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0通用机枪

M60通用机枪(M60 Machine Gun)是美国1950年代研制的通用机枪,由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研制,用途广泛,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机枪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鉴于德军的MG-42给盟军造成了很大伤亡,美国陆军决定开发自己的机枪。负责开发设计的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经过多次改进,于1957年正式定型为M60式,并全面投产。1958年,M60通用机枪开始装备美国军队。M60通用机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机回转闭锁方式。枪机组件由机体、击针、枪机滚轮、拉壳钩、顶塞等组成,机体前有两个闭锁卡笋,机体底部有曲线槽,与枪机框导突笋扣合,借助枪机回转实现开、闭锁动作。枪管首次采用衬套式结构,提高了枪管抗烧蚀性能。机匣、供弹机盖等都采用冲压件,枪内广泛采用减少摩擦的滚轮机构,因而射击振动较小。该枪采用弹链供弹,借助枪机滚轮带动拨弹杆左右运动,再通过杠杆使拨弹滑板上的拨弹齿拨弹,单程输弹。该枪带两脚架作轻机枪用时有效射程800m,配三脚架作重机枪用时有效射程1000m。为满足不同战斗部队需要,美国研制了M60式一系列变型枪,主要有M60C式、M60D式、M60E1式、M60E2式、M60E3式。

M60通用机枪既具有重机枪射程远、威力大的优势,又兼备轻机枪携带方便、使用灵活的优点,具有质量小、结构紧凑、火力猛、精度好、用途广泛等特点。它不仅能用于地面战斗,也可以装在战斗车辆、巡逻舰或飞机上。M60通用机枪首次出现在越南战场上,还参加过柬埔寨内战柬越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除大量装备美国军队外,韩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的军队也都装备有M60通用机关枪

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军队认识到减少步兵武器的种类和减轻武器重量的重要性,由此产生了“通用机关枪”的概念。这种机关枪枪身用两脚架支撑时作轻机枪使用,用三脚架支撑时作重机枪使用。有的还能配用高射枪架,实施对空射击。大多数国家以轻机枪状态装备使用,枪架作为附件编配。近几十年来,各国研制的新型机枪大多是通用机枪,这使得通用机枪得到了飞速发展。

20世纪50~70年代是通用机枪的盛行时期,例如1957年美国定型的M60、1958年比利时定型的FNMAG、1958年西德定型的MG3和1961年苏联定型的PK等都是典型的通用机枪。70年代末期,世界性班用枪械小口径的普及使得通用机枪火力地位下降,中口径机关枪火力开始向两极发展。一极是向上,增强压制性,发展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另一极是向下,提高机动性,发展小口径机枪。小口径机枪得以发展,列入了部队的装备。像比利时的“米尼米”5.56毫米轻机枪新加坡的“阿尔蒂马克斯”100式5.56毫米轻机枪,以色列的“内格夫5.56mm轻机枪”轻机枪等,还有更多的与突击步枪同族的突击机枪也得到发展和装备。如苏联的5.45毫米RPK74、奥地利的5.56毫米AUG、西德的5.56毫米HK13、英国的5.56毫米L86AI等。小口径机关枪的发展和装备削弱了7.62毫米中口径机枪的地位。

进入20世纪90年代,被美国军队选中的“米尼米”5.56毫米机关枪,虽然具有更换枪管快、弹链供弹、带三脚架、弹药通用性好等优点。但海湾战争的实践证明,5.56毫米枪弹的压制作用不足,M60仍是不可替代的步兵中距离火力支援武器。此后,美国陆军在总结1994年索马里战斗时又指出:M249轻机枪型5.56毫米轻机枪虽然适合在城区作战,但贯穿力和威慑力没有7.62毫米枪弹大。M60机关枪的目标效应及心理效应都很好,是“米尼米”机枪不可比拟的。因此决定:继续改进M60型7.62毫米机枪,从1997财年开始,部队收到了改进后的M60E2机枪,出现了M249轻机枪型5.56毫米机枪和M60E2型7.62毫米机枪并存局面。即M249在美国军队中作为班用机枪使用,而M60E2则作为连用机枪使用但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英军队仍将MAG7.62毫米通用机枪装备在步兵班和轻型战车上。

