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创建于1997年,位于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840号,是武汉市首批体制改革试点学校,为“公办民助”性质,有东校区、学苑校区、前进校区、金雅校区。现任校长为李君标。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前身为武汉市第一中学初中部。2010年2月,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金雅新校区启用。2020年9月1日,该校东校区正式启用。2021年,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学苑校区启用。
截至2023年11月,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共有学生5497名,114个教学班,有职员工共494名。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先后被授予“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平安校园”“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人民群众满意学校”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的前身是武汉市第一中学初中部,于1997年开始独立建校。2000年,学校有教学班21个,学生1100余人。2008年,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被列入“武汉市公办初中标准化建设学校名单”。
2010年2月,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位于江汉区金色雅园的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新校区正式启用。2020年9月1日,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东校区正式启用。2021年,九年一贯制的武汉一初学苑校区启用。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23年11月,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共有四个校区,即:武汉一初前进校区;武汉一初金雅校区;武汉一初东校区,武汉一初学苑校区(含小学部)。学校共有学生5497名,114个教学班。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教有职员工共494名。 其中,有特级教师5人,享受市政府津贴3人,武汉市黄鹤英才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市五一劳动奖章3人,市学科带头人13人,区学科带头人60名,市功勋班主任1人,市十佳班主任1人,市百优班主任11人,区首席教师9名。正高级教师4名,高级教师115名。
硬件设施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东校区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还专门配有空气净化器。室内篮球场安装的是可升降篮球架,即可供学生进行篮球运动,也可以作为风雨操场开展其他活动。此外,理、化、生实验室、舞蹈训练室、报告厅等。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学苑学校南校区不仅有音乐室、书法室、美术室、舞蹈教室、心理咨询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及理化生实验室等诸多功能教室,150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里还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等,能满足学生体育运动、个性发展的需求。
办学成果
学生成果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创建起,在市、省及国家级的学科竞赛中有300余人次学生获奖;2000年学校首届初中毕业生中考100%升入高中,有75%达到武汉重点中学录取线。2024年,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在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2025年7月1日,武汉市中考成绩公布。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金雅校区初三(11)班三名学生获得高分保护,班级均分648分。
教师成果
周静秋老师在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并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何颖老师在2009年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汤晓丹所带九年级获得武汉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李娜老师是武汉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先进个人。许莉娜老师是武汉市建功立业女明星,詹新生、龚丹进、马奇、闵耀明、江光明、孙海涛、叶立新等是市区学科带头人。胡红芳是省内外知名的特级教师,彭友林是全国模范教师,省数学特级教师,省市名师,武汉市黄鹤英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物理化学组邓朝霞、李少坤是武汉一初教育集团成长起来的特级教师,理化学科一直处于市领先地位。青年教师胡倩获全国实验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化学郁建文获实验教学创新大赛省一等奖,闵刚、刘永茂、王绍华、汪洋等是市区学科带头人。
英语组游汉松老师是全国优秀班主任,市功勋班主任,高芬老师是武汉市十佳班主任,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张秋霞老师,教学轻负高效,学生乐学会学,朱红艳老师教学经验极为丰富,亲和力强。刘奕、方登良分别是武汉一初两次摘得武汉市中考桂冠的班主任,刘奕所带的备课组获区建功立业示范岗。王颖老师获青年教师比赛全国一等奖。王雁是武汉市杏坛十佳教师,市学带、区名师。谈叙、熊玲玲、李萍、梅晓、王以娜、杨朝霞、艾静薇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都是领头雁。
