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连市 High-tech Industrial Zone),简称大连高新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西南部,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现任党工委书记为骆东升。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辖区面积15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1.6公里,森林覆盖率超60%,全年平均气温为10摄氏度。毗邻龙王塘水库等热点景区。大连高新区下辖3个街道,常住人口38.5万人。区内及毗邻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9所。大连高新区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为主导,发展以智能科技、生命科学、洁净能源、海洋科技等为特色的新兴产业。拥有各类企业1231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80家,规模以上企业450家,上市企业2家。
2013年8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连高新区,作出了“高新区就是‘又要高又要新’”“创新驱动要从高新区开始”等重要指示,为全国高新区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智能科技产业集群销售收入298.3亿元,同比增长15%;洁净能源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4.9%;智能科技、洁净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形成规模。2025年5月,大连高新区与科大讯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赋能产业升级,围绕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数字化转型LiveApp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023年,大连高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4.6亿元,增长7%。2024年,大连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1.3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税收收入28亿元,增长8.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省外到位内资170.6亿元,增长15.3%;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增长26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
2020年4月,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是东北地区唯一上榜园区。2022年8月10日,其入选赛迪《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50位。2023年7月,大连高新区入选赛迪《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49位。2024年,大连高新区在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28位,位居东北高新区首位。
发展历史
大连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是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连片区核心区。2013年8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连高新区,作出了“高新区就是‘又要高又要新’”“创新驱动要从高新区开始”等重要指示,为全国高新区发展指明了方向。2008年,大连高新区被科技部评为"国家先进高新区",2018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智能科技产业集群销售收入298.3亿元,同比增长15%;洁净能源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4.9%;智能科技、洁净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形成规模。2020年4月,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是东北地区唯一上榜园区。2021年1月,大连高新区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2022年8月10日,大连高新区入选赛迪“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50。
2025年5月,大连高新区与科大讯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赋能产业升级,围绕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数字化转型LiveApp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区域概况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大连市西南部。辖区面积15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1.6公里,代管凌水街道、龙王塘、七贤岭3个街道,常住人口38.5万人。
相关领导
产业介绍
主导产业
大连高新区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为主导,发展以智能科技、生命科学、洁净能源、海洋科技等为特色的新兴产业。大连高新区规划建设有大连软件园、七贤岭现代服务业核心功能区、河口国际软件园、黄泥川·天地软件园和华信软件园等多个专业软件园,已经拥有2000余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建设了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和民办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吸引IBM在大连高新区设立了其在中国最大的创新中心,集聚软件人才达16万人,产业发展不断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广泛延伸。
骨干企业
大连高新区拥有各类企业1231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80家,规模以上企业450家,上市企业2家。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华信计算机、埃森哲、华录松下电器等18家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0亿元。芯冠科技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国际第三代半导体专业赛(南部赛区)企业组一等奖,英特仿真荣获第三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技术创新类银奖”。德豪光电、科德数控、中冶焦耐、华录智达、凯特利催化、楼兰科技、心医国际、贝斯特等19家企业入选2018年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名单。引进了IBM、惠普、爱立信、戴尔等世界500强企业超过100家。
创新平台
大连高新区建成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达到13家,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家(中科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3家。建设企业技术中心73家,其中,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3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即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此外,高新区还拥有外资研发机构2家,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1家,其他国家级研发机构4家。重点布局建设了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和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中心、集成电路设计和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中心、生物医疗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科技基础设施。
创业生态
大连高新区出台了“创新十条”“众创十二条”“金融八条”及“海创工程”“科创工程”等创新政策,打造了科技、产业、双创、人才、金融全链条政策体系。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其中,留学生创业园1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众创空间33家,其中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有15家。科技企业加速器11家,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建设科技金融大厦和双创金融小镇等,设立股权投资机构51家。发展科技服务业机构达到51家,从业人员1.8万人。成功举办19届海创周活动,现已成为国家级招才引智平台,李彦宏、邓中翰等5000余名海外学子通过中国海创周回国创业,创办企业3800余家。
引进项目