80年代以来,由于作战部队机械化、装甲化水平的提高,突击机关枪的迅速发展以及大口径机枪的重量大幅度减轻,通用机枪的发展速度减慢了。7.62毫米口径的通用机枪仍然是连、排的主要支援武器,并且仍然将以现装备为主。国外虽然有不少公司在开发、研制新型的通用机枪,但截至到2000年还没有换装过任何一个新型号。不过,俄罗斯正在研制的6毫米PK式通用机枪,如果进展顺利,很有可能接替现装备的7.62毫米PKM式通用机枪。2000年之后,有四种通用机枪开始广泛装备部队:美国的M60型7.62毫米机关枪及其各种变形枪、俄罗斯的7.62毫米PK式及其变型枪、德国的7.62毫米MG3和比利时的7.62毫米FNMAG。

发展历史

M60机关枪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研制,当时是一个研发新型、更轻便的7.62毫米机枪的项目。它部分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枪械(最显著的是 FG 42 和 MG 42),但也包含了美国的创新成果。早期的原型枪,特别是T52和T161,与M1941约翰逊机枪和 FG 42极为相似。最终的评估型号被指定为T161E3。它旨在取代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和M1919A6勃朗宁机枪在班用自动武器以及中国重机枪方面的角色。在其采购过程中,与之进行对比测试的武器之一是FN MAG。

美国陆军于1957年正式将T161E3采用为M60。之所以决定采用M60而非国外设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会的严格限制,要求优先考虑美国军火制造商的设计(即使有来自国外的更优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支付许可费用,同时也是出于对本国产品的强烈偏好。

后来,M60在越南战争中作为班用自动武器在许多美国军队部队中服役。步枪班的每名士兵都会额外携带200发与M60机关枪配套的弹链弹药、一根备用枪管,或者两者都带。火力增强的M113装甲运兵车(ACAV)在主0.50口径机枪旁边增设了两名M60机枪手,内河巡逻艇除了两个0.50口径机枪座外还配备了一挺M60。

在越战期间,由于其庞大的体积,M60获得了“猪”的绰号。越南的热带气候对武器影响很大,M60也不例外。它较轻的重量使其容易受损,像枪机和操作杆等关键部件磨损得很快。即便如此,士兵们还是赞赏该枪的操控性、机械结构简单以及能从多种射击位置进行有效射击的特点。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使用枪管较短且没有前瞄准具的M60以减轻重量。一些海豹突击队员还配备了从背包引出的供弹槽,这样就可以准备好一条数千发弹药的弹链随时射击而无需重新装填。

20世纪80年代,在陆军步兵班中,M60部分被M249轻机枪班用自动武器所取代。他们使用该武器的新作战理念是为了提高便携性和增大火力射速,从而削弱了通用机枪的角色。士兵们不喜欢这种新策略,因为尽管较轻的M249使行动更加迅速,但在交火中,人们还是更喜欢威力更大的7.62毫米口径弹药。在防御作战中,M60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远的射程,可以阻止敌人靠近。由于与5.56毫米的M249相比,M60具有更大的威力和更远的射程,所以它在车载和通用机枪的角色上得以保留。

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期间,出于对M60可靠性、重量以及大量现役M60高发射次数的担忧,军方采用了M60E3来取代步兵部队中大多数的原版M60。M 60E3比原版M60轻5磅。它配备了一个前置手枪握把,并且将两脚架安装在机匣而非枪管上。但该武器仍然不够耐用,性能也有所下降。

20世纪90年代初,萨科公司应海军特种作战的要求,为该机关枪研发了一套改装配件包。被称为M60E4的这款机枪比M60E3更可靠、更耐用,配备了一个“鸭嘴”形消焰器,以及一个更短且更粗的强制锁定式气缸延伸部件。海军特种作战部队于1994年末开始接收这款机枪,当时它被指定为Mk 43 Mod 0。

1994年1月,美国陆军启动了中国重机枪升级套件计划。仅有的两个竞争者是M60和M240 7.62毫米通用机枪的改进型号。萨科公司提供了一款“增强型”M60E3,其部件经过了产品改进,而FN公司则提供了其MAG的M240改进型号。因此,这两种武器都是现役武器的升级套件。对每种武器各18挺进行了测试,一直持续到1994年12月。主要测试两个性能方面:平均故障间隔发数(MRBS—卡壳情况)和平均故障间隔零件损坏发数(MRBF—零件损坏情况)。两种武器各发射了50000发弹药。M240的平均故障间隔发数为2962发,平均故障间隔零件损坏发数为6442发,而M60的相应数据分别为846发和1669发。结果,M240 7.62毫米通用机枪被宣布为获胜者并被陆军步兵部队所采用。尽管M60更轻、平衡性更好、更易于控制,而且库存数量众多,但它的可靠性不够高。

