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的转义》是美国学者海登·怀特于2011年创作的图书,由大象出版社和北京出版社联合出版。本书主要探讨了人文科学概论话语,特别是历史话语中的转义成分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
正文
图书信息
书名:话语的转义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丛书名: 大象学术译丛
平装: 31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34760594, 7534760593
条形码: 9787534760594
商品尺寸: 23.6 x 16.8 x 1.4 cm
商品重量: 422 g
品牌: 大象出版社
内容简介
《话语的转义:文化批评文集》是海登·怀特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历史哲学、文学批评论文的汇编。《话语的转义》探讨了人文科学概论话语特别是历史话语中的转义成分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作者认为,任何一种人文科学话语,不管它是想象性的还是实在性的,也不管它如何渴求真实而力戒虚构,都包含难以剔除的转义成分。所有人文科学话语都不可避免地通过转义来建构其研究对象。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海登·怀特译者:董立河海登·怀特(1928—),当代美国著名思想史家、历史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后现代历史哲学的理论旗手,也是文学批评领域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原为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思想史教授,退休后任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系顾问教授。主要著作包括《元史学》(1973年)、《话语的转义》(1978年)、《形式的内容》(1987年)和《比喻实在论》(1999年)。后三部著作均为论文集。
目录
致谢
导言
转义学、话语和人类意识的模式
历史的负担
历史中的阐释
作为文学制品的历史文本
历史主义、历史与比喻的想象
事实再现的虚构
启蒙时期的非理性和历史认识问题
野蛮的形式:一个概念的考古学
作为盲目崇拜现象的“高贵野蛮人”主题
历史的转义:《新科学》的深层结构
解码米歇尔·福柯:地下笔记
当代文学批评中的荒诞主义要素
译名对照
译后记
参考资料
话语的转义.find.nlc.cn.201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