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曼贞

余曼贞(1878—1953),女,字慕唐,号似梅、心梅,少时入私塾读书,喜诗词、爱绘画1933年,女儿丁玲被中国国民党囚禁于南京,她冒着风险前往探视。1953年5月4日,逝世,享年75岁。

人物生平

后随夫姓,改名蒋胜眉。湖南鼎城区长茅岭乡官坊湾村余家冲人。

少时入私塾读书,喜诗词、爱绘画。

32岁入常德女子师范速成班学习。

1911年,入湖南省立女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堂(今湖南一师)学习。

1913年到桃源县教书,

1915至1918年,应常德县立育德女校之聘任舍监(管理员)。此时,她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提倡男女平等,

1919年秋季,她在常德城筹建了“妇女俭德会”,大会公推她为负责人之一,由她任临时主席。俭德会提倡妇女不敬神,不缠足,不梳粑粑头。同年,她毅然辞去工薪高、条件好的育德女校教职,创办鼎城区私立文艺女校,自任校长,为常德第一所私立女子学校。

1920年,她又成立女子工读互助团,亦名平民工读女校,开设文科和艺科。文科设复式班授课,艺科分缝纫、毛巾和纺织三种。

1922年6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她被选为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长。10月,又发起成立“常德女界联合会”,次年更名为“天足会”,响亮地喊出“还我天足”的口号,公开反对妇女缠足,带头破除束缚妇女的一切陈规陋习。

1931年,女婿胡也频中国国民党杀害,她强忍悲痛,带着两个小外孙艰难度日。

1933年,女儿丁玲被国民党囚禁于南京,她冒着风险前往探视。

1936年,丁玲获释去延安,她又将两个小外孙带回常德市抚养。抗战爆发后,再将外孙托其四侄余肃臣(化名伍陵)送去延安市。独自一人在家,每天读书、作诗、著文,为后人留下了一部64年的回忆录和百余首中国古代诗歌

1949年7月,鼎城区解放,余曼贞由丁玲接到北京市居住。

1950年,北京组织工作队到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她曾要求回湖南省参加工作,因身体状况不佳未获家庭和组织同意。

1951年,她向全国文联党组织负责人提出过入党要求,因年龄偏大、不宜参加工作而未获批准。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余曼贞20岁时嫁蒋锡瑞之子蒋保黔为妻,生一子一女,女蒋冰之(蒋伟),即著名女作家丁玲。

健康状况

1953年5月4日,逝世,享年75岁。

参考资料

她是中共唯一女创始人,被毛主席高度评价,却因叛徒出卖牺牲!.搜狐网.2024-09-24

沈从文力救胡也频.人民网.2024-09-24

党史上的鼎城 | 余曼贞.党史上的鼎城 | 余曼贞.2024-09-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