游骑兵营开始,美国陆军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采用并改装M240的改进型号来取代剩余的M60。M240比M60重几磅,枪管和全长都更长,但在使用和测试中更加可靠。然而,M60使用的是一种更为简单的导气系统,在重新组装时如果小心操作,清理起来会更容易。但由于在高强度使用时,为防止武器因振动而自行拆解,导气管会用锁线固定住,所以这一优势也就不存在了。

在21世纪,M60仍被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使用,并且作为美国陆军直升机的舱门机关枪。直到20世纪 90 年代末,它还是一些美国特种作战部队的主要7.62毫米机枪。截至2005年,它仍被美国海岸警卫队、美国海军以及一些预备役部队所使用。总体而言,M 60正在逐步被淘汰。

性能

特点

M60在结构上博采众长,与老式机枪相比重量有所减轻,同时具有结构紧凑、火力强易于控制、精度好、用途广泛等特点。枪管首次采用了衬套式结构,在弹膛前面有1524毫米长的钨饹钴合金衬套,这种结构提高了枪管抗烧蚀性能。同其他重机枪一样,M60也可以快速更换枪管,但是由于提把装在机匣上,需要射手戴着手套操作。

参数

结构

特点

M60通用机枪采用导气、气冷、开放式枪机设计,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精度好、易于控制、用途广泛等特点。当作轻机枪使用时,枪管上有一个两脚架。当作重机枪使用时,再配一个三脚架。该枪采用直形肩托,射速不高,发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7.62mm子弹,射速550发/min,比许多机枪射速要慢,但射击精度较高,可有效命中200m运动目标、600m静止目标、压制1500m面状目标。

枪身

M60通用机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枪机回转闭锁方式。它的导气装置比较特别,采用自动切断发射药气体流入的办法控制作用于活塞的火药气体能量。枪管下的导气筒内有一个凹形活塞,平时凹形活塞侧壁上的导气孔正对枪管上的导气孔。当火药气体进入导气筒内后,在凹形活塞的导气筒前部的气室中膨胀,在火药气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推动凹形活塞向后运动,活塞又推动与枪机框相连的活塞杆向后运动。活塞向后移动时,会关闭侧壁上的导气孔自动切断火药气体的流入。这种结构比较简单,不需机关枪常有的气体调节器,缺点是不能调节武器的射速。

M60通用机枪的枪管首次采用了衬套式结构,在弹膛前面有152.4mm长的钨铬钴合金衬套,提高了枪管抗烧蚀性能。机匣、供弹机盖等都采用冲压件,因此质量小、成本低。枪内还广泛采用减少摩擦的滚轮机构,因而射击振动较小,枪机组件由机体、击针、枪机滚轮、拉壳钩、顶塞等组成,机体前有两个闭锁卡笋,机体底部有曲线槽,与枪机框导突笋扣合,借助枪机回转实现开、闭锁动作。

M60通用机枪采用弹链供弹,借助枪机滚轮带动拨弹杆左右运动,再通过杠杆使拨弹滑板上的拨弹齿拨弹,单程输弹同其他重机枪一样,M60式也可快速更换枪管,但由于提把装在机匣上,需要射手带手套操作。该枪由于射速不高,而且采用直形肩托,射击精度较好。带两脚架作轻机枪用时有效射程800m,配三脚架作重机枪用时有效射程1000m。

M60C式主要供直升机使用,可以遥控射击,已停止生产。

M60D式作为直升机、装甲车载机关枪,扳机装在枪尾部,配有D形握把,现仍生产。

M60E3式,质量减到8.8kg,加有前握把,且平均无故障射击发数比M60式大大提高。

瞄准装置

M60通用机枪准星为片状,固定式。表尺为立框式,可以迅速进行高低和方向调整。对机枪而言,由于枪管常需要更换所以归零校正最好在准星上进行,而M60式机枪准星是固定式的,难于归零校正,这一点在M60E3式上得到了改进。

