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峪桑葚

红花峪桑葚是中国天津市蓟州区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种桑葚因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和悠久的历史背景而闻名。红花峪桑葚的产地位于蓟州区东南10公里处,靠近于桥水库南岸的红花峪山坳。这里的特殊地形和气候条件,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红花峪桑葚具有果实饱满、甜软清香、酸甜适口等特点。2014年4月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红花峪桑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形态特征

红花峪桑葚属于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果实,也被称为桑果、桑葚子。其果实饱满、颗粒大而紧,颜色油亮,口感甜软清香,多汁,入口易化。红花峪桑葚有两种品种,分别是黑桑葚和白桑葚。黑桑葚颜色紫黑,个头较大;白桑葚颜色黄白,甜度较高。除了作为鲜果食用外,红花峪桑葚还可加工制成桑葚酒、桑葚饮料、桑葚罐头等多种产品。根据检测数据,红花峪桑葚平均单果重量为2.32克,果长24.6毫米,直径14.12毫米,水分含量86.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6%,有机酸含量0.23%。

分布范围

红花峪桑葚的产地范围为天津市蓟州区别山镇现辖行政区域。

栽培历史

红花峪桑葚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这些桑树最初是由鸟类迁徙带来的种子自然生长而来,经过当地居民多年的筛选和嫁接,最终形成了稳定的黑桑葚和白桑葚品种。

生产情况

截至2014年,红花峪桑葚的栽植面积达到100公顷,年产量约为600吨。

产品荣誉

2014年4月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红花峪桑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环境

地理环境

红花峪桑葚的种植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和积温均高于蓟州区北部山区和南部洼区。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周围环境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由于临近于桥水库,水源充足。地势坡度较小,呈梯田式分布,土壤为砂页岩、石灰岩风化形成的中壤土。

气候环境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2.6℃,≥0℃积温达4855.5℃,全年无霜期长达19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96.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615.3毫米。

土壤环境

红花峪地区的土壤类型为中壤土,属于褐土土类、淋溶褐土亚类,具有适宜耕作、质地良好、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养分含量高等特点。土壤pH值为7.61,有机质含量为16.0-19.0克/千克,全氮含量为0.93-0.97克/千克,速效磷含量为20-45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为154-230毫克/千克。

品种

红花峪桑葚的品种主要包括黑桑葚和白桑葚的优质品系。

专用标志使用

红花峪桑葚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天津市蓟州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红花峪桑葚的检测机构由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参考资料

【地理标志产品】蓟州红花峪桑葚→出战.微信公众平台.2024-10-23

红花峪村:发展特色种养业 助推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平台.2024-10-23

天津之珍:红花峪桑葚,香甜多汁的特色美味.百家号.2024-10-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