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古城是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打造,集文化展示、旅游休闲、商业服务、特色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曹魏文化古城。古城坐落于许昌市魏都区春秋广场南大街,南至七一路、北至八一路、东至文峰路、西至京广铁路,用地面积约3.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为护城河内1.87平方公里,以护城河为界,分为核心区和协调区两大区域,总体形成“一轴一环六区”的功能分区。
东汉未年,曹操迎刘协迁都于许,“奉天子以令不臣”,雄踞许昌25年,这里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221年,曹丕废汉立魏,“魏都”自此始名,成为曹魏文化发源地,享有“三国文化之乡”的美誉。2017年许昌市投资约70亿元实施曹魏古城大型文化产业建设项目,旨在大力弘扬三国曹魏文化,以文化对接产业、把资源变成资产、让遗迹成为胜景。2018年2月8日,曹魏古城开街,主要景点有春秋楼、曹丞相府等。
2020年曹魏古城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2020年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023年曹魏古城被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评为河南省放心消费创建示范街区。2023年6月,曹魏古城“三国数字世界”元宇宙项目荣获“国际艾奇奖”。
历史沿革
许昌三国文化底蕴浓厚,东汉未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奉天子以令不臣”,雄踞许昌25年,这里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221年,曹丕废汉立魏,“魏都”自此始名,成为曹魏文化发源地,享有“三国文化之乡”的美誉。《三国演义》120回中有52回发生、演绎在许昌。2017年许昌市投资70亿元,实施曹魏古城大型文化产业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老城中心,东至文峰路、南至七一路、西至京广铁路、北至八一路,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总投资约70亿元。2018年2月8日,曹魏古城开街。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曹魏古城位于河南省许昌市市老城中心,东至文峰路、南至七一路、西至京广铁路、北至八一路,距离省会郑州市仅80千米,郑州新郑国际机场40千米,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坐落于护城河内,面积1.87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曹魏古城处在中州平原西部,三面环山:西北依嵩山,西部有尧山、白云山、伏牛山,南部有大别山、博山区,东部是开阔的平原。在古代兵器时代,这样的地形是战略要地。
气候
曹魏古城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接合部,气候温和,河流纵横,雨量适中。
方位布局
曹魏古城以护城河为界,分为核心区和协调区两大区域,总体形成“一轴一环六区”的功能分区。“一轴”即以春秋楼、曹丞相府等历史文化遗址为核心,形成贯穿南北1.3千米长的曹魏中轴,由南至北分为关圣春秋、文达天下、魏武英豪、铜雀花苑四大旅游文化板块;“一环”即以水为脉,依托建成的护城河生态景观资源,打造5.3千米长的环护城河曹魏风情带;“六区”即民俗文化风情区、古韵特色生活区、文化休闲生活区、特色滨水生活区、风貌协调宜居区、门户特色商业区。核心区域设置10个功能分区和20处景点,与5.3公里的护城河、春秋楼、曹丞相府、西湖公园形成联动景观。
主要景观
南城门
曹魏古城的城门整体采用汉魏时期风格建筑,由城墙、主城楼、东西阙楼、子楼组成。南城门项目位于建设路以北、南大街两侧,涉及东侧春秋大剧院、西侧贵宾楼2宗地,用地面积11.4亩,性质为商业,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东边是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西边是关羽。据历史文献记载,关羽一生两次到许昌市,在与曹操的交集过程中,展示了关羽的忠和义。
杜康楼
杜康楼在曹魏古城里最接近汉代建筑风格,不仅外观漂亮,还绿色、环保。这栋楼多采用木质材料,彰显了汉代建筑简单、大气的风格。
虎卫营
也称虎卫军,是曹操的贴身侍卫许褚组建的一支部队。也称铁人队,分为左、右武卫营。
赋诗楼
建安文学起源于许昌的历史见证。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创始者,他非常重视文人学士和文学创作。此楼雄伟壮观,建筑精美,高50余米,四周出厦带廊,26根红油漆柱子立于四周。
古城雕塑
九酝春酒
据《齐民要术》记载:东汉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在许昌市,曹操曾将家乡产的“九酝春酒”晋献给汉刘协刘协,并上表说明九酝春酒的制法。献帝大加赞赏,作为宫廷用酒。曹操的《上九酝酒法奏》不仅总结了“九酝春酒”的酿造工艺,而且还亲自酿制美酒,并提出了具体改进的办法。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酿酒方法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在儒学、文学上都有相当的成就,备受世人尊重、推崇,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孔融让梨的故事源于东汉鲁国,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巧言妙答,父母亲十分喜爱他。有一天,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但孔融却不要,将这个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孔融说:“我年纪最小,应当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这个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市,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为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尊重长辈、关爱弟弟妹妹,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魏五铢钱
