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序草(学名:Valeriana hardwickii Wall.),是败酱科,缬草属多年生大草本,高60-150厘米;根状茎短缩,呈块柱状。茎直立,粗壮,中空,外具粗纵棱槽;叶长3.5-7厘米,宽1.5-3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具齿或全缘;两侧裂片依次稍小,疏离,叶柄细长,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向上叶渐小,柄渐短;全部叶多少被短毛。极大的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线状钻形;小苞片三角状卵形,全缘或具钝齿蟳。果序极度延展;瘦果宽卵形至卵形,长2-2.5 (-3) 毫米,宽1-1.2毫米,常被白色粗毛,也有光秃者。花期6-8月,果期7-10月。
喜冷凉、湿润的环境,怕长期积水。具有高耐寒性,最低可耐气温零下10℃。原产于中国及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不丹、锡金王国、尼泊尔和印度的喀西山,以及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繁殖方法有播种、分株。植株可入药,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痛、腰痛、神经衰弱、小便不利、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月经失调、闭经、跌打损伤等。
形态特征
大草本,高60-150厘米;根状茎短缩,呈块柱状。茎直立,粗壮,中空,外具粗纵棱槽,下部常被疏粗毛,向上除节部外渐光秃. 基生叶多为3-5 (-7) 羽状全裂或浅裂,稀有不分裂而为心形全叶的;羽裂时,顶裂片较侧裂片为大,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7厘米,宽1.5-3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具齿或全缘;两侧裂片依次稍小,疏离,叶柄细长,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向上叶渐小,柄渐短;全部叶多少被短毛。极大的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线状钻形;小苞片三角状卵形,全缘或具钝齿蟳,最上的小苞片常只及果实的一半或更短。花小,白色,花冠长1.5-2.5 (-3.5) 毫米,漏斗状扩张,裂片卵形,常为花冠长度的1/2;雌雄蕊常与花冠等长或稍伸出。果序极度延展,在成熟的植株上,常长达50-70厘米。瘦果宽卵形至卵形,长2-2.5 (-3) 毫米,宽1-1.2毫米,常被白色粗毛,也有光秃者。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喜冷凉、湿润的环境,怕长期积水。具有高耐寒性,最低可耐气温零下10℃。适宜在海拔800-1700米以内中性或微碱性的沙质土壤生长。
分布范围
产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生于海拔1000-3500米的草坡、林缘或林下、溪边。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的不丹、锡金王国、尼泊尔和印度的喀西山,以及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
主要价值
植株可入药。
【僳药】卖起莫,豆豉草,通经草:全草治月经失调,痛经,闭经,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跌打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痛,腰痛,小儿积,神经衰弱《怒江药》。通经草:全草治风湿性关节炎,腹痛,月经不调,闭经,小便不利,脉管炎《大理资志》。
【彝药】兹补此,咳药,山坡菜:根或全草主治咳嗽痰多,久咳,百日咳,腹泻,无名肿痛《彝植药续》。
【藏药】功用同黑水缬草。
【白药】消遥草,合庆:全草治失眠,小儿疳积《滇药录》。
【佤药】咳下:全草治月经不调,闭经,小儿疳积,消化不良《滇药录》。
【土家药】香席( xiang xir):全草用于月经失调,痛经,闭经,跌打损伤《土家药》。
繁殖方法
选地整地
苗圃地宜选择在土层深厚 , 有机质丰富、土地肥沃、背风向阳、水源方便的缓坡地或平地的菜地或稻田均可。每公顷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22500千克,复合肥750千克,氯化钾150-225千克。厢面精细整地,东西向开厢宽1.2 米,厢间沟为宽30厘米深20厘米的标准厢,厢面长20m(根据情况具体确定)。
分株
分株在春秋季均可进行,一般在秋季结合挖出母株进行。需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掰取分生萌蘖,按行距30-40厘米,株距20-25厘米挖穴,栽后浇水,覆土后用手按压。
播种
种子采收后可以直接播种,但发芽率相对较低,如果在-20℃进行低温处理可提高发芽率60%以上。播种前数天可选择晴天将种子晒2-3天,播种前用水浸泡2-4小时后捞出拌草木灰进行种子消毒,随后拌沙,有利于均匀播撒。在4月中下旬进行春播,也可在9-10月上中旬进行播种。播种以撒播为主,也可按行距30-40厘米,株距20-25厘米进行直播,播深约1厘米,覆土厚度约1厘米,播后要及时浇水,约10天可出苗。
栽培技术
浇水
雨水充足的地区一般不需要浇水保湿。连续多日干旱或偶尔播种后如遇晴天或土壤干燥时,应在厢面盖1层草以保持出苗期土壤湿润;出苗后要及时将草层撤除。出苗初期遇干旱时,每隔5-6天灌水1次,以后每隔15天或1个月灌溉1次。如连续下雨,必须防止水渍在大田的四周开挖排水沟,保证大田不渍水。做到大田旱能灌涝能排。
除草
除草松土:除草要及时,见草就除,可防止因根系带出种子或幼苗。幼苗高5~7cm后可进行松土,并结合松土达到除草的目的。缬草根系密布在表层土壤,松土不宜过深。至6~7月后封垄,地上部相互郁闭,根系密布行间,不再松土;当根露出土面时,应及时培土。
施肥
一般全年要追肥2次,第1次追肥在苗高5-10厘米时进行,移栽田在返青后进行;第2次施肥在6月底进行。施尿素每公顷75千克,或复合肥每公顷150千克。施肥方法最好采用开沟条施,即在距植株10厘米左右处开浅沟,施后盖土。
病虫防治
病害以花叶病和根腐病为主,两种病的发病期主要集中在 4~5 月份,均可引起植物死亡,播种前尽量选用一些抗病性强的种子,发现生病的植株需及时拔除,减少传染的几率,在发病期要注意防治。根腐病在发病初期可用 50%退菌特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
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蚂蚁、大灰象甲等,发病期不同,这就要求栽种人员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预防方法,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预防,选择副作用小,效果好的除虫剂。蚜虫可用 40%的乐果乳油 800~10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