或属阳,指太阳,炎炎炳照之意,丙火为火之兄,含有朝气蓬勃热情开朗之意,还含有适合各种社交活动,但也易被误解为好大喜功。丙属阳之火,戌属阳之土,是火生土相生,纳音为屋上土。
丙戌年
丙戌年是天干为“丙”、地支为“戌”的年份组合,属于干支纪年法的一个周期。
丙戌月
丙戌月是干支纪月法中的一个组合,表示特定年份的农历九月(戌月)。天干乙年和庚年,寒露到立冬的时间段,就是丙戌月。
丙戌日
丙戌日是干支纪日法中的第23天,天干为“丙”、地支为“戌”。丙戌日每60天循环一次。
丙戌时
丙戌时是干支纪时法中的一个时辰组合,表示特定日子的戌时(19:00-21:00)。只有在天干为“乙”或“庚”的日子中才会出现丙戌时。
组合原理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十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干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中国人民过去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记年、记日、记时的。
干支纪年
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等,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阴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依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天支表便得干支年纪。如果序号小于、等于零则干支序号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9/60=33余19,年干支序号数19-3=16。查干支表知该年为己卯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亥。
干支纪月
干支记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
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八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八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余照推。时的天干却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决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壬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现在施行夏令时间,将时钟拨早一小时,夏令时间的夜12时等于夜11时,即等于以夜11时起为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