弹药

M60通用机枪主要发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7.62mm枪弹,也可发射7.62mm穿甲弹和训练弹。CF中的M60机关枪后坐力较大弹道也不好把握的机枪,虽然有上述2个缺点,但是有惊人的破坏力和100/100的装弹数。

越南战争澳大利亚军队的M60及M16A1。M60机枪采用美国军方的7.62 x 51毫米M13可散式弹链,一般每四发普通弹后配一发曳光弹M80普通弹、M61穿甲弹、M62曳光弹、M63教练弹(训练用)、巴雷特-82重型狙击枪空包弹

型号

M60通用机枪家族主要有M60C、M60D、M60E1、M60E2、M60E3、M60E4等多种型号,用来满足不同部队的战斗需要。

T161

1952年末正式定名的M60初型。

M60

原型的M60,1957年开始大量生产及装备美国军队部队,首次出现在越南战争

M60E1

M60E1通用机枪是M60通用机枪的第一个改进版本,它在M60式基础上进行了简化设计,零部件数目减少,并且将提把装在枪管上,方便枪管更换和简化枪械结构,没有生产。

M60E1与M60的主要区别:两脚架和活塞筒不是装在枪管上,而是装在机匣前方的活塞筒套管上,活塞筒改用U形卡固定气室。表尺上增加了方向修正分划。提把改装在枪管上,而原来M60的提把装在机匣上,更换枪管时不仅要带手套而且要两个人操作,比较费事;受弹器盖改用压铸件,这样不但减少了零件,而且枪机在闭锁位置或待发位置均可盖上受弹器盖,而原来的M60只在待发位置才能盖上受弹器盖。改装了枪身左侧的弹箱挂架,使之既可挂原来的弹箱也可挂改进的弹箱。

M60E2

M60E2同轴机枪为当时美国军队坦克(如M48A5、M60巴顿后期型)或装甲车的同轴机枪而设计,只保留主要枪机及加长枪管,改为电子控制击发系统。M60E2机关枪是在M60E1机枪基础上改进的装在坦克和装甲车辆上的并列机枪,去掉了两脚架、握把、瞄具、扳机和护木等零部件,枪管加长,改用电击发。

M60E2通用机枪是坦克与装甲车辆并列机枪,同M60通用机枪相比,枪管加长,采用电击发,去掉了握把、扳机、瞄准具和前托等。

M60B

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用于直升机上以人手操作的航空机枪版本。

M60C

OH-23上的M2航空武器系统(M60C),1960年代至1970年代用于美国军队直升机武器系统(U.S. Helicopter Armament Subsystems)。移除一切不必要部件,以柔性输弹槽把弹链从弹箱送到机关枪,改为电子控制击发系统及液压驱动。M60C通用机枪主要供直升机使用,可以遥控射击,未批量生产,目前己停止生产。

M60D机枪

M60D机枪是为装在直升机舱门口、舰艇及车辆的活动托架上使用而改进的,枪身用销与作战平台联接。扳机改装在枪尾,在枪尾装有握把。采用环形瞄具等。

UH-1D上的M60D航空机枪以人手操作亦可对应直升机航空武器系统,用于取代M60B航空机枪;主要装在直升机上的机舱门口、机尾跳板、船上、及军车上的机关枪托架,可由原型M60改成,用来对地攻击。保留两脚架,改用环型照门,移除握把,以柔性输弹槽供弹(美国军队直升机航空武器系统)。

M60D通用机枪作为直升机、装甲车载机枪,扳机装在枪尾部,配有D形握把,表尺环形,便于搜索、瞄准和跟踪目标,现仍在生产。

M60E3轻机枪

M60E3轻机枪系列由美国萨科防务公司生产,它的质量减轻至8.8kg,比M60轻20%,加有前握把,提高平均无故障射击发数。它配有两脚架和三脚支架,可在四五秒钟内更换枪管。装备美国海军、空军和陆战队,先后出口到韩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共生产了25万多挺。

M60E3的标准枪管型配装轻型突击枪管。另外还有2种枪管型式,一种是轻型短突击枪管,以增强武器的机动性能;另一种是重型枪管,用于满足武器火力持续性要求。

M60E3主要作了如下改进:

