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万佛华侨陵园(别名:万佛园)成立于1994年,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永定镇,占地651亩,植被覆盖率达75%,是经国家民政部和北京市政府批准的集亲人安葬纪念,旅游观光,文化展示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情感化园林式墓园。
1995年8月,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古建筑研究咨询部受建设单位正式委托,承担了万佛华侨陵园一期工程的设计工作。2007年11月10日,北京万佛陵园徐特立纪念碑及徐特立铜像落成并举行揭幕仪式。2025年3月29日、3月30日以及4月4日的上午8时至12时,北京万佛华侨陵园正殿前与前广场两个区域分别举办三场以“万物生息溯清明节”为主题的公众服务日活动。
北京万佛华侨陵园建筑面积约10800平方米,包括办公、业务洽谈、家属接待、茶室、吊唁大厅及小卖部等;纳骨面积12870平方米,包括万佛阁与东西纳骨场;墓地占地12870平方米(其中一半绿化);绿地31536平方米;此外,还有道路、广场、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共约占地31700平方米。佛园整体由八大区四十二个园组成,均用中国传统吉祥寓意的文字命名。成型墓统一选用优质花岗石打磨雕砌而成。陵园已安葬有马季、李婉芬、新凤霞、陈景润、李苦禅、臧克家等。
建造沿革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来京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外籍华人越来越多。北京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与香港力鸿实业国际有限公司合作,决定建设北京万佛华侨陵园。
1994年10月,北京万佛华侨陵园经国家民政部和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1995年8月,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古建筑研究咨询部受建设单位正式委托,承担了北京万佛华侨陵园一期工程的设计工作。
2007年11月10日,北京万佛陵园徐特立纪念碑及徐特立铜像落成并举行揭幕仪式。
2025年3月29日、3月30日以及4月4日的上午8时至12时,北京万佛华侨陵园正殿前与前广场两个区域分别举办三场以“万物生息溯清明节”为主题的公众服务日活动。
自然地理
北京万佛华侨陵园位于西山风景区,九龙山脉三面环绕,前有孕育京城的永定河,后枕千年古刹潭柘寺毗邻戒台寺、西峰寺,总面积651亩,植被覆盖率达75%。
设计建造
主要景观
园区内双环路“八大区四十二园“依自然山体之势精心布局,皇家官式建筑群、普渡桥、莲花九鼎、如意湖、菩萨洞、小西天等景观。
设计施工
北京万佛华侨陵园的总体规划,由冯世怀工程师执笔汇总形成了万佛华侨陵园的总体构思。该工程的正式规划由国安园林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并报规划部门批准。
建造规模
北京万佛华侨陵园建筑面积约10800平方米,包括办公、业务洽谈、家属接待、茶室、吊唁大厅及小卖部等;纳骨面积12870平方米,包括万佛阁与东西纳骨场;墓地占地12870平方米(其中一半绿化);绿地31536平方米;此外,还有道路、广场、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共约占地31700平方米。
墓区设计
门前区工程
门前区工程,主要建筑是位于门区北面的门殿及广场两侧的东西配殿,主要包括牌坊、石桥、门前广场及浴佛池、大门、东西配殿及附属设施。
门殿是两周王陵的主要入口,为一座七开间重檐歇山式仿古建筑,面宽28.6M,进深14.2M,建筑面积406.12M2,建于1.8M高的须弥座月台上,建筑总高(由月台地面至正脊)14.2M。明间及两次间三启门,供人通行,两侧为门卫和接待用房。门殿两侧是东西配殿,与门殿成品字形鼎足而立,分别为办公用房、接待、洽谈室及陈列买卖祭品之所。
配殿南北长11间,计46.7M,东西宽显三间,计20.2M,建筑面积984.14M2。配殿的前面居中为一座五开间单檐歇山式建筑,略向外凸出,周围绕以裙房,裙房为平台顶形式,与歇山建筑构成一凸形整体。配殿屋面大部分做成顶,仅凸出部分做一五开间歇山顶。
