蒟子

子(学名:Piper yunnanense Tseng),别名云南省胡椒,是胡椒科胡椒属的植物,其种加词“yunnanense”意为“云南的”。

形态特征

直立亚灌木,高1-3米; 枝有细纵棱,其与叶柄、总花梗均被毛。叶薄纸质,背面有密细腺点,卵圆形、阔卵形或枝端的为椭圆形,长10-15厘米,宽6-10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心形,两侧不等,上部的叶基部通常偏斜,一侧钝圆,另一侧较狭,腹面无毛,背面沿脉上被微硬毛,脉愈粗被毛愈密; 叶脉9条,最上1对互生,离基1.2-3厘米从中脉发出,余者均基出,最外1对通常细弱而短,网状脉明显; 叶柄长8-14毫米,仅基部具鞘。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4-6厘米; 总花梗略长于叶柄; 花序轴被短柔毛; 苞片圆形,盾状,直径1.1毫米,中央具短柄; 雄蕊3枚,花药卵形,2裂,花丝粗,远短于花药。雌花序于果期长4-8厘米,直径4-6毫米; 总花梗和花序轴与雄花序的相同; 苞片较小,直径0.8-1毫米; 子房基部嵌生于花序轴中,柱头3,早落。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色,直径2毫米,基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表面多疣状凸起。花期4-6月。

生长环境

蒟子生长于海拔1,100米至2,000米的林中或湿润地,该植物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分布范围

蒟子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南部和西北部(屏边苗族自治县、金平、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沧源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陇川县泸水市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中国特有植物。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双江。

近种区别

Piper sarmentosum Roxb.与蒟子近似,主要不同点在于蒟子为直立亚灌木,叶基部不等,背面沿脉上被微硬毛,9脉;雄花序长4-6厘米或更长,雌花序于果期长4-8厘米。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