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坪

任坪(1664-1738),汉族清代前期官员,出生于高密市梁尹村(现属土庄乡)。他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成为进士,并历任多个职务,包括山西省御史陕西省道掌印监察御史等。任坪因其直言敢谏的性格,在政治生涯中多次上疏朝廷,尤其是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与其他官员联名请求确立皇储。他曾随军前往漠北地区,面对恶劣环境依然泰然自若。后来辞官回乡,专注于学术研究,最终在家去世。

人物简介

任坪,字坦公,号雨若,别号莱峰,生于康熙三年(1664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卒于乾隆三年(1738年)农历正月二十九日。他是清代梁尹(今土庄乡梁西)人,曾任监察御史。任坪的祖父任复,字来一,是一位岁贡生,而父亲任玥,字少玉,号希庵,是高密市人,顺治进士,担任御史并擅长书法。

任坪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辛酉科乡试中名列第21名,当时年仅17岁。次年,即康熙三十年(1691年),他在辛未科会试中获得第65名贡士资格。此次考试由大学士张玉书主持,他以谦逊廉洁著称,并在后来负责了《佩文韵府》和《康熙字典》这两部重要字书的编纂工作。任坪在殿试中表现出色,位列第二甲第16名,此时他已经27岁。

任坪性格刚直,敢于直言。他的职业生涯始于行人司行人,后晋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再提升为刑部山西司郎中。他还曾被任命为浙江道监察御史,并负责巡视中城以及稽查钱局的工作。此外,他还曾作为山东海道的视察员。

康熙末年,由于皇储问题引发的政治纷争中,任坪与多位同事一起上疏朝廷,请求尽早确立皇储人选。他们的行为引起了康熙帝的不满,导致他们被流放至偏远地区。任坪被派遣到西宁市地区,那里距离京城数千公里,气候寒冷,夏季仍有积雪。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仍然保持乐观态度。六年后,他得以返回家乡。

任坪在被贬之前,因为看不起监生出身的田文镜而受到批评。回到家乡后,他选择闭门读书,潜心研究学问。他的作品包括诗集《莱峰吟》和《奏疏》一卷。他的诗歌《饮斯干亭》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艺术的热爱。

任坪不仅在文学上有成就,还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尤其擅长描绘树木和石头。他的画作风格清新淡雅,充满古朴韵味。他的事迹受到了历史学家和当地人的广泛同情和尊敬,因此《清史稿》为他撰写了传记,他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至今。

任坪享年74岁,有一个儿子名叫任士钥,字温叟,曾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通过乡试,被选为内阁中书舍人。不幸的是,任士钥在他25岁时就去世了。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