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

《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主要内容简介:在中国佛教史和文化史上,马祖大师占有重要地位。他上承菩提达摩祖师至惠能以来“以心传心”的宗旨,倡导“即心是佛”,注重内心觉悟的禅风,下启仰、临济二宗,在推进佛教进一步中国化和贴近民众日常生活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本文集选取了40篇有分量的论文作为什邡马祖道一文化节的纪念文集发表,以便在更大范围就“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这一议题进行学术交流,并提供给更多对马祖和禅宗文化有兴趣者参考。

内容简介

《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2005年度四川什邡马祖文化节纪念论文集

图书目录

序二

唐代马祖和中国禅宗

马祖道一与其弟子

马祖道一与后期禅宗

道一大师的思想与时代精神

马祖道一弘法历程考论

马祖禅风述略

马祖道一禅法之探讨

马祖道一的禅法及其特色

马祖道一对六祖慧能禅的承传和弘扬

马祖道一禅学思想研究

马祖道一生平的几个问题

马祖四川行迹考——关于马祖早期经历若干问题的检讨

马祖道一返蜀的时间、动机及其影响

四川什邡罗汉寺碑记考

关于马祖的“磨砖作镜”

“平常心是道”考辨

超越与回归的“平常心”

“平常心是道”的禅学思想

马祖“即心即佛”说探源

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禅思想

若即若离:马祖道一禅法别说

野鸭子飞到哪里去了?

道一大师“大机大用”蠡测

马祖道一禅师公案略析

洪州宗入长安事略

罗汉寺走出的一代大师

马祖洪州禅与毗婆舍那禅的比较

马祖道一惠能禅教学精神之比较

马祖“无心说”对唐代诗坛的影响

马祖与《楞伽经》、《二入四行论

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百丈清规》称谓考辨

论南泉法系对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何炯对马祖道一的研究

宗密对以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禅系的评述

唐五代禅宗与弥勒菩萨信仰

禅宗“不作不食”思想略探

马祖道一丛林建设及其现代意义

什邡马祖禅文化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基本原则和几点建议

试论发掘马祖镇文化与什邡市城市文化特色的构建

佛教经济与佛教旅游

马祖道一生平年谱

马祖道一与禅宗源流述略

首届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摘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佛教是重要组成部分,曾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国佛教来自印度,在漫长的流传和民族化发展过程中,逐渐与中国旧有文化思想和宗教习俗密切结合,演变为中

国民族的宗教之一。其重要标志就是隋唐时期相继成立的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密宗,其中以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三宗最富有民族特色。

中国禅宗奉北魏时来华的印度僧菩提达摩为初祖,奉此后的慧可僧璨为二祖、三祖,然而据历史实际情况考察,这只是禅宗的史前期。生活在唐前期的司马道信弘忍先后在黄梅县传法,创“东山法门”,标志着禅

宗的正式成立,被奉为四祖和五祖。此后,惠能从弘忍受法后回到曹溪(在今韶关市南华寺)传法,创立禅宗的南宗,被奉为六祖。与此同时,在北方广大地区流传的则是以神秀、普寂为代表的北宗。南宗传播迅速,在唐朝爆发“安史之乱”(755—763)之后,随着北宗的消亡而发展成为禅宗的主流。

8世纪后期至9世纪中后期的一百多年的期间,中国社会中最引人注目的宗教文化现象是慧能法系的南岳怀让一道一大师禅系和行思石头希迁禅系从湘、赣两个流域崛起,迅速传播到各地,并且形成很多传中心。成为后世禅宗主流的禅门五宗正是从这些传法中心逐渐产生的。

序言

2005年8月25日至27日在四川省什邡市举行了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什邡市马祖禅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马祖道一和中国禅宗文化研讨会”。我应请出席了开幕式,并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致词。

在中国佛教史和文化史上,马祖大师占有重要地位。他上承菩提达摩祖师至惠能以来“以心传心”的宗旨,倡导“即心是佛”,注重内心觉悟的禅风,下启沩仰、临济二宗,在推进佛教进一步中国化和贴近民众日常生活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什邡市委市政府在实施党中央发展西部战略决策,致力发展工农业和科技文化事业的同时,近年在保护马祖道一遗迹,维修马祖大师当年出家的罗汉寺,弘扬马祖禅文化,并支持佛教开展正常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对此表示钦佩和感谢,衷心希望马祖大师的故里和遗迹名胜能继续得到保护和修缮,佛教徒的宗教生活能得到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并且希望马祖故里和罗汉寺等名胜,能早日与当年马祖传法和圆寂的胜地——江西省南昌的佑民寺靖安县宝峰寺连成一线,以充实和丰富四川省和江西的历史人文资源和参访景观,让人们在瞻仰和参拜过程中加深对中国佛教文化和传统历史文化的了解。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实现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相信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和什邡马祖禅研究会的正式成立,必将推进中国佛教文化的研究和国际佛教学术交流,为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欣闻会议主办者将选编会议论文作为“马祖文化节纪念论文集”出版,愿将在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词作为书序以表祝贺。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