截至2021年2月,园区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举办了“海韵大连市·智创高新”网络招商引资推介会,参加了全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云签约和“大连—上海市(长三角)产业化招商促进周”活动,“走出去”“请进来”招商280余次,实现签约项目44项,引进重点落地项目20项,其中新引进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项目10项。SAP中国研究院大连分院揭牌成立,成为SAP 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大支持中心;德赛西威研发中心、长城汽车数字化研发中心并肩落户。心医国际入选新基建国家级示范项目,东软集团入选国家物联网领域示范项目。举全区之力建设英歌石科学城,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项目竣工,先进光源二期(大科学装置)项目实现供地,预研项目(先进电子束测试平台)获中科院审批立项,按节点推进氢能试点工作,“两站两线”如期建成。坚持向存量宣战、向问题开刀、向挖潜要效益,盘活“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沉淀10余年的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东软教育健康培训基地等产业项目开工建设;BAC中国新工厂及亚太研发中心奠基开工;九成通用飞机研发试验中心、优讯5G通讯光电子产业园、辽大稀散元素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华润集团三发电地块开发等项目顺利摘牌。全年开复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3个,完成率102%。
相关配套
科教资源
大连高新区内及毗邻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高校9所,高端人才集聚,拥有国家级人才140人、省级人才170人、市级人才4000余人。英歌石科学城开城,辽宁黄海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投入运行。高新区汇集国家级创新平台20余个,省部级创新平台210余个。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468家,雏鹰农牧企业820家,瞪羚企业93家,独角兽类企业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1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79家。
大连高新区承办的“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汇聚了大批海内外青年人才。拥有实质性产学研联盟200余个,拥有大连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谷、海事大学创业基地等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等30余家,吸引了大批人才团队在此创新创业。现有金融及金融服务机构141家,科技支行6家,打造“高新金汇”品牌,搭建海外基金进资通道,为区内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大连高新区是中国最早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区域之一,拥有IBM、埃森哲、东软集团、信华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软件头部企业。
生活配套
大连高新区拥有基础教育学校20所、普惠性幼儿园35所,义务教育水平位于全市前列。拥有三级专科医院1家、二级专科医院2家、一级综合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文体场所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
人文环境
大连高新区位于大连市主城区和有半部近代史之称的旅顺口区之间的旅顺南路滨海旅游观光带上,结合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构建新空间格局。森林覆盖率高,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为10摄氏度。毗邻龙王塘水库等热点景区,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负氧离子高。小平岛景区为市级海洋保护区,三面临海,植被丰,海景美。坐拥英歌石植物园、龙王塘樱花园、横山寺等大连旅游名片。
经营数据
2018年,大连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亿元,同比增长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15.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到1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4%;有研发人员2.9万人,同比增长35.5%;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670件,同比增长19.2%。
2020年,大连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62.8亿元,增长3.1%,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4亿元,增长17.5%,高于全市17.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03亿元,增长6%,增幅位居全市前三位;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增长52%,完成率和完成额均排名全市第一;实际到位内资105亿元,增长46%,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收窄到-5.7%,位居全市第三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完成全口径债务化解9.98亿元,债务余额较上年度降低17%,债务率升至绿色等级,为历史最低点,财政运行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2023年,大连高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4.6亿元,增长7%,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4亿元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5亿元,增长14.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0.9%;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
2024年,大连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1.3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税收收入28亿元,增长8.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省外到位内资170.6亿元,增长15.3%;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增长26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
社会责任
2020年,“7·22”疫情发生后,大连高新区迅速组织全员核酸检测,持续加强重点行业监管,实现了全区“零感染”。“12·15”疫情发生后,按规定时间完成32万人核酸检测,快速对大有恬园二期和凌海小区2174户封控管理,进一步加强冷链闭环管理,对医疗机构、学校、养老机构等公共场所进行重点监管,确保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全力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抽调153名机关干部组建“六合一”复工达产工作组,免费为小微企业发放口罩22万余只;11家企业列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支持名单;组织企业申报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5.3亿元,为企业减免社保费12.69亿元,新增减税降费15.72亿元;兑现区级科技扶持政策1.16亿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款项7.14亿元;为837家企业减免租金2557万元,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概况.大连高新区管委会.2024-03-28
概况.大连高新区管委会.2025-07-08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国新能源网.2025-07-08
自然环境.大连高新区管委会.2025-07-08
省委第八巡视组向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反馈巡视情况.大连高新区管委会.2025-07-08
大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25-07-08
大连高新区与科大讯飞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5-07-08
高新区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大连高新区管委会.2025-07-08
媒体 | 东北唯一!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大连高新区管委会.2025-07-08
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发布,新区1园区上榜!.澎湃新闻.2025-06-24
赛迪顾问发布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2023).中国经济网.2025-07-08
大连高新园区简介.万方数据.2025-07-08
媒体 | 大连高新区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大连高新区管委会.2025-07-08
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大连示范!.微信公众号.2025-07-08
高新区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大连市人民政府.2025-07-08
TOP100!赛迪发布《2020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百家号.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