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寺塔

宝庆寺塔又称花塔、华塔,属于明代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是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碑林区书院门街西口北侧,距离西安南城墙约50米。

华塔所在的宝庆寺,始建于杨坚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据《成宁县志》《关中胜迹图志》等文献记载,其原址在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安仁坊。最初宝庆寺中并没有建塔,直到二百年余年以后的唐文宗大和、开成年间,人们才在古寺中修建了佛塔会昌五年(845)毁佛时废弃,五代十国时再遭兵,殿宇尽毁,唯塔存。历经清末民初时期的动荡,现仅存砖塔,通高23米,底边长2.68米。塔身实心,层间以砖叠涩出檐;一、二层檐下施砖雕斗,一层檐下加饰龙凤图案;二、四层每面辟,六层仅辟一龛,内置北魏、隋、唐石刻造像。塔顶平砖攒尖,置宝瓶式塔刹。

历史沿革

宝庆寺塔,又称花塔。在西安市南门内书院门街北侧。塔始建于唐文宗太和开成年间(公元827—840年),明清屡经重修。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将塔从宝庆寺内迁建于今址。因以五色砖砌筑,又称六榕寺花塔。平面六角形。七层,高约23米。现塔东侧有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重修碑石一通。据《咸宁县志》、《关中胜迹图志》载“隋。

建筑特色

文帝仁寿初年于大兴城安仁坊内建宝庆寺,五代十国初年迁塔于寺内。塔始建于唐太和、开成年间,以五色砖筑成。后寺毁塔存。明清屡经重修。现存宝庆寺砖塔是明景泰二年重建。为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通高23米。一层塔檐下装饰有二龙戏珠、凤戏牡丹、瑞鹤祥云、藤本牡丹等砖雕图案和一斗三升斗拱;第二层塔檐下装饰有一斗三升斗拱、如意云头和麒麟砖雕塑。塔身第二、三层的六个面和第六层正东面佛龛内镶嵌着北魏、隋、唐时期的石刻造像13块。塔东侧立有明景泰二年《重修宝庆寺记》石碑一通。坐北朝南,分台基、塔身、塔刹三大部分。塔朝南辟一近似火焰的塔门,正面额上刻有“古塔重兴”四个大字,东西两面均刻有“阿弥陀佛”四字。宝庆寺塔塔门两侧镌有楹联一副,上联是“造塔功德愿众生”,下联为“发菩提心同成佛道”。塔室似圆形井壁,上小下宽。底部直径2.14米,顶部直径1.65米,壁高3.75米,下部设有0.74米高的须弥座。须弥座正中束腰处有修塔题记:“澄觉精舍记”字样,为考证建造年代提供了线索,左侧刻有“吴门石匠吴德谦昆仲造”,右侧刻“院道者志园同共斡缘”,上枭部饰有“惹草如意头饰”。须弥座上环筑十层武康石块,并刻满一排排浮雕小佛像。

价值意义

旅游价值

宝庆寺塔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者,对古城西安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94年至今,每天到这里学修佛法或旅游观光者川流不息,已经接待了亚洲、美洲、欧洲诸多国家和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学法者不计其数,旅游观光者更是不计其数。

宝庆寺塔,这里山青水秀,胜迹如林。唐宋诗人王勃杜甫范成大清代文家李调元等皆留恋此地,为后人留下不少名篇佳作。处处显出迷人神韵;宝庆寺塔依山傍水:脚宝庆寺塔下,婉蜒绵长的凯江水滔滔不绝地绕寺奔腾而去;背后,巍峨的山顶上,一座片石砌成的十四级宋代古塔直插云霄。沿着186级两米宽的石梯登上山顶,富饶辽阔的田野和繁华美丽的中江城尽收眼底,更兼山上凉风习习,足以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进入山门,寺内乳白色的露天大佛。一条宽18米,长400米的仿古大街直达的彩色照壁。照壁正面,浮雕是由四条腾飞的金色巨龙守住大海四角。大海中,两头威猛的金色麒麟保护着巨大的金色法轮。法轮上方是斗大的“南无阿弥陀佛”八个红色大字;法轮下方是释海空上师篆写的“如意轮金刚法祖庭”;法轮的左右各有两个大字,一边是“显密”,一边是“圆通”,标志着该寺是一个显密兼修的道场。照壁背面,中央有个特大的“福”字,到这里的男女老少,总忘不了闭着眼去触摸“福”字,都希望从此五福临门。宝庆寺塔前的第一座殿是天王殿。殿前,四个花坛、八棵青翠欲滴的塔松和两排茂盛的箭竹整齐划一地分列在两边,且配有两头两米多高的既威猛又和善的大石狮子,给人以特别庄重,特别清静之感。登上十二级台阶,两边石栏杆上的十二生肖活灵活现。孩子们最喜欢小狮子口中的活宝,争相玩弄,竟将其模得光滑溜圆。天王殿前的开怀大笑的弥勒菩萨,威武的韦驮菩萨;逼真的四大天王,高有丈余,有的持琵琶,有的提宝剑,有的擒地龙,有的抓银鼠,一个个都脚踏妖魔鬼怪。

文化活动

历史文化

宝庆寺塔,是八大古寺之一。宝庆寺塔始建于隋朝杨坚时期,距今有千多年的历史。从造型上来说,它重要特征就是在塔身上半部分装饰有各种繁复的花饰,看上去好像巨大的花束。这种塔形成于宋辽金时期,元朝后几乎绝迹,国内现存塔总数也不过十几座,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塔中造型最奇特、装饰最华美的一座。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庆寺塔为八角楼阁式花塔,塔身由两部分组成。主塔为四层,耸立正中,塔高约40.5米,底层四隅各建一六角形亭状小塔,将主塔一至二层环抱,高低错落,主次偎依。这个造型又有金刚宝座式塔的意味,给人感觉整个塔造型富于变化。主塔身最上部是整座塔的精华所在,花束型塔身占了大约整体的1/3左右,其上按八面八角垂直线刻塑出狮、象、佛、菩萨、兽头、大天王力士等形象,各种刻塑参差错落、变化有致。如今宝庆寺塔伫立在古城古色古香的西安历史文化街区,掩映在参差错落的民居中,沧桑之至而又华美至极,诠释着亘古岁月的从容和精致,又抒写着历史文化街区今世。

参考资料

【陕西文物览】古建筑——西安市碑林区宝庆寺塔.西部网.2024-03-18

宝庆寺华塔:见证长安的千年兴衰.西安网.2024-03-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