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Department of Physics,Fudan University)是复旦大学的二级院系,地址位于上海市淞沪路2005号,系主任为吴义政。截至2025年3月,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共有教职工120余人,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00人、研究生约90名。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是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由原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等校物理系师生合并而成。前身是1942年在重庆建立的复旦大学数理系物理组。1993年,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获批成为国家基础科学(理科)科研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成为国家首批物理学重点一级学科,2009年,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获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资助。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物理学获评A级;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更是获评A+级。该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2019年,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在本科教学阶段设立物理学专业,是国家首批设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建有“应用表面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微纳光子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负责管理运行校级微纳加工平台。重点发展六大学科方向:凝聚态物理、光物理与原子分子物理、理论物理、计算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

发展历程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是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由原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等校物理系师生合并而成。前身是1942年在重庆建立的国立复旦大学数理系物理组。1993年物理学系获批成为国家基础科学(理科)科研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成为国家首批物理学重点一级学科,2009年获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资助。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物理学获评A级;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更是获评A+级。该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8月13日至21日,在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资助和支持下,由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与现代物理所举办的2022年复旦大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暑期学校举办。2024年4月24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在江湾物理楼C101室召开全系教职工大会,系党委书记刘召伟同志主持会议,约70位教职工参会。会上,复旦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童一明同志宣读了学校任免决定。周磊同志已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不再担任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主任一职,由吴义政同志担任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主任兼党委副书记。2025年3月17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联合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所高校的物理学院共同举办“PFUNT NIGHT”人才交流会。

办学条件

院系规模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现有物理学国家一级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第四次学科评估A类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下设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光学三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建有“应用表面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微纳光子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负责管理运行校级微纳加工平台。重点发展六大学科方向:凝聚态物理、光物理与原子分子物理、理论物理、计算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使用的实验器材有:

在本科教育中,坚持名教授上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重视本科教材建设。全系90%的教师参加本科生的教学工作;1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48名博士生导师全部承担了本科生教学任务。

师资队伍

截至2025年3月,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共有教职工120余人,包括教授73人、副教授17人、实验技术人员14人、行政管理人员10人等。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兼职院士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负责人4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11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1人。有多名教授在国际学术机构中任职并获得国际物理学重要奖励。

院士专家

杨福家沈元壤沈学础,王迅,陶瑞宝,郝柏林,孙鑫,龚新高,许宁生,马余刚

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

安正华、陈焱、高春雷、侯晓远、黄吉平、黄旭光、季敏标、蒋最敏、金晓峰、李世燕、沈健、石磊、谭鹏、田传山、吴施伟、吴义政、吴长勤、向红军、肖艳红、修发贤、晏湖根、虞跃、袁峰、张童、张远波、赵俊、周磊、资剑。

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

Cosimo Bambi、丁鲲、冯磊、古杰、顾嘉荫、李晓鹏、刘韡韬、戚扬、阮威、邵鼎煜、陶镇生、滕飞、王靖、王熠华、吴赛骏、肖江、徐长松、杨吉辉、张鹏飞、朱黄俊。

学科建设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作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多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多本教材获得国家奖项。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在中国率先实行知名教授讲授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实现以顶尖的师资队伍培育优秀学生的目标。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为每个学生配备寝室导师,提供个性化学业指导;为每个拔尖学生配备“拔尖导师”,着力科研能力培养;同时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每周开展一次系内午间学术研讨会,连续22年每周举行学术报告会,每年举办全系的学术年会等,助科研、引创新,全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使其成为知识扎实、视野开阔、具有独立思辨和分析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学生配备专门班主任,独立开展系列活动,如举办与物理骨干课程内容相结合的“大师讲坛”活动等。

教学成果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建设了国家精品和一流本科课程8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自2015年开始,本科生参与发表论文115余篇(一作84篇),包括1篇Nature(二作)、1篇Nature Commun.(一作)、2篇Phys. Rev. Lett.(一作和二作)、3篇Nano Lett.、90余篇PRB或相当等级期刊文章。在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中,本科生团队在2019年获得冠军,近年来5次获得特等奖(2017年、2019年、2021年、2023年、2024年)。