(1)轻型两脚架装在机匣上,去掉了备用枪管上的两脚架。携行提把装在枪管后上方,便于枪管打热时拆卸更换以及战斗转移时手提携行。

(2)增加了一个手枪握把形前握把,利于在射击时控制枪身并用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护木代替原来的护木,装在两脚架支耳的后面。

(3)采用冬用扳机护圈,射手带棉手套或连指手套时也可射击。

(4)标准枪管和轻型短突击枪管上的准星可调整高低和方向。

(5)简化了导气系统。

(6)瞄准具座采用美国陆军的燕尾接口结构和偏心锁紧机构,在武器上可安装白光、夜视、激光瞄准具以及激光测距仪等。

此外,射击控制系统和枪架可根据战术环境的需求任由士兵选择。M60E3的主要部件可与M60E1和M60互换M60E3转换工具包也非常有用,可以将任何型式的M60机枪改装成轻型的M60E3型式改装工作可在兵工厂进行,或者由经过训练的技术人员完成。

M60E3服役于美国海军,其他国家的部队也装备,美国已不再生产。

M60E4机枪

M60E4机枪系列由美国萨科防务公司基于M60E3改进。它包括M60E4轻机关枪、M60E4车载机枪和M60E4并列机枪3种型式,其中轻机枪中又包括短枪管(标准枪管)型、长枪管型和突击枪管型。

M60E4系列机枪在保持M60E3优点的同时,作了如下改进:

(1)增加了两脚架的强度(仍然装在机匣上)。

(2)拨弹力比以前的M60系列机枪加大了约35%,以减小由于污垢及其他阻力对供弹机构可靠性的影响。在提高拨弹力的同时也加大了弹链的柔度。

(3)去掉了过去M60系列机枪上的火控支座,将皮卡汀尼导轨设在受弹器盖上。

(4)护木与前握把改用一体式结构,增强了护木的强度。

(5)M60E4系列机枪采用了3种型式的镀铬枪管:标准的短枪管具有火力持续性能;车载机枪和并列机枪采用长枪管;M60E3的短突击枪管可以用于M60E4的任何一种型号。为了方便使用和保养,所有枪管都采用了双向(reversible)活塞,并且加长了气室。

(6)为了减小枪口焰、避免暴露目标,设计了新的枪口消焰器

(7)发射机构采用耐用的片簧,可避免走火和失效故障的发生。

M60E4车载机枪和并列机枪的上述结构也作了相应改进。M60E4的主要部件可与M60早期的各种型号互换。另外,利用M 60E4转换工具包可将以前任何型式的M60机枪改装成M60E4机枪,也可以安装各种火控系统

M60E4机枪的主要部件可与早期的各种型号互换,可把任何型号的M60机枪改装成M60E4,M60E4现服役于美国海军。

M60E3

三脚架上的M60E3出现在1980年代,大量改进及轻量化。但没有正式采用及大量生产,只小量装备。改用轻量化枪管,改用轻型两脚架。两脚架改为连接在导气活塞筒上,脚架不再连在枪管,节省时间及减轻士兵携行重量,可调式星,更换枪管不需要重新校正,改用新型枪托及前握把,枪管护套予以省略。

M60E4及Mk 43 Mod 0/1

流行文化

电影

大都为描写越南战争的影片

1968年-绿色贝雷帽(The Green Berets)越南战争中的美国军队绿色贝雷帽部队似乎经常使用此种机枪。

1979年-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作为船载机枪安置在主角所坐的快艇上。

1982年-第一滴血(First Blood)仅在第一部(M60)和第二部(M60E3)出现过(M60因主角—由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所扮演的蓝波一角所使用而大为出名—也被影迷们命名为“蓝波之枪”)。

1984年-越战先锋(Missing in Action)。

1986年-野战排(Platoon)。

1987年-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

1987年-汉堡高地(Hamburger Hill)。

1991年-魔鬼终结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在军火库那幕出现。

1994年-阿甘正传(Forrest Gump)。

1995年-哥吉拉vs戴斯特洛伊亚(ゴジラvsデストロイア):被特殊急袭部队改造成火焰喷射器,用来对付幼体戴斯特洛伊亚

2002年-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型号为M60,被第75游骑兵团和叛军使用。

2002年-我们曾是战士(We Were Soldiers)。

2005年-战争之王(Lord of War)。

2005年-美国战士(American Soldiers)。

2008年-热带惊雷(Tropic Thunder)。

电子游戏

2002年—‘佣兵战场2’:手持或是固定于特定地点,多人连线版的更换子弹速度较单机版慢。

2003年-反恐精英:零点行动(Counter-Strike: Condition Zero):为M60,于删除片段(Delete Scenes)中数个关卡可被玩家使用。

