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波,女,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教授、教代会和工会委员。
2018年12月,于海波出席“国家公园与户外游憩行为研讨会”,并主持主题报告第二环节。2021年,于海波带领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师生同行社会实践队赴山西省泽城村开展文旅融合发展主题调研。次年3月6日,于海波等创作的论文《大健康时代旅游康养福祉与旅游康养产业创新》发表。2023年7月,于海波出席“讲好中国旅游故事——2023旅游案例研究研讨会”,并担任平行论坛三“文旅产业与目的地管理”点评人。2025年6月,于海波带领队伍赴临沂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进行实地调研。同年7月,于海波接受媒体采访,就NPC概念被多个景区引入一事发表看法。
于海波的研究方向是交叉学科研究方法、旅游公共管理、旅游信息化等。于海波曾参与国家多项科研项目,并曾在《旅游学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同时,她在《光明日报》等报纸发表多篇理论文章,部分成果得到光明网等报刊网站平台刊登、收录和转载。于海波曾获得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全国优秀城乡设计规划二等奖、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等荣誉。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于海波毕业北京大学,拥有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8年12月18日,于海波出席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国家公园与户外游憩行为研讨会”,并担任主题报告第二环节的主持,同时以《中国国家公园:议程设置与生态教育》为题作主题报告。
2021年,于海波带领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师生同行社会实践队赴山西省泽城村开展文旅融合发展主题调研,促进泽城村生态旅游与红色旅游发展。2022年3月6日,于海波等创作的论文《大健康时代旅游康养福祉与旅游康养产业创新》发表。
2022年5月5日,于海波在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召开的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全院大会上,获选举为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代会委员和工会委员。同年6月15日,于海波参加并主持以线上形式召开的《服务学习: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天津市蓟州青山岭村云服务汇报会。
2023年7月8日,于海波在天津出席由《南开管理评论》编辑部与《旅游学刊》编辑部主办的“讲好中国旅游故事——2023旅游案例研究研讨会”,并担任平行论坛三“文旅产业与目的地管理”点评人。同年11月10日,于海波出席由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站长交流会,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建设的思考”主题进行交流。
2024年1月,于海波申报的《智慧农业模式驱动乡村振兴路径研究》入选2023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课题名单。2025年6月,于海波在南开大学MTA文旅实践创新工坊第一期中,带领队伍赴临沂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进行实地调研。
社会职务
研究方向
于海波的研究方向包括交叉学科研究方法、旅游公共管理、旅游信息化等。同时,于海波的产业服务方向为企业管理咨询、旅游规划、信息化产品设计、旅游产业扶贫等。
人才培养
于海波授课课程有《应用统计学》《旅游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旅游信息系统》《网络公共关系》。
人物言论
2025年7月,于海波接受媒体采访,就NPC概念被多个景区引入一事表示:“NPC是景区推出演艺产品、沉浸式项目、互动活动的必要人力资源支撑,其本质是各景区基于市场理解实现的产品和体验升级,为景区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助于激发远途游客到访动机。从各景区效果来看,景区NPC确实对游客有着积极的情绪调动作用。各景区NPC互动的方式,绝大部分是健康而有度的。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景区切勿过度炒作和物化颜值。景区也要自觉抵制低俗化互动,要认识到健康与活力才是‘真正的颜值’,真诚、有度与欢乐氛围才是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2023年11月,于海波受邀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为《中华老字号,宁夏一家不剩》一文建言献策。在采访中,她表示:“中华老字号的基因包含老品牌、高质量、好信誉及活跃消费,与区域特色紧密相连,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一些老字号被摘牌表明,驰名历史品牌不等于‘金字招牌’,老字号也需要迎接时代的检验,退出名录是遗憾也是警示。”对于老字号企业面临的发展问题,于海波表示:“对于经营不善的老字号,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可以在尊重品牌所有权主体的前提下,对老字号商业予以经营辅导,也可以引导老字号进行品牌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引进具有商业运营能力的合作伙伴来振兴老字号。”
工作成果
综述
于海波曾参与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资助项目等国家多项科研项目。同时,于海波曾在《旅游学刊》《旅游科学》《科学学研究》《经济地理》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在《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等报纸发表多篇理论文章,部分成果得到了光明网、新华网、中青在线、中国社会科学网、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等报刊网站平台刊登、收录和转载。
科研项目
主要作品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于海波.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2025-07-10
旅游与服务学院召开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全院大会.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2025-07-10
北大城环旅研中心成功举办“国家公园与户外游憩行为研讨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5-07-10
旅游与服务学院师生同行实践队赴山西省泽城村开展文旅融合发展调研活动.南开大学新闻网.2025-07-10
大健康时代旅游康养福祉与旅游康养产业创新.万方数据.2025-07-10
“讲好中国旅游故事”2023旅游案例研究研讨会成功举办.南开大学新闻网.2025-07-10
南开大学MTA文旅实践创新工坊项目在山东文旅投资集团开启.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2025-07-10
中国城市报:景区高薪招聘高颜值NPC引热议:是“颜值经济”的狂欢还是文旅升级的尝试?.南开大学新闻网.2025-07-10
于海波:全域全要素吸引物 景区创新升级战略.海报新闻.2025-07-10
《服务学习: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青山岭村云服务汇报圆满结束.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2025-07-10
旅游与服务学院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站长交流会.南开大学新闻网.2025-07-10
我院于海波副教授获批2023年度天津市科协决策咨询重点课题立项.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2025-07-10
万岁山“蓝狐狸”承认婚内出轨,发文道歉!景区NPC互动应保持怎样的边界?.腾讯网.2025-07-10
我院于海波副教授在《中国新闻周刊》发声.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2025-07-10
基于研究流程理解旅游研究方法的若干基本问题.万方数据.2025-07-10
跨学科交叉研究视角下的定量与定性.万方数据.2025-07-10
旅游开发中的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万方数据.2025-07-10
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分析.万方数据.2025-07-10
旅游服务认知特征的演进及营销策略探究.万方数据.2025-07-10
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创新与边界.万方数据.2025-07-10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旅游公共管理.万方数据.2025-07-10
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城市团购电子商务的影响.万方数据.2025-07-10
选择域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决策动态研究.万方数据.2025-07-10
信息接触对目的地形象评价的影响及代际差异:以桂林市为例.万方数据.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