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镇属于麻石电站库区,总面积213.47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委员会,总人口14187人(2020年)。
历史沿革
名称来历因1933年在大浪塘始设乡公所而得名。
清属怀远县。1933年,设有大浪乡,属三江侗族自治县。1950年12月,大浪乡隶属三江县白云区。1952年8月,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同年11月,设立大浪区,治大浪塘(1953年迁到河口街)。1958年9月,设大浪公社。1962年7月,大浪公社改为大浪区。1968年12月,大浪区改为大浪公社。1984年11月,大浪公社改为大浪乡。1989年,大浪乡设10个村公所、1个居民委员会、47个村民委员会。
地理环境
地处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北部,东接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南连融安县大巷乡,西邻安汇乡、白云乡,北靠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人民政府驻河口社区,距融水苗族自治县城49.7干米。
地形地貌
以低山为主,兼有少许中山、丘陵、阶地及台地。全境呈巴掌形,南北长、东西短: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土岭连绵,田寨河似掌心脉将全境划为南北两部。山脉有白云山、太阳山岭。境内地面高程--般在海拔200-600米,境内最高峰位于白云山主峰,海拔1488米;最低点位寺乡政府驻地,海拔180.3米。
气候特征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境年平均气温为18.2C-19C;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7.7C.极端高温为38.4C;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6.3C,极端低温为-3C。高培、大新县等高寒村寨,冬季气温常到0度以下。年平均日照市时数是1379.7小时。年降雨量在1900-2100毫米之间。雷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
水文
境内属珠江。融江自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六孟人境,境内河道长12千米。田寨河经白云乡入境.然后注入融汇,境内河道长10千米。
自然灾害
主要来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大风、低温、霜冻、雷击、冰雪等。旱涝灾害平均4年1遇:近百年来最大一次洪水发生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农历六月初,连日大雨,河水猛涨,许多田地被冲崩、淹没,大浪塘商人房舍多被洪水卷走,融江水位上升,船只可由田寨河口北岸的狗颈坳通过。早在近代较严重的--次发生于1940年春,当时,常年川流不息的沟水多为枯竭,许多水田无法插秧。
自然资源
境内已初步探明并已开发的地下矿藏有金,铜、锑。铅锌、硅石等,其中硅石储藏量较大。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河口瑶族自治县1个居民委员会。大德、麻石、河口、桐里、大安、竹桥、潘里、上里、大新县、高培10个村民委员会。
经济
大浪是三柳高速在柳州北部三县中唯一设出口的乡镇,地理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产业以无公害天然生态保健食用茶油综合加工利用、特色水产养殖、竹木加工及林下经济开发、高山蔬菜和劳务输出为主。近年来,大浪人发挥集体智慧,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油茶种植、农贸交易等重要产业,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要把大浪建成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江片的商贸、物流中心,建成柳北三县重要的商贸集镇。将抓住撤乡建镇契机,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充分挖掘产业化发展,打响打亮生态牌,创建“山中有城,城中有水”的生态园林城镇,同时,发展旅游产业,加大小城镇建设步伐,形成休闲娱乐、农家餐饮、商业居住、特色产业、水源地保护五大功能。
第一产业
耕地面积11874亩,其中水田7334亩,早地4540亩,主要种植水稻、木薯、玉米,红薯、大豆及早禾。2011年,农业总产值3520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000吨,人均222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木薯、蔬菜。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810头,年末存栏3670头;牛饲养量1310头,年末存栏823头:家禽饲养量15.28万羽。
截至2011年末,林地面积2450000亩。境内林木由用材林(人造、自然两种)、薪炭林(栗木和杂树)、经济林(油茶、油桐、八角、竹林及各种果树)组成。森林总面积14222亩,森林覆盖率为79.1%。水源林30189亩。用材林
中,有杉木49971亩,蓄积量60143立方米:松属1407亩,蓄积量8249立方米:杂木28035亩,蓄积量112086立方米:薪炭林30.189亩。经济林中,油茶46900亩,板栗1050亩,八角1500亩,各种竹林(主要是孟宗竹)6800亩,桐油树多与新造油茶林间种,果树为零星种植。
第二产业
以木材加工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269万元。有工业企业9家,职工187人;实现工业增加值40万元。
第三产业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商业网点8个,职工180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1亿元,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0.9亿元。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71.3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81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2.96万元,增值税28.7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2元。2011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0.8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0.15亿元。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个,各类文化专业户8户:各类图书室11个,藏书3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20人。有“上巳节”民族传统歌节。