门前区是办公、接待、购物集中的区域,对建筑的功能有具体要求,比如配电室、锅炉房、会议厅等等,都要配套建设。东配殿地下挖空,做成地下室,并将配电室安置在地下,其余空间以备业务发展后统筹利用。门殿建于高台之上,已高于室外自然地坪2.4M,为避免大量回填土方,并充分利用空间,也将下面做成地下室,并将燃油锅炉设备置于地下。在须弥座束腰处留四个通气孔,利用机械排风换气。
门殿为重檐歇山形式,天花以上部分做出一个二层,做为会议厅或多功能厅。将围脊以上部分做了一圈楣子窗,窗高700mm,外面做成仿古装修形式。既有实用功能,又使之与建筑浑然一体。二层室内空间净高3.5M,面积217.42M2,符合会议厅功能要求。
在门殿与配殿之间,由L型围墙相联接,将门前区围成一个冂形广场,围墙正中各设掖门一座,门庑采取四坡顶形式,是通向陵区的车行道。门前区广场,东西宽60M,南北长50M,近乎方形,中间直径35M的圆周用条石铺砌。圆形中央为浴佛池,四周有云龙喷水,莲花装饰,独成一景。
彩绘设计
大门选择“和玺”作为彩画设计的基础目的在于以区别于历史上陵寝多用旋子彩画的定式,给人以别致之感。大门以龙草和玺作为基础,在细部纹饰方面做了一定取舍和创新,例如:①和玺彩画大线(框架线)中的方心头和圭线光的端头历史上曾产生三种型式;直线形、弧线形和海棠盒形。两周王陵大门采用了木瓜盒形,目的在于追求华贵深邃。②方心,找头中的法轮吉祥草纹饰历史上曾产生两种构图,即双草组合成形和单草独立成形,陵园大门多采用单草造型,以求简练疏朗的效果。③垫供板、由额垫板传统做法多配以火焰三宝珠和法轮吉祥草等纹饰。
陵园大门在这两方面未采用传统纹饰,而是引入了佛塔砖雕乐器、七宝、八宝等佛教纹饰,既体现建园宗旨又展现新意。此外,清代重要宫殿天花梁上常绘有反搭“包袱”,内绘大龙纹,两侧衬粗放卷草纹,此纹饰别致,置于大梁上宛如彩画核心。两周王陵大门四件天花梁亦布置此纹饰。从工艺角度看,陵园大门彩画设计新颖,采用清代中早期和玺彩画做法:主体框架线不拉晕色,只拉破色大粉,使彩画简洁明快。
东西配房(即两侧歇山顶建筑)选择旋子彩画与包袱相组合的形式作为基础。从主次关系方面考虑;大门是和玺彩画,两侧配房配以旋子彩画是合乎一般规律的。将清中期的包袱造形移植于此,包袱内布置“海鹜添筹”“寿山福海”“一统万年青”等寓有吉祥内涵的纹饰。这部分彩画的包袱衬地多用浑金做法,细部纹饰采用工笔绘法以示庄重典雅。两端的找头采用烟琢墨石碾玉做法意在与包袱相呼应。其立意是使这两座建筑的彩画虽然与大门层次有序。
盘顶裙房选择了清代官式陵寝建筑的一字方心旋子彩画作为基础。找头部分是用造型别致的锦纹。垫板采用了海墁片金夔龙纹饰。裙房彩画采用旋子彩画格局以求与其相连配房彩画在类别上的一致。局部纹饰的调整变化,以求与配房彩画格调的合谐。
墓区分布
艺术墓
北京万佛华侨陵园在创建时秉持着艺术纪念园区的理念,通过更具艺术感的雕琢方式,展现逝者生前有影响力的人生经历。这里安息着近百位名人雅士和社会精英,园区风格独特、设计新颖。
成型墓
北京万佛华侨陵园整体由八大区四十二个园组成,均用中国传统吉祥寓意的文字命名。成型墓统一选用优质花岗石打磨雕砌而成。
生态墓
"生态殡葬“也称”绿色殡葬”,是一种以树代碑、骨灰直接葬入树下或草坪中的新型葬法。它将亲人骨灰和着鲜花瓣与泥士葬于树根四周、草坪之中。绿色安葬象征着生命长绿、精神永存,也符合人们“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生态殡葬具体又可分为树葬、草坪葬、花盆葬、壁葬、海葬等形式。
名人墓碑
陵园文化
北京万佛华侨陵园将深耕传统习俗与现代殡葬的融合发展,为各界人士提供优质、完善、永久性的服务,并成为一个环境优雅秀美的纪念基地、教育基地和供社会大众凭吊已故亲属,抒畅情怀的美好境地。
相关事件
2025年4月3日,北京交通公布,为服务市民祭扫出行,轨道交通将对紧邻陵园的1号线北京地铁八通线、4号线、15号线、16号线、S1线等5条线路,安排备班列车,适时加开临客,满足乘客出行需要。同时,地铁1号线八宝山站(临近八宝山革命公墓)、15号线俸伯站(临近潮白两周王陵)、4号线天宫院站(临近天堂公墓)、S1线石厂站(临近万佛华侨陵园),4、16号线西苑站(临近西静园公墓)等陵园周边5座车站,将根据客流特点,在楼扶梯、闸机群等重点部位加强疏导,组织乘客快速出站,必要时采取分流、限流措施,确保整体客流平稳、有序。
参考资料
清明将至,有哪些文化名人安眠在北京?丨京华物语.微信公众平台.2025-04-03
北京万佛华侨陵园有限公司.爱企查.2025-04-03
北京万佛华侨陵园清明主题公众服务日:用音乐演绎生命如歌.百家号.2025-04-03
马季墓,位于万佛华侨陵园,墓地朴实大方,墓碑上7个字概括人生.今日头条.2023-12-16
马季墓,位于万佛华侨陵园,墓地朴实大方,墓碑上7个字概括人生.今日头条.2025-04-03
清明假期小客车免收高速通行费,北京地铁4号线、7号线延时运营.今日头条.2025-04-03