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村镇[Dagaocun Zhen],地处东经115度26分至115度32分、北纬37度12分至37度18分之间,位于南宫市中部,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地处南宫市中部,东临明化镇,南接吴村乡,西靠王道寨乡,北邻大屯乡,距南宫市人民政府10千米,区域总面积46.2平方千米。大高村镇是优质棉产区,以及省级棉花生产基地。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高村镇常住人口为13022人。政府驻大高村。大高村镇通过调整农业结构,石刁柏、辣椒、食用菌、棉花等经济作物已形成规模,农业生产趋向于多品种、高效益的多元经济模式。该镇生产的“银宫”牌优质棉被评为“全国十大名牌棉花”。全镇形成了羊绒、羊剪绒、裘皮、粮食加工四大产业。生产的精梳羊绒、染色羊剪绒、裘皮大衣远销欧美、东南亚;宝塔牌精制面粉、蔬菜水果系列面条畅销京、津、石以及东北、山东省等省市地区。
历史沿革
大高村镇因镇政府驻大高村而得名。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大高村镇境域设大高村乡,属南宫市三区。1953年7月始建大高村乡,辖大高村、小高村、张土营、西高村。1956年9月王土营、董土营、洼里、小杨庄、石家庄市、古家庄、王小寨、尹小寨并入。1958年成立大高村人民公社,1984年3月建为大高村乡,同年4月改建为大高村镇。1996年孙村乡并入大高村镇。
地理
自然资源
2011年,大高村镇有耕地面积5.2761万亩,人均2.3亩。
自然灾害
大高村镇主要自然灾害有雹灾、旱灾。旱灾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5—8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1年5月,大高村镇受灾农作物面积1万亩,受灾人口4500人,直接经济损失7800万元。
行政区划
大高村镇政府驻大高村。下辖王土营、小羊角庄村、尹小寨、宋旺村、焦旺村、梁家庄、张土营、侯小寨、王小寨、西高村、阎旺村、古家庄、董土营、大高村、石家庄市、小高村、孟家庄、洼里、孙村、后尔家铺、前陈家、李家庄、林家庄、刘孟村、后王家、前王家、后陈家、南刘家庄、前尔家铺共29个村委会。代码 130581101:~201大高村 ~202西高村 ~203小高村 ~204张土营村 ~205王土营村 ~206董土营村 ~207焦旺村 ~208宋旺村 ~209阎旺村 ~210梁家庄村 ~211古家庄村 ~212孟家庄村 ~213石家庄村 ~214小杨家庄村 ~215洼里村 ~216王小寨村 ~217候小寨村 ~218尹小寨村 ~219孙村 ~220刘孟村 ~221前尔家铺村 ~222后尔家铺村 ~223后王家村 ~224后陈家村 ~225南刘家庄村 ~226李家庄村 ~227前王家村 ~228前陈家村 ~229林家庄村。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高村镇常住人口为13022人。2011年末,大高村镇总人口2278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00人,城镇化率6.59%;另有流动人口2320人。总人口中,男性11357人,占49.85%;女性11425人,占50.15%;14岁以下3817人,占16.75%;15—64岁16204人,占71.13%;65岁以上2761人,占12.12%。2011年,大高村镇人口出生率12.5‰,人口死亡率5.09‰,人口自然增长率7.4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16人。2017年末,大高村镇常住人口为21014人。截至2018年末,大高村镇户籍人口为2338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大高村镇财政总收入0.016亿元,比2010年增长21.0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006亿元,比2010年减少13.55%,是1978年8倍。2011年,大高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148元。
2018年,大高村镇有工业企业12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
农业
2006年以来,高村镇在高庙公路高村桥段、王屯村至泥河村公路、礼河屯村至刘河村公路、高村桥村至靳庄村公路4条干线公路两侧规划3000亩地,引种日本爱宕梨,进行果粮间作示范园建设。
大高村镇是省级棉花生产基地;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大高村镇生产粮食9863吨,其中谷子2054吨,小麦5292吨,玉米2279吨。
大高村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大高村镇棉花种植面积3.6万亩,产量2880吨,可向社会提供2880吨商品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27万亩,产量661吨,其中花生577吨,芝麻84吨;蔬菜种植面积6150万亩,产量21070吨,主要品种有白菜。
大高村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大高村镇生猪饲养量0.3万头;羊饲养量0.88万只;家禽饲养量1.386万羽,上市家禽1万羽。2011年,大高村镇生产肉类1254吨,其中猪肉729吨,牛肉224吨,羊肉74吨,禽蛋1380吨;畜牧业总产值0.461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6%。
2011年,大高村镇水果种植面积701.7万亩,产量544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其中苹果320吨,梨212吨。
工业
2011年,大高村镇工业总产值为5.11亿元,比2010年增长23%,工业增加值3.8亿元。2011年,大高村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职工148人,实现增加值0.41亿元,比2010年增长11%。
商贸
2011年末,大高村镇有商业网点471个,职工586人。2011年,大高村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2.2亿元,比2010年增长14.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9.8亿元,比2010年增长13%。
金融
2011年末,大高村镇有1家金融机构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0.687亿元,比2010年增长43%;人均储蓄5000元;各项贷款余额0.42亿元,比2010年增长5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大高村镇有幼儿园(所)9所,在园幼儿395人,专任教师18人;小学8所,在校生595人,专任教师5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1所。大高村镇主要学校有新星小学。2011年,大高村镇教育经费达9.75万元。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高村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8张;专业卫生人员2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人员1人。2011年,大高村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3万人次,出院病人0.01万人次。2011年,大高村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4/10万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9万人,参合率95%;孕产妇死亡率为0。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大高村镇有公共图书室(农家书屋)29个,藏书3000册。
2011年末,大高村镇有体育场地2处;社会体育指导员2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1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
2011年末,大高村镇有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地方电视台共30多个频道在该地落户,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大高村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480户,人数732人,支出14.18万元,比2010年增长42.41%,月人均比2010年增长16.73%;城市医疗救助15人次,共支出3.1万元,比2010年增长28%;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4人次,支出0.02万元,比2010年增长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64户,人数875人,支出71.06万元,比2010年增长18.52%,月人均67.68元,比2010年增长13.4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1人,支出3.04万元,比2010年增长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1人,支出19.15万元,比2010年增长0.29%;农村医疗救助4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87人次,共支出14.66万元,比2010年增长15%;农村临时救济560人次,支出2.3万元,比2010年增长1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3.03万元,比2010年增长8.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大高村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198.5千米,投递点910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40.3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0.12万笔,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0.13万件,征订报纸累计18.5万份、期刊4.8万册;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45个;固定用户比2010年增加120户,比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移动用户比2010年增加103户;宽带接入用户0.13万户,比2010年增加375户。
道路
2011年,大高村镇道路铺装面积9000平方米。
供电
2011年末,大高村镇有35千伏变电站1座,有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5兆伏安;有高压输电线路4条,总长96.348千米。2011年,大高村镇售电量累计完成0.1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81%,供电可靠率99.88%。
交通
大高村镇有镇级公路4条,总长18.14千米; 有308国道和大庆-广州高速公路横穿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