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期化石

《冲击期化石》是张资平于2009年所著的一本图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展示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成就,主要选取了1919年到1949年的优秀作品。该书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学著作,对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书信息

作 者:张资平著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01

版 次:1

页 数:157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

《冲击期化石》,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藏本。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受中外文学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运动使小说这个古老的文学样式在华夏大地上从“官野史”升级到与诗文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从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变为作家和读者表现人生、看取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与形式上也经历了由文言文章回体到现代形态的蜕变。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始,在粤语短篇小说发展兴盛的基础上,长篇小说也孕育萌芽,三十年代达到创作的高峰,出现了巴金、老舍茅盾、张恨水、李劫人等重要作家和以《家》、《骆驼祥子》、《子夜》、《金粉世家》、《死水微澜》为代表的重要作品,立体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的生存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

为了系统展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成就,我们新编了这套“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藏本”系列图书,选收1919至1949年间创作的有代表性的优秀长篇,为读者相对完整地阅读并珍藏这一时段的长篇小说提供一套优质的读本。

作者简介

张资平(1893——1959)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我国红极一时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有众多的读者。他是“创造社”中最多产的一位作家。

张资平是梅州市梅县区人,他的文学生涯是在日本读书时开始的。那时,张资平学的是地质,郭沫若当初学医、郁达夫当初学经济、成仿吾当初学兵工,共同的文学兴趣使他们聚集在一起,策划筹建了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社团之一“创造社”。1922年他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地质科,获取理学学士

精彩书摘

“伟哥!我今晚由海滨浴场回来,接到你前月十五日发的,勉励我,安慰我的那封信;我很喜欢,很感激;不是真心爱我,时时刻刻思念我的伟哥,能够这样诚恳的教训我么?

“但我对不起伟哥了!辜负你勉励我,安慰我的一场好意了。我是一块均质性的(Isotropic)破砾石片,无论你拿如何强度的十字聂氏柱(Crossed Nicols’Prisms)来检查我,都不能叫我发生出别种彩色,无论何时,只是一片黑暗!

“伟哥,你常拿‘为国家,为社会’的话来勉励我;实在有点儿像我们在化学实验室里定性分析的时候,用过量的安谟尼亚溶液(nh4oh),去洗涤氯化银氯化汞的沉淀,以后虽加硝酸,也不会生反应了。老实说,我不单对国家,对社会,再没有尽力的勇气;就算对自己一身的颓唐,都没有能力去图恢复。伟哥,——我以前也好像对你说过,——我在这世界里,简直像没有知觉的动物,——一般的动物,对于环境的寒暖苦乐的感触,比我还像锐敏些,我是像最初期的,和下等植物没有什么明了的区别的原生动物‘阿美巴’(amoeba)——还有什么功过可论,还怕社会的是非褒贬呢?

“我在日本实在说不上有求学的资格,——政府也不见得真心诚意的望我们求学,——不过带上一套假面具,和真的朝勤暮苦的一班人,在狂潮激浪里,争饭吃!索性说明白些,就是靠这每月几十块钱的官费过活罢了!

“伟哥,你对我的同情,我并不是不知道感激。不过我要放肆说几句话,伟哥对我的满腔同情,恢复不了我的逆境,医不了我的饥寒,就算对我一个人能够,这莫大的世界里,像我一样可怜的,——不是,比我更可怜的人,不知多少,伟哥有多大能力去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呢?

“昨晚上很好的月亮,我在这海岸的小市场里看夜市。我看见一个很衰老,很瘦弱,很可怜的村妪,坐在道旁哀哀的痛哭。她的目的不过想来往的人,给她几个铜钱,——我信她没有奢望,她也不敢有更奢的希望。——但我站在旁边,守了半点多钟,来来往往不知过了几百

参考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