对外交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从2002年起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立了本科生交流计划。双方每年选派2名本科(三、四年级)学生,于每一学年的春季学期到对方大学做毕业论文或合作研究,时间为16周(或一个学期)。目前这一项目已经成为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物理学系还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耶鲁大学东京大学等有交流计划。学校每年分配给物理学系若干名与境外大学交流本科生的名额,交流的学校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瑞典芬兰新加坡日本及港澳台等地区和国家的高校。学校每年也有一定自费出国交流的项目供本科生申请。

每年各交流项目的申请要求和选派规则会提前通知各年级本科生,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申请参与交流项目,由系本科生工作小组评定后向学校推荐。学生参与交流活动的费用由对方学校提供,或由学生向学校和系申请。交流学校通常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要求(请准备出国交流学生尽早准备好英语考试成绩),有些学校对绩点也有可能有要求。交流项目较多针对本科二、三年级同学。

学术研究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承担了诸多国家级研究项目,新世纪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6项、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3项;近6年共发表15篇Science和Nature正刊论文,在拓扑绝缘体、二维材料、高温超导、量子精密测量等研究方向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诸多教授对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做出了贡献。例如:周磊2016年获美国光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张远波、赵俊、王熠华等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张远波2020年获第二届“科学探索奖”青年科学家称号,2023年获首批腾讯控股“新基石研究员”;向红军2024年获第六届“科学探索奖”青年科学家称号;C.Bambi获2022年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和2018年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C. Bambi和A.Marciano分别于2018和2019年获意大利驻华大使馆颁发的“徐光启奖”等。

人才培养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00人、研究生约90名。建系以来,累计培养学生一万余名(其中本专科毕业生8000余人,硕士生1000余人,博士生1000余人)。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发挥着作用,很多人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有近30位系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机构设置

科研机构

参考资料

教学机构

行政管理

截至2025年7月 参考资料

系友情况

毕业去向

物理学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在不断地拓宽。毕业生分布在国内的教育和科研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三资和独资企业等等。有相当比例的毕业 生继续攻读研究生,近年来有65%左右的毕业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所,以及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 学等国外大学录取为研究生。所学习的专业包括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电子科学、经济与管理,等等。首先,以2010年的应届毕业生为例,毕业生共有92人,其中攻读研究生49人,出国深造23人,就业20人,上述读研人数占78%。因此,物理学系毕业生的整体就业情况良好。2024年毕业生中有13%就业创业,64%国内升学,23%出国出境。

就业单位

华为科磊半导体、联影医疗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上海中学等。

升学深造

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物理所、香港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京大学康奈尔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巴黎高科电信学院等。

参考资料

版权信息.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概况.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欢迎物理学系校友线上回家.欢迎物理学系校友线上回家.2025-07-13

行政和党委.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复旦大学物理学专业(核物理方向)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微信公众号.2025-07-13

希德学院 | 物理学系 .微信公众平台.2025-07-13

复旦星系·院系云图 | 物理学系.微信公众平台.2025-07-13

2022年复旦大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暑期学校成功举办.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吴义政教授担任物理学系主任.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复旦物理赴港举办招聘宣讲 搭建引才桥梁 助推学科发展.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实验设备.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院士专家.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对外交流.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实验室概况.实验室概况.2025-07-13

微纳光子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科研机构.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系友喜报丨热烈祝贺物理学系1995级系友王枫获固体光学效应领域弗兰克·伊萨克森奖!.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热烈祝贺复旦大学物理学系1992级博士系友蔡荣根院士担任宁波大学校长!.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系友专访 | 任云华:存鸿鹄之志,下刺股之功.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系友专访 | 殷海玮:深耕光学创领军科技报国守初心.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热烈祝贺物理学系1989级系友吴军桥喜获2023年约翰·巴丁奖.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热烈祝贺张东辉、蔡荣根系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热烈祝贺沈志勋系友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徐祖力系友当选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卢昌海系友科普著作屡获殊荣.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招生与就业.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25-07-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