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慧英(1903年9月-1968年7月6日),原名韩慧芝,化名王英,女,出生于高邑县,中共党员,革命烈士陈为人之妻,中共满洲省委首位妇女部部长。
1925年6月,韩慧英在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中共北方区委派她到陕北榆林,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7年8月,韩慧英与陈为人结为伉俪。1928年9月,她被任命为满洲省委妇女部长兼管省委机关工作。1932年,中央决定由韩慧英夫妇负责管理在上海的中央文库。1935年2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活动据点遭到敌人破坏,韩慧英被捕入狱。1936年1月,党组织通过关系把韩慧英营救出来。同年年底,陈为人携韩慧如及子陈爱昆,将中央文库完整安全移交党组织。1937年3月,陈为人在上海病逝后,韩慧英回到陈为人老家江华瑶族自治县。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在衡阳专署、零陵专署担任教育科副科长。1968年7月6日,韩慧英在长沙市病逝,享年65岁。
1986年9月18日,中央组织部批准,确定韩慧英入党和参加革命时间为1925年6月。1987年4月18日,中共湖南省委老干局把韩慧英的骨灰安放在湖南革命陵园。同年5月16日,中共零陵地委组织部认定,韩慧英同志是中共早期党员。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3年9月,韩慧英出生于高邑县。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在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韩慧英毅然加入学生游行队伍,高呼反帝口号,同反动当局进行斗争。
参加革命
1925年6月,韩慧英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中共北方区委派她到陕北榆林,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27年,在北平市委机关工作的韩慧英,认识了时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长陈为人。按照组织要求,两人当时要假扮夫妻,掩护北方局党委机关。在革命工作中,韩慧英和陈为人互生情愫,同年8月,经组织批准她与陈为人结为伉俪。
1928年9月,韩慧英被任命为满洲省委妇女部长兼管省委机关工作。1929年,陈为人、韩慧英一同被调往上海市。同年12月,陈为人在沈阳大东边门不幸被捕入狱。韩慧英在得到消息后,果断销毁机关文件,将党的活动经费藏在身上,并设法将陈为人被捕情况报告给党中央。
1929年,经党组织营救,陈为人获救出狱。出狱后,陈为人与韩慧英离开沈阳市(今沈阳)前往上海接受新的任务。
1932年,中央决定由韩慧英和陈为人负责管理在上海的中央文库。1935年2月22日晚上,敌人破坏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八个活动据点,之后韩慧英被捕入狱。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警方经过两个月的调查,决定将她转押到苏州反省院。
1936年1月,党组织通过关系把韩慧英营救出来。为了继续找党组织,也为了维持生计,韩慧英在培明女中附小做教师。同年秋,韩慧英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同年年底,陈为人带着自己的大儿子陈爱昆,把中央文库完整、安全地移交给党组织。
1937年3月,陈为人在上海病逝后,韩慧英回到陈为人老家江华瑶族自治县。
1938年4月,韩慧英到长沙市找到了党组织,并协助罗叔章做难民工作。同年11月,韩慧英因其孩子生病又不得不返回江华。为了维系一家人的生计,经女教师唐剑萍介绍,韩慧英到江华简易师范学校代课,任女生指导员。后又在香凝小学、风云乡中心学校教书,并任教导主任、校长。任教期间,韩慧英常利用讲台进行抗日宣传,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参加教育界举行的抗日演讲会,揭露日军罪行,宣传党的抗日主张。
1939年,韩慧英在县城创办妇女纺织生产合作社,利用晚上时间组织工作演戏、讲演、捐款、支援抗战。江华解放前夕,她帮助党的地下工作人员,联系进步人士和青年师生,组织“湘南人民翻身团”,开展迎接解放的活动。
投身教育
1949年11月5日,江华和平解放后,韩慧英率领民众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过境。11月22日,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成立,她和三个子女全部参加政府工作。