2003年—《火线任务》游戏(Heat Project):命名为“HM60E3”和“HM60E4”。

2007年-反恐精英Online(Counter-Strike Online):为M60E4,可装弹100 发,使用哑黑色枪身与橄榄色弹箱并能够通过武器强化系统升级的两种强化型。港台地区于2010年12月7日推出,命名为“征服者”;中国大陆地区于2010年12月8日推出,命名为“掠食者”。另外亦有一种改进版(Balrog-VII:2012年增加的版本,枪身由红与黑两种颜色组成,并加装M145 MGO瞄准镜以及如蝎子般的装饰于枪身之上使用虚构的7.62 AHE爆破子弹,大约每10 发子弹会有一发在着弹点发生小型爆炸,弹匣加大为120 发港台地区于2012年7月17日配合“灾厄的第二章之最终章”推出,命名为“赤狱魔龙”;中国大陆地区已于2012年7月18日推出,命名为“炎魔”。)

2007年-穿越火线(Cross Fire)。

2007年-决胜时刻4:现代战争(Call of Duty 4: Modern Warfare):被命名为“M60E4”,但其实只是“M 60E3”,可装弹100 发。于故事模式时被托哈耶夫的极端民族主义份子使用,联机模式时于等级19解锁,杀伤力惊人但射速过慢的机枪,建议配合快速装弹和双倍喷射技能使用,真实模式下2~4枪之内可杀死敌人,混战支援骚扰敌人时的利器。

2008年-求生之路2(Left 4 Dead 2):在短暂之时(The Passing)战役上可被幸存者所使用;相关突变模式:Gib Fest!(残骸尸块的巨星)之中幸存者可使用无限子弹的M60。

2010年-战地:叛逆连队2(Battlefield::Bad Company 2):为M60 LMG 多人联网时医疗兵职业可使用的机枪之一,25000pt可解锁,参照了二战MG42的属性,全自动,威力高,射速低。

2010年-使命召唤:黑色行动(Call of Duty: 黑色 Ops):型号为M60,可装弹100 发。于故事模式时被美国海军陆战队、越南特别调查小组、中情局和第一骑兵师使用(有时会装在直升机上作为固定武器)。联机模式时于等级21解锁,并可使用ACOG瞄准镜、红点镜、反射式瞄准镜、夜视瞄准镜、前握把和增大容量弹箱(增至200 发)。

2011年-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3):为M60E4,可装弹100 发(配合M13弹链装在纸皮弹箱内)。于故事模式时被非洲武装地方武装使用,在联机模式时则于等级72解锁,并可使用红点镜、ACOG瞄准镜、全息瞄准镜、夜视瞄准镜、前握把、射速增加、消音器和增大容量弹箱(增至200 发)等技能。此枪生存模式时于等级12解锁,价钱为$7000。

2011年-战地3 (Battlefield 3):为M60E4,100发弹匣,于多人连线模式使用此武器击杀30名敌人可获得扩充弹匣,弹药量增加至200发,支援兵分数达到130,000分时可解锁此武器。

动漫

2002年—黑礁(Black Lagoon):被暴力教会成员李卡德所使用。

轻小说

2011年-绯弹的亚里亚(Aria the Scarlet Ammo):被巴斯克维尔(小队)队员星伽白雪所使用(轻小说第十集的封面即是星伽白雪拿着M60的全身照。

使用国/地区列表

M60在中国

国民政府来台后的1968年开始生产仿M60通用机枪的57式机枪,但因美方未能完全提供技术支援,57式和原厂M60相比品质较差尤其是枪管隔热问题,台湾联勤唯有把枪管内壁加厚去解决,57式已被74式(仿比利时FN MAG)取代。

参考资料

M60 machine gun.fandom.2024-11-02

资料:M-60通用机枪(图).新浪网.2024-11-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