教育
2011年末,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60人,专任教师6人;小学3所,在校生1654人,专任教师88人,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76人,专任教师52人,初中适龄人口人学率、小学升初中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32.8万元。
医疗卫生
生2011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个,其中乡卫生院1所,门诊部(所)12个;病床16张,固定资产总值96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9名,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3万人次。11个村(社区)165555名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3%。
体育
2011年末,学校体育场3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广播电视
2011年,新建成大浪乡文化广播电视站。
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650户,人户率20%。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5户,人数128人,支出27.6万元,比上年下降12.9%,月人均30元,比上年增长20%;医疗救助7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328人次,费用共支出26.8万元,比上年增长6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19户,人数2287人,支出205万元,比上年增长34%,月人均25元,比上年增长50%。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4%。
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6766人,参保率91.4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邮政网点1个,业务收入280万元,其中纯收入75万元;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3.8万份(册)。
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00门,固定电话用户860户,电话普及率30%;移动电话用户7300户:互联网用户35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70万元。
交通
焦柳铁路、639县道、田寨河、融江河过境。水路可上通从江县,下通柳州市、梧州市。依托639县道和融江河为主的“村村通公路”工程网络已经形成。
铁路交通
2019年10月17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高铁无轨站正式开通运营。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第15个高铁无轨站,也是全国首个乡镇级高铁无轨站。
融水县大浪镇地处榕江县、古宜河、苗江3江并流区和柳州市北部地区融水、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3县交界处,是周边6个乡镇、12万人外出广东省、湖南省等地的必经之地。以前镇上只有开往融水县城的汽运班车,旅客外出需要到县城中转换乘。大浪镇高铁无轨站开通运营后,每天有13个接驳班次直通柳州站、三江南站之间,实现与公路铁路无缝衔接。旅客从大浪镇高铁无轨站出发,4小时可抵达南宁市,7小时可抵达广州市,出行比以往节省两个多小时。
大浪镇也是融水苗族自治县最大的油茶生产基地,虽坐拥“金山银山”,但由于交通不便,大浪镇10个村1个社区中仍有5个“十三五”贫困村。解决人民群众外出、农产品外运难题,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当务之急。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大浪镇大德村、潘里村和红水乡良陇村对口扶贫单位,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通过建设高铁无轨站方式,解决大浪镇人员外出、产品外运的难题。
大浪镇高铁无轨站开通运营后,让“无长途班线、无汽运企业、无铁路通达”的大浪镇无缝对接柳州市、三江南高铁站,全面衔接贵广、衡柳、柳南高铁,进而通过“高铁经济圈”,融入广西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和粤桂滇黔高铁经济带。
获得荣誉
2021年5月,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2249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29人。总人口中,男性11600人,占51.57%;女性10895人,占48.43%;14岁以下3290人,占14.6%;15-64岁16896人,占75.1%;65岁以上2309人,占10.3%。总人口中,以壮族为主,达11472人.占51%;有汉、侗、苗、瑶4个民族,共11023人,占总人口的49%。2011年,人口出生率11.32%e,人口死亡率4.13%0,人口自然增长率7.19%e。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9千米,总面积213.6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211.28平方千米,占98.89%;水城2.37平方千米,占1.1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5.29人。
2021年,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14187人。
参考资料
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 其他信息 -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融水苗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2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