语文教研组长刘昕燕老师是市学科带头人,每年语文学科在楚才作文竞赛中共有60余人次获市级奖。卢明老师是全国中语十佳教改精英,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江汉区首席教师。区学带刘丽娟、黄芳、周文芳等老师是武汉市黄鹤英才名师工作室优秀成员。语文组肖丽、黄美和、曹德斌、黄超、吴蕾、陈烨等市区学科带头人教学经验极为丰富,像这样的老师一初教育集团比比皆是,他们指导学生在全国、省市作文比赛中多次获奖。
武汉一初教育集团的教学模式获得武汉市高效课堂十佳教学模式,刘昕燕,胡红芳、王雁、邓朝霞、李少坤五位老师还在武汉市首届课内比教学中获得市一等奖。
校园文化
校训
博 雅 静 达
释义:“博”,是成长者应具有的基础。 “博”,意味着博学,一个人心中有远大的理想,就应博古通今、兼容并济、能文擅武,具有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博,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才能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的胸襟,才能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雅”,是成长者应具有的气质。“雅”是指拥有良好的品性涵养,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拥有深厚的艺术文化素养。立雅正之品,树鸿儒之风,传美德之行。有雅心,说雅言,做雅行,有雅趣、彰雅怀,显雅量。打造文雅形象,培养高雅气质,摆脱庸俗,唤醒卓异,渊博雅正。 “静”,是成长者应具有的智慧。万物静观皆自得,心静方知动者正。心静,才能厚积薄发,举重若轻;心静,才能遏制杂念,摒弃干扰,荣辱不惊,处之泰然。心静才能遇事从容淡定,做人不卑不亢。心静,是一种豁达自信的素质,是一份怡然难得的悟性。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风度。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至高境界。
“达”,是成长者应具有的境界。达,达德,达观,达士。即:有天下美德之德;有胸怀开阔之胸、豁达豪放之怀;有见解通达之观。是明智达理之人,乃出类拔萃之士。达,实现,达到,有执著追求目标的坚强意志,有不达目标不言弃的不屈精神。
学校目标
学校办学目标:育英才 塑名师 铸名校
学生培养目标:兴趣广泛 情趣高雅 志趣不凡
教师发展目标:爱有道 学有长 教无痕
干部建设目标:团结好 能力强 作风实 管理精
校风:严谨求实 文明活泼
学风:耐学之苦 得学之乐
教风:进德修业 诲人不倦
政风:以德性律己 以贤能助人
学校愿景
请沉思,教育是要为每个人自由的呼吸。
请宽容,人们如此的良善,那拳拳之心是为福佑生命的成长。
请表现,这里为学生撑起一片天空,一片尽情翱翔的天空;这里为教师舒展一幅画卷,一幅恢宏壮丽的画卷。
请享受,一切都是那么的恬静和安详,执着和坚韧,没有人会记得校门外那世俗的喧嚣。
教育特色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以“教育,服务于智慧生命的自主成长”为办学理念,以自主教育为办学特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学校以生为本,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的活动和锻炼时间。积极开设选修课,目前已开设的美术、书法、音乐等十余门选修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每年要开展好全校性的“四个节”:科技节、体育节、中国艺术节、读书节,同时,语文、数学、英语等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开展了有趣的学科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个性得到释放,能力得到展现。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校还是篮球、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全国足球学校。
学校体艺等成绩突出: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每年有多名学生获得全国、省市各类体育比赛大奖。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足球队在湖北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暨省运会比赛勇夺大赛一等奖,获得武汉市2020年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在湖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中9人获奖。在湖北省篮球锦标赛中3人获一等奖;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合唱团获得武汉市比赛一等奖,该合唱曲目将被选送参加湖北省黄鹤美育节优秀曲目评选。学校美术教学取得优异成绩,每年有50余人获得中考美术特长生资格。100多名学生作品参加市首届“艺术武汉”书画大赛,获好评。
每年有100余名学生获市区艺术小人才奖。多名学生获全国、省市科技、信息技术、经典诵读等比赛大奖。
行政管理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开学第一天 江汉学子对话陈孝平院士.今日头条.2025-07-02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天眼查.2025-07-02
武汉市志-第七卷 教育科学文化 第六十六篇 教育-第五章 中小学教育-第十三节 中、小学改制学校选介. 武汉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2025-07-02
六大集团校引领全区义务教育卓越发展,江汉让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政府.2025-07-02
李君标校长.武汉市教育局 .2025-07-02
江汉区北部 将新扩建4所学校 .新浪网.2025-07-02
科技环保设施一流 武汉市一批中小学今秋启用新校园.荆楚网.2025-07-02
武汉市一初级中学2021年秋季开学典礼 .微信公众号.2025-07-02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2024年教师招聘.微信公众平台.2025-07-02
武汉又将有62所初中加入“标准化”.长江网.2025-07-02
江汉区这所公办初中即将投入使用.搜狐网.2025-07-02
新学期,江汉区将有两所学校“上新”.武汉市人民政府.2025-07-02
发扬创新精神 勇攀科技高峰.微信公众平台.2025-07-02
金雅校区初三(11)班三名学生获得高分保护.抖音短视频.2025-07-02
名师风采——朱非.武汉教育云.2025-07-02
关于2021—2022年度武汉市文明街道(乡镇)、文明社区(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校园)候选名单的公示.武汉文明网.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