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振同

季振同(1901年5月6日—1934年10月)原名季振佟,又名汉卿,字异之,沧县人,宁都起义的领导人之一,革命家。

1919年,季振同进入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1924年10月,随冯玉祥参加驱逐贿选总统曹锟的活动。1926年9月参加五原誓师,任国民联军第14师师长,参加北伐战争。1931年季振同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第74旅旅长。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季振同坚决主张抗日。1931年12月14日,季振同与赵博生、董振堂、黄中岳等人一起发动宁都起义,率领二十六路军官兵投奔红军,二十六路军被改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季振同被任命为红五军团总指挥。1932年1月,季振同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赣州、龙岩、漳州、水口等重要战役。1932年8月,季振同被错定为“反革命分子”而被捕。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夕,季振同被错杀于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年仅33岁。1981年12月,《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先后发表文章,对季振同的革命功绩进行了公正评价,为他平反昭雪。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1年5月6日,季振同出生于河北省沧县狼儿口村。自小在家乡念私塾。

当兵经历

1919年春,季振同来到北京谋求职业,时值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他受青年学生爱国热情的影响,立志为救国救民做些有益的事情,就报名参加了冯玉祥的模范军。在经受了西北军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艰苦的军队生活后,1922年,季振同担任了该部骑兵连排长。

1924年初,季振同任北京政府陆军第十一师(师长冯玉祥)教导团连长,西北陆军教导旅(旅长孙连仲)步兵营营长等职。1924年10月,他随部参加辛酉政变。1925年10月,其任国民军第一军(军长张之江)卫队团团长,后随西北国民军五原誓师和北伐战事。1926年9月五原誓师后,季振同任国民联军总指挥部传令队队长。年底,武汉国民政府将冯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该军遂由陕西省东出潼关参加北伐、季振同在彰武地区作战时颈部受伤,被送到北京协和医院医治。不久,他与冯玉祥的侄女刘玉其结婚,伤愈归队后调任手枪旅旅长。

1927年12月,季振同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样)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孙连仲)第十四军(军长孙连伸兼)暂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副师长、代理师长等职,率部参加华北第二期北伐战事。1928年10月部队编遣时,其所部被微编后免职。1929年10月,季振同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直属手枪旅旅长。

宁都起义

1930年4月,蒋介石冯玉祥战争爆发。年底,蒋介石在蒋阎冯大战期间,收编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后,将其由河南省调至济宁市整编,第26路军番号不变,孙连仲任总指挥,赵博生为参谋长。1931年,季振同任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第74旅旅长。九一八事变后,二十六军的广大爱国官兵纷纷要求回北方抗击日寇。二十六军中的中共地下组织积极开展工作,经过精心组织和周密计划,1931年12月15日凌晨2时,季振同与赵博生、董振堂率国民党二十师的七十三旅、七十四旅以及军师直属队一万七千官兵起义。起义的第二天,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代表刘伯坚宣布中华苏维埃和中革军委决定,授予起义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的番号,任命季振同为红五军团总指挥。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红五军团开始整编。在整编过程中,季振同认真学习了古田会议决议精神,带头协助党派来的政治干部搞好整编、改造工作。

1932年1月,季振同由朱德、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1932年4月,他率部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组成东路军,参加国民革命军东征漳州市战役,同年7月,其率部在水口大败粤军陈济棠部,受到中央军委嘉奖,后还率部参加攻打赣州战役

被错杀逝世

在1932年5月5日,经过周恩来的批准,中央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李克农在漳州市对红十五军军长黄中岳、参谋长萧世俊进行了突然逮捕。紧接着,在5月8日,准备出国并请假到长汀古城视事的季振同也被逮捕。随后,包括李聘卿(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经理处会计科长)、高达夫(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经理处副处长)、朱冠甫(曾任红五军团参谋长、红校总教官)、张少宜(红十五军副军长、红校总教官)、刘佐华(冯玉祥与季振同联络代表)、蔡佩玉(红军学校俱乐部管理员)在内的六人也被捕。这些人均被指控犯有“反革命”罪行。1932年8月3日至4日,苏维埃临时最高法庭在叶坪临时中央政府大厅对“季、黄反革命案件”进行了审讯。审讯结束后,最高法庭采纳了原告机关的诉讼意见,并做出了如下判决:“季振同、黄中岳、萧世俊、张少宜、朱冠甫、高达夫、李聘卿、刘佐华等八名被告人被判处执行枪决,并没收其所有财产。蔡佩玉则被判处监禁五年。”判决“是最后的,无上诉权”。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夕,季振同被错杀于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年仅33岁。

相关事件

毛泽东挽救季振同

1932年8月,季振同被错定为“反革命分子”而被捕的判决被呈送至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进行批准时,毛泽东和项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季振同和黄中岳等人都是宁都暴动的参与者,对革命不无相当功绩。特别是季振同和黄中岳作为此案的主要涉案者,尽管是宁都暴动的领导人之一,但应减轻刑罚,免予死刑。1932年8月10日由毛泽东、项英签署的中央委员会决议案决议如下:季、黄二人“由死刑减为监禁十年”;朱、高、张三人“由死刑改为监禁八年”;其余刘佐华等4人“仍按原判执行”。

平反昭雪

1972年6月,在中共中央“批林整风”的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对于宁都起义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说:“宁都起义,当然是我党做了工作,但季振同、黄中岳起了重要作用。后来说他二人不安心,想把队伍拖走,李克农向我报告,我也同意将他们逮捕,结果搞死了!这件事,我也有责任的。”

1979年6月,姬鹏飞、黄镇、李达、王幼平、袁血卒、苏进等宁都起义的参与者联名上书中共中央,为季振同和黄中岳请求平反。不久之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经过审议,批准了对季振同和黄中岳的平反决定,正式恢复了他们的党籍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先后发表文章,对季振同的革命功绩进行了公正评价,对季振同平反昭雪。

人物评价

季振同处处按照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军事科目门门优秀。(澎湃新闻 评)

参考资料

【红色记忆】党史上的今天|12月14日.澎湃新闻.2023-11-15

宁都起义的领导人——季振同.新华网.2023-11-15

献礼建党百年 记录百名先锋丨季振同:率领起义部队加入红军.澎湃新闻.2023-11-15

燕赵英烈|季振同:光明磊落的兵暴领袖.河北新闻网.2023-11-15

季振同:光明磊落的兵暴领袖.河北共产党员网.2023-11-15

【党史小故事|第一百七十三期】季振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澎湃新闻.2023-11-15

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赣南日报.2023-11-15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漯河日报.2023-11-15

季振同:宁都起义的领导人.百家号.2023-11-15

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二军.抗日战争纪念网.2025-05-11

季振同:宁都起义的领导人.中国日报网.2025-05-11

红五军团四位领导人的悲壮人生历程.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4-05-31

特稿:借谷证背后之四位卓越领导人的不同人生历程(组图).中红网.2024-05-3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