五铢钱始铸于西汉刘彻元狩五年(前118年)。因钱币重五铢,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叫五铢钱。“铢”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相当于今天的0.8克左右。五铢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钱文“五铢”二字,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五”左“铢”。魏五铢,一般认为是由曹魏时期的五铢钱,由曹丕,刘庄时期都铸有五铢,新钱形仿汉制五铢,故称“魏五铢”。
相关文化
曹魏古城,这里被誉为许昌“三国文化的载体”,是三国文化之乡。曹魏古城夜市,作为历史传承下的商业街,建筑风格统一,汉风古韵的亭台楼阁,无不彰显出曹魏特色,在这里能感受到最浓的三国文化。庄严威武的南城门,已经成为许昌市的地标性建筑。
标志含义
古城logo
logo含义
曹魏古城标志创作取材于具有东方神韵的中国汉魏建筑和被考古届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玉龙,以此为基本元素,从而设计出作品的整体轮廓,龙尾做成的水波纹形状,有两个含义:第一象征着许昌在2017年4月23日荣升为河南省第一个水系文明城市;第二象征着包围着曹魏古城的护城河。中间区域是一座古城楼,代表着曹魏古城。整体突显了动中有静,风生水起,龙腾四海,富甲天下的美好寓意。“衮雪”二字取材于汉魏十三品书法佳作,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曹操手书真迹。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驻兵汉中褒谷口运筹国事。当时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水流湍急,冲击河内乱石,喷沫飞溅如雪团之状。曹操触景生情,挥笔题写“衮雪”二字,随从提醒:“衮字缺了三点水”。曹操拊掌大笑:“一河流水,岂缺水乎!”遂成千古美谈。后被刻于河中巨石上流流传至今。这两个字近篆而非,属隶又违,行笔放荡不羁,确有波涛澎湃之势,表现出曹操的风采神韵与魏武精神。
开发与保护
曹魏古城依据《考工记》宫城建制设计,展现“汉魏风格、简约厚重、挺拔大气”的古韵古貌。东至文峰路、南至七一路、西至京广铁路、北至八一路,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不仅成为许昌市展现汉魏风貌、彰显三国韵味的点睛之笔,更成为八方游客畅游许昌必去的“打卡”之地。
三国文化是许昌核心城市文史地标的中轴和旅游目的地。为实现许昌三国文化数字LiveApp落地,推动城市级品牌要素的全真数字孪生与互联互通,打造许昌数字化示范城市,由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许昌市投资集团主导,市文投公司负责的河南数字三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开发的“三国元宇宙许昌@meta一期”曹魏古城“三国数字世界”元宇宙空间项目获得IECIA(国际数字经济创新组织)“国际数字创新奖”元宇宙创新类——元宇宙应用及内容创新类ECI Awards国际银奖。
价值意义
文化价值
曹魏中轴是曹魏古城建设的重要部分,其引入汉长安中轴规划理念,以恢宏大气的建筑及景观,体现汉魏文化的古韵。既有恢弘磅礴的楼房、也有造型精致的亭阁,让人仿佛回到1800年前的魏都区,让三国文化在“豫”发扬。总体定位为以文化展示、旅游休闲、商业服务、特色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古城区,目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曹魏历史文化的展示高地、许昌市的人文形象名片。
历史意义
曹魏古城的建设,将结束许昌曹魏文化遗存丰富但较为分散的现状,产生串珠成链、星月交辉的效果,形成曹魏文化展示的新高地,极大地促进曹魏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发展。许昌曹魏文化将拥有一个展示和传播的高地,使许昌原本分散的三国曹魏文化遗迹、遗址变得系统起来,让人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全面、系统地了解、感受三国曹魏文化的魅力。
所获荣誉
以上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曹魏古城.许昌市人民政府.2024-02-04
曹魏古城.携程.2024-02-12
许昌市启动曹魏古城项目建设 投资70亿元.中华网河南.2024-02-11
曹魏古城都去过,那些雕塑有什么故事你知道吗?.微信公众平台.2024-02-11
曹魏古城.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政府.2023-12-05
“渝”你相“豫”|沿着郑渝看风景.今日头条.2024-02-12
首次命名!胖东来、曹魏古城等上榜!.微信公众平台.2024-02-11
公示!“2020年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5家单位上榜.今日头条.2024-02-12
许昌曹魏古城“三国数字世界”元宇宙项目荣获“国际艾奇奖”.河南省文化旅游手机报.2024-02-12
【关注】曹魏文化中心为何在许昌?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占据怎样的地位?.微信公众平台.2024-02-12
【行走魏都·读懂三国】曹魏古城里的“网红打卡地”,你都拍过照了么?.微信公众平台.2024-02-11
探寻河南三国文化!曹魏故都的美食让你馋到哭…….百家号.2024-02-12
解读!曹魏古城logo及含义.微信公众平台.2024-02-11
非凡十年 出彩中原|三国名城 展现古韵新风.人民融媒体.202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