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参常

敦睦堂刘氏七世祖

133世刘参常字 从之,生于公元972年,卒不详,妣谢氏。生四子:刘德洪、刘德量、刘德广、刘德权(迁居湖北华邑)。

个人简介

133世刘参常字从之,生于公元972年(北宋开宝五年),卒不详,妣谢氏祖妣合葬宁化县三江口七星岗下,牛形,坐西向东,。生四子:刘德洪、刘德量、刘德广、刘德权(迁居湖北华邑)。

葬于汀州府宁化县地名大庄村,真武踏龟形,坐东向西,妣谢氏、卢氏县合修。

注:南京市谱若还公与参常公之间还多一代尚公,本处注明。

人物生平

刘参常字从之,进士出身,曾任河南怀庆知府

主要功绩

刘 氏家庙始建于北宋淳化三年(992年),为刘氏入闽始祖刘祥公七代孙河南怀庆府尹刘参常为首倡建。三国蜀汉刘备之次子鲁王刘永及入闽始祖刘祥,故称鲁王庙,百姓俗称“王衙”。

人物评价

家庙下厅檐口悬雍正御前带刀侍卫刘英,进士、刑部主事、“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收复台湾省统一祖国的名将、太子少保刘国轩之牌位。上厅正中为刘氏历代祖牌位,上携数千上祖姓名。上悬“敦睦堂”堂名巨匾。整座大厅匾额重重,楹联密布,显得富丽堂皇又庄严肃穆。

个人作品

刘氏家庙

轶事典故

南宋乾道年间(1170年),进士、左迪功郎刘子翔任汀主簿。他力主办教育启贤,捐俸于家庙后购民房创建东山书院。招收后裔子弟及地方绅士子弟入学,聘地方名儒任书院山长和教习,并请其堂兄、著名理学家刘子恽专程从崇安来此讲学。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也曾从建阳区漳州市途中经漳平集贤里来东山书院讲学。长汀县名儒扬方(朱熹门徒)、雷行瑞、刘斐章、刘振京、刘尚临、汤志尧、范苹、戴良葵、谢松涛、刘汉发都曾在此讲学课突

艺术形象

由于家庙环境幽静又屋宇宽阔,房间众多,故除供刘氏后裔春秋两祭和子弟读书外,常为兵家及政府机关进驻。

参考资料

信宜白坡门楼屋刘氏春秋.信宜 玉都 风情.2015-11-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