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兼语式

本书由邢新欣授主编,以讲述语法为主。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4年1月1日)

丛书名:汉语言文字学书系

平装:253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32

ISBN:781085139X

条形码:9787810851398

产品尺寸及重量:20x13.6x1.2cm;322g

ASIN:B0011AZWXS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功能语法理论总结出兼语式的框架结构特点,动词语义连续统分析,结构形式特点,以及致使动词的配价等内容。

作者简介

邢欣,教授,博士生导师。1976年大学毕业,所学专业,维吾尔语言文学。1982年研究生毕业,同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文学硕士学位。专业为语言学理论。1990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专业为现代汉语语法。已发表多篇部论著,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等。从1976年起一直在多所大学任教,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4年1月1日)

平装

开本:32

ISBN:781085139X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1条

1石毓智;汉语的限定动词和非限定动词之别[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10条

1段嫚娟;;汉语空位主语的所指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王军;;古代汉语“有”字句研究综述[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曹翔;汉语语法变换分析的探源研究[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4侯瑞芬;“动(形)+死+……”的结构语义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彭育波;;连动句的认知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余东涛,邓嵘;从汉语连动句的英译看英汉语句子结构的差异[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刘朝华;递系式的结构成分[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许利;;汉语连动式的结构特征[J];大学时代(B版);2006年02期

9李润生苍溪县方言中的“嗒”[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李绍群;近百年现代汉语修饰语研究综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前3条

1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魏在江;;英汉情态隐喻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孙雁雁;;以关联为主的答句衔接语模式及特点[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10条

1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5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杨艳;现代汉语“是”字结构与语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周统权;汉语动词配价理论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10条

1张磊;时间副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韩淑华;汉语的“什么”与英语的“what”[D];延边大学;2001年

3彭文芳;元代量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徐秀芬;名动组合的偏正结构的多维考察[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5银吉;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张洪岩;英汉情态助动词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7科玛丽;现代汉语与僧伽罗语时态表达方式之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沈颖青;现代汉语“V_1+V_2”状中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朱玉彬;[D];安徽大学;2003年

10成镇权;论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式[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3条

1游汝杰;现代汉语兼语句的句法和语义特征[J];汉语学习;2002年06期

2杨大然;;兼语句的语义分类及其空语类的句法分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杨大然;现代汉语使动结构的ECM现象研究[J];现代外语;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10条

1高更生;复杂的单句[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高更生;谈主语承前省略[J];东岳论丛;1980年03期

3吴鼎;复杂的单句及其教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4符达维;;从句子的内部结构看所谓“兼语式”[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5李人鉴;;关于“被”字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卢子敬;;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不容忽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7黄德智;;由介词结构形成的一种兼语式[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8童山东;;“有(无)十名十动”句式不应划入兼语式[J];云梦学刊;1980年03期

9张静;;从对应性特点看汉语句法结构分析问题[J];云梦学刊;1980年04期

10宋玉珂;;程度副词“最”和“很”的用法[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前8条

1陈治安;蒋宇红;;英汉小句中语言结构的顺序象似性研究[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邢欣;;从“被”字的分布特点看汉语的被动句[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孙道功;;基于标注语料库的兼语句语义结构模式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司富珍;;链式事件结构分析[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5邓红风;;论汉语中的空动词be[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席留生;;汉语兼语式和英语SVOC结构的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张建理;;英汉直接致使移动句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席留生;;汉语兼语句与英语SVOC结构的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4条

1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2曹道根;现代汉语被动式原则与参数模型[D];复旦大学;2005年

3高莲花;生成句法框架内的蒙古语动词及其句法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缪俊;现代汉语句嵌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前10条

1张瑞明;论汉语提升动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2张劼;最简方案框架下汉语“给”字句研究初探[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3黄增寿;《三国志》的动补结构[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4牛彦敏;现代汉语“复合动趋式+宾语”的语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徐琰;基于语料库的ONLY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6成镇权;论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式[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苏晶;现代汉语“给”字句的最简句法分析[D];郑州大学;2003年

8安丰存;英语SVOC句式与汉语兼语式对比[D];延边大学;2003年

9杨莎;英语复合宾语与汉语兼语式及相关句式的语法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李文星;使、叫、让在现代汉语兼语句中的语法化[D];河南大学;2004年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