1950年,江华县委根据韩慧英的表现,在原有组织关系没有接上的情况下,由县长、县委常委王荫轩介绍重新入党。韩慧英先后担任过文教科副科长、科长、县委党训班主任、文教部、宣传部副部长。任职期间,她注意调查研究,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在贝江筹办起公费制瑶族完全小学。同时兴建沱江完全小学。1960年10月,调任衡阳专署教育科副科长,1962年12月任零陵专署文教科副科长。此间,她以大部分精力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因病逝世
“文化大革命”初期,韩慧英身心遭到摧残,1968年7月6日在长沙市病逝,享年65岁。
1986年9月18日,经中央组织部批准,确定韩慧英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参加工作时间为1925年6月。1987年4月18日,中共湖南省委老干局将韩慧英的骨灰安放在湖南革命陵园。1987年5月16日,中共零陵地委组织部认定,韩慧英同志是中共早期党员。
人物事迹
守护中央文库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了适应新的地下斗争环境,中国共产党成立了秘密工作委员会,并下设文件保管处,保存了多达20余箱的中央文件,这些文件材料不仅是党发展进程中重大事件的记录和见证,更是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管理好这批文件,文件保管处逐步建立起专门保管中共中央和中央各部委档案材料的秘密机构—中央文库。193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不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也随即叛变。中央文库的处境十分危险。1932年,中央决定由陈为人与韩慧英负责管理在上海的中央文库。按照中央对文库安保措施的相关规定,文件的运进和调出,完全由韩慧英与时任中央秘书处文书科科长张唯一单线联系。为了确保文库的绝对安全,库址需要经常转移。夫妇二人就将文件扮作家当,将其转移到位于霞飞路(现淮海路)一户白俄罗斯人家的楼上,用来避开敌人视线。1935年2月22日晚上,敌人接连破坏了中共8个活动据点,张唯一也不幸被捕,两天后,前往张唯一住所探查情况的韩慧英,被守候在那里的特务逮捕。当时她身上携带着一份上级调阅文件和一份经费支出预决算表,为防落入敌人手中,韩慧英在特务不注意的情况下,机智地将其丢在地下,混进了被翻乱的书堆里。为了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韩慧英自称王英,装作是一个乡下的农村妇女。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警方经过两个月的调查,决定将她转押到苏州反省院。韩慧英被捕入狱。陈为人保护地下文库缺少助手,家中的孩子也无人照顾,只得向韩慧英的三妹韩慧如求助。经组织同意,韩慧如赶往上海市接替姐姐的工作,协助陈为人保管党的文件。1936年1月,党组织通过关系将韩慧英营救出来。1936年年底,陈为人带着韩慧如和自己的大儿子陈爱昆,把中央文库完整、安全地移交给党组织。
个人生活
韩慧英的妹妹韩慧如出生于1913年,在韩慧英的影响下,韩慧如也选择投身革命。1937年,经党组织介绍,韩慧如开始配合秦鸿钧的电台工作。1938年春与秦鸿钧结为伴侣。秦鸿钧与韩慧如夫妇以经营“永益”糖果店为掩护,在住所架设秘密电台,深夜由秦鸿钧操作机器保持上海市党组织与党中央的联系,韩慧如负责警戒。1949年3月17日夜,电台被敌人侦察到,二人同时被捕,遭受酷刑。1949年5月7日,秦鸿钧壮烈牺牲。5月25日,韩慧如与其他地下党员趁中国国民党狱警松懈,带领被关押群众砸开牢门越狱。两天后,上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韩慧如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积极到各地宣讲革命经历和烈士事迹,鼓励青年为祖国建设奋斗。2009年5月26日,韩慧如逝世,享年96岁。
韩慧英的丈夫陈为人于1899年出生于江华瑶族自治县,他早年追随李大钊,曾赴莫斯科学习,是中共早期党员之一。1921年回国后,陈为人先后在河北省、山东省和东北地区等地从事党的组织、建设工作。韩慧英和陈为人有五个子女,长子长女因在陈为人被捕期间无人照料、身患重病而夭折。
参考资料
她是革命烈士陈为人的妻子,和丈夫一起用生命守护中央“一号机密”,毛泽东指示予以奖励.党史博采-今日头条.2025-07-13
隐蔽战线的河北故事:高邑姐妹与中央“一号机密”.纵览新闻-今日头条.2025-07-13
「中共满洲省委百位英雄谱」韩慧英:中共满洲省委首位妇女部部长 .沈阳发布.2025-07-13
重温徐汇保密故事:电台伴侣——秦鸿钧、韩慧如的保密故事.上观新闻-今日头条.2025-07-13
钩沉|隐蔽战线的河北故事:高邑姐妹与中央“一号机密”.河北新闻网-今日头条.2025-07-13
韩慧英.江华新闻网.2025-07-13
【中共满洲省委百位英雄谱】韩慧英:中共满洲省委首位妇女部部长.沈阳发布-今日头条.2025-07-13
河北高邑姐妹与中央“一号机密”.石家庄党史网.2025-07-13
她是革命烈士陈为人的妻子,和丈夫一起用生命守护中央“一号机密”,毛泽东指示予以奖励 .党史博采官方账号.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