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账户自由化指的是一个国家允许其资本账户内的各类资本自由流动,即居民可以自由进出国际金融市场进行投资和融资,而非居民也能自由进出国内金融市场进行投资和融资。这是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中最彻底的开放举措之一。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资本账户自由化,充分利用国际资本,缓解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资本短缺问题。
风险
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
资本账户自由化可能导致大量风险资本的流入和资本的突然逆转,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稳定。这可能会导致国内需求过剩,利率上升,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适得其反。较高的利率吸引更多的短期国际投资资本流入,加剧经济过热,推升通胀压力,以及实际汇率升值和经常账户赤字的扩大。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部债务的增加可能导致货币贬值,而固定汇率制度下,外部失衡的增加可能削弱人们对现有汇率制度的信心,引发货币贬值预期,增加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此外,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短期资本通常期限较短,主要投资于证券市场,对经济波动高度敏感,具有较高不确定性。当东道国经济出现波动或汇率贬值预期时,短期资本可能迅速撤出,加剧外部流动性危机。
对银行体系稳定的影响
资本账户自由化可能导致过度借贷和道德风险,威胁银行体系的稳定。大量私人资本通过银行中介进入东道国,导致银行存款激增。由于政府担保和补贴的存在,银行倾向于大量放贷,出现贷款膨胀。银行经理人员因政府担保而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倾向于提供高存款利率并寻求海外存款,为高风险项目和消费贷款提供资金,推动国内高消费。银行股本金占总资产的比例越低,道德风险越显著。私人资本的大量流入导致金融机构膨胀,对房地产和股票的投机性贷款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形成资产泡沫,带动消费膨胀,进一步推高总需求,导致通货膨胀、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和实际汇率升值。
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
资本账户自由化为国际投机资本尤其是对冲基金提供了便利,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使得国际信贷流量变得不规律,增加了国际信贷市场的风险。它们推动衍生金融产品的快速发展,以及汇率和利率的大幅波动,增加了证券的风险。国际投机资本的目的是短期获利,而非实质投资,因此会给东道国经济带来潜在危机,加剧金融风险。特别是在股票、期货、房地产等极具投机性的市场上,巨额游资可以快速制造金融泡沫,引发市场的剧烈涨跌,并迅速传播至其他地区或其他投机对象,引起市场连锁反应。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入和流出会影响东道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与货币政策目标相反的方向运动。对冲基金作为国际投机资本的一部分,因其高杠杆性和冒险性质,加剧了市场风险。
防范
为了应对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扩大短期国债发行规模,完善冲销干预的手段,以消除游资流入的渠道,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 改革外汇市场运行机制,解除国家银行被动吸收所有外汇的义务,建立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以减轻外汇资本流入导致的基础货币同步增长的压力。
- 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度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协调外汇储备币种与进出口和外债币种,适时调整外汇储备篮子货币中的比重,实行人民币汇率目标区间浮动汇率管理制度。
- 堵塞资本流动中的漏洞,改善外汇管理,防止游资通过变相资本流动的渠道进入。
- 继续改革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构建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防范银行经理人员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推进证券市场改革,丰富证券品种,解决股权分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实行
随着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的趋势,资本管制的重要性逐渐减弱。中国应采取渐进式、可不断校正的方法,逐步推进资本账户自由化。关键改革包括建立可持续的公共财政、提升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活力、推进利率自由化、增强汇率弹性和加强审慎监管。资本账户自由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实施:首先,放宽直至取消对外直接投资限制,实现机构和公司的国际证券投资自由化;其次,逐步取消除短期债务工具销售以外的其他证券投资流入限制,放松对初级证券发行的限制;再次,在流入和流出两方面均取消证券发行限制,实现居民证券投资自由化,逐步放宽直至取消金融机构对外商业借款限制;最后,放宽国内非金融企业的对外商业贷款,取消所有其他限制,转而实施审慎规则,最终实现中国的资本账户完全开放。
参考资料
资本账户自由化的相关理论主要有哪些?.赵成财富观点.2024-10-31
我国资本账户自由化政策抉择的战略思考.中国金融在线.2024-10-31
英媒:中国资本账户自由化风险巨大 开放需谨